蘇婷婷 楊麗華
摘 要 針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大學英語聽說課上表現(xiàn)出的焦慮情緒,筆者結合聽說課程的教學實踐,分析導致焦慮的原因,并就此提出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 聽說焦慮 交互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聽說能力訓練與培養(yǎng)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大學生在聽說課堂中極易產生焦慮的情緒和被動的心理,從而影響其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導致其學習效果欠佳,未能達到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教學效果。
1語言焦慮及其產生原因
焦慮是一種經歷緊張、擔憂、煩亂和恐慌的不良狀態(tài)和極力擺脫緊張情緒的應激反應。(Burger,1997)而語言焦慮有別于一般意義上的焦慮,它是學習者因運用目的語而產生的害怕心理。(廖英,2005)依據(jù)Horwitz等人對語言行為焦慮進行了分類,其交流恐懼、考試焦慮及負面評價擔憂是外語焦慮中三個主要表現(xiàn),(Horwitz,1986)而這三種語言行為焦慮相互關聯(lián)、彼此作用,從而導致語言學習者焦慮心理的綜合性和復雜性,因此,語言焦慮心理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觀與客觀相互影響,內在與外在相互作用。筆者就其中與語言學習者息息相關的三方面客觀原因著手,結合長期聽說課程的教學觀察,分析學生英語學習中焦慮情緒的客觀來源。
1.1教師
由于學生自身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即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模式,而在該教學情境設置下,教師在課堂中擁有絕對主導權。學生經過長期的被動接受,已形成固定的聽課思維模式。然而在大學聽說課堂上,教師會要求學生參與師生互動并做出即時反饋,學生會因此感到緊張焦慮。此外,由于聽力理解和口語表達通常表現(xiàn)出內在化與個人化特點,學生自身聽說能力良莠不齊,因此教師在課堂中很難做到因材施教,進一步加重了部分學生的焦慮感。
1.2教材
一方面,學生在步入大學前所接觸的英語材料大多以應試為主,而目前大學英語聽說教材內容多以實際生活交際為主,內容反差給學生造成一定心理沖擊,在適應新教材過程中,部分學生會因想盡快適應而產生焦慮情緒;另一方面,由于高考英語改革,很多地區(qū)不再設聽力考試,加之學生平時不重視聽力訓練,致使部分學生在重新開始聽力理解時感到力不從心。加之新版聽說教材中增加較有挑戰(zhàn)性的原聲視頻,越發(fā)使同學的焦慮感加重。
1.3同伴
除了來自教師和教材的壓力,同伴壓力也是造成學生焦慮心理的重要原因。在客觀層面上,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對于學生英語聽說訓練的要求各有不同,因此學生聽說理解能力表現(xiàn)為稂莠不齊。在主觀層面上,由于學生自身對英語學習興趣、語言功底及語言學習能力不同,學生對聽說課程的適應能力也有差異。英語基礎較好學生對基礎較差學生也會產生一定心理壓迫感,間接加劇其焦慮情緒。
2應對學生焦慮心理策略——交互式教學
針對以上所提出的導致學生焦慮心理的部分原因,并就Horwitz的外語課堂焦慮量表中所包含的交際、考試和負面評價等三方面焦慮進行實際的歸納分類,有針對性的、有目的性地對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進行調整,其中,采用交互式語言教學對學生進行引導收效較好。
交互語言教學(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是以師生、生生互動為橋梁,使現(xiàn)代課堂教學的教師、學生、媒體等要素之間形成立體的信息交流,讓學生積極構建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激活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王喜霞,2009)從而有效緩解學生在英語聽說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的畏懼心理,減輕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焦慮情緒。
一方面,交互式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意識到自身課堂角色的多重定位,即知識傳授者、教學引導者、課堂組織者和協(xié)調者。Brown在其《交互式語言教學原理》中表示,“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對知識需要的豐富多彩性。”(Brown,1994)因此,教師首先要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出一種平等、包容、寬松的氛圍另一方面,交互式教學模式包含“生生互動”,即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交流。因此,基于“聽說一體”的語言學習理念,教師可以在課上設置一些難度較低的口語任務來促使學生進行聽說訓練,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探討,小組成員分配時教師要清楚學生的語言水平,語言功底較扎實的學生可以帶動同組語言基礎較薄弱的成員??谡Z活動往往能形成一個平等的信息交換過程,在與同學進行會話時,學生心理負擔較小,鼓勵他們平等參與,提高其主動交流的興趣和熱情。(張秀文,2012)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聽力能力也在與同伴的交流中得到不自覺而滲透式的鍛煉。
大學英語視聽說課中,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焦慮情緒,并幫助其緩解語言學習的心理壓力,從而使學生對英語學習敞開心扉,不再焦慮。
參考文獻
[1] Brown H.D.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M]. Prentice Hall:Regents,1994.
[2] Burger,J.M.Personality[M].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7.
[3] Horwitz E.K.,Horwitz M.B.,& Cope,,J.A.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70).
[4] 廖英.大學英語課堂中的語言焦慮與合作學習[J].宜賓學院學報,2005(9).
[5] 王喜霞.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交互式教學探討[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4).
[6] 張秀文.改進大學英語聽力文體的教學策略[J]..青海教育,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