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園
【摘 要】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小學低年級是基礎中的基礎,因此顯得尤為重要。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會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教師要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總結有效指導低年級學生寫話的方法。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指導策略
語文學科具有文化傳承的使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熟練掌握語文這門學科的基本知識,并發(fā)揮其工具性,服務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同時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精神有所體驗。小學低年級語文寫話課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對于小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從這一角度上講,寫話課對于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了鞏固和提升。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為小學生的寫字能力以及認知能力的限制,往往使教師不能順利達到教學目標,那么,教師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寫話呢?
一、重視閱讀及說話,豐富學生的閱歷
對于小學生而言,豐富的閱歷往往能夠觸發(fā)他們的好奇心,促使靈感迸發(fā)。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在學生有豐富的情感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將情感閱歷轉化為學生筆下的文章。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對學生閱讀及說活能力的培養(yǎng)。在閱讀中積累經(jīng)驗,在課堂上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并訓練學生多講話,多讀書。學生在講話中積累的經(jīng)驗,往往能夠促使學生在寫話的過程中游刃有余。
例如,教師在教學《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這一篇課文時,學生們對于課文內(nèi)容充滿了好奇心,童話般的對話,會讓學生的想象力發(fā)揮作用,思維變得敏捷。教師要引導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讓學生說說自己想變成什么,為什么想要變。課堂瞬間就沸騰起來,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十分激烈。此時,教師讓一位同學說說自己想變什么,并說說原因。該同學說自己想變成一朵云彩,原因是變成云彩就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飄來飄去,可以迎著朝霞起舞,可以趁著晚風放歌,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去媽媽在的城市,想念媽媽的時候,隨時都可以飄過去看看媽媽……一番內(nèi)心的獨白說下來,孩子的眼中流出了淚。原來,這名學生的的母親在國外,常年不能相見。情感滲透進課堂,學生的思緒也隨之飛揚,這時教師要求學生們寫一寫自己的想法,學生們自然會文思泉涌,課堂效果非常好。
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紛紛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在閱讀的同時激發(fā)想象,在想象的同時注重表達,這樣在口頭說話的同時也加強了寫話的訓練。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豐富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鼓勵學生做口頭表達練習,為寫話打好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善學習
對于小學生而言,好奇心往往會促使他們樂于學習。在小學語文寫話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興趣的引導下,善于學習,樂于學習,自覺學習,這種主動的學習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通過多種教學方法以及新穎的授課形式,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學《木蘭從軍》這篇課文時,為進行情感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木蘭地孝心,教師選擇了用動人的動畫視頻切入課堂。學生被視頻吸引,聚精會神的看,還被其中的情節(jié)深深打動,對花木蘭的故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此時正值五月,母親節(jié)即將到來,教師借此機會在課堂上展開討論,結合本課學習的內(nèi)容,問大家如何給媽媽過母親節(jié)。教師讓學生們分組討論,并且要求每個人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學生們在熱烈的氛圍中,在視頻的情感感染下,將給母親的祝福寫了下來。為了鼓勵學生增強說話和寫話的自信心,鞏固本課的知識內(nèi)容,同時也讓學生們表達孝敬父母的決心,教師讓學生們將自己的寫話原文在課堂中朗誦出來。學生們在這種互動的形式下,激發(fā)了參與熱情,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不僅提升了寫話能力,而且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多種教學手段的使用能夠迅速地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地開動腦筋,探索知識。事實證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效果要比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效果好,學生樂于學,輕松學。學生們只有在興趣的引導下,才能夠真正地將精力聚焦到學習內(nèi)容上,從而實現(xiàn)學習目標。
三、創(chuàng)設合適的環(huán)境,加強指導與訓練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小學低年級的寫話課程是熟能生巧的課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多加訓練,從而保障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
例如,教師在教學《好學的爸爸》這篇課文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內(nèi)涵,教師采用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手段講授課程。學生們盡管理解了熱愛學習是一件好事,但是,學生們并不能夠?qū)⒗碚撧D化為實際,讓自己集中注意力于不感興趣的事情。因此,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課堂所學知識,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練習寫話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多進行自我訓練,多寫、多講并培養(yǎng)學生每天堅持將發(fā)生的事情或是自己的感想記錄下來即寫日記的好習慣。教師還為學生準備了簡短的擴句訓練和相關的游戲,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們學到了很多,但是并沒有覺得累,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大量的文字速寫訓練,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以及字詞的掌握。
小學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需要教師積極引導,讓他們打開心扉,接受高難度的挑戰(zhàn),從而通過量變達到質(zhì)變的飛躍,快速掌握低年級寫話能力。
近年來,小學生寫話能力越來越被重視。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地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練習的習慣,讓學生快速掌握寫話技巧,提升寫話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真正地實現(xiàn)小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達到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享受學習樂趣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陶麗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話興趣[J].學苑教育.2015(24)
[2]王巖.以教材為營,覓表達之道——淺談低年級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考試周刊.2014(73)
[3]詹慧麗.唱好小學作文“打樁歌”——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