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冬梅
【關(guān)鍵詞】 中美跨文化交際;語用學;語言語用失誤;社會語
用失誤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2—0112—01
近年來,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中美之間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來越密切。由于交流者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觀念不同,人們往往會忽視外語持有者的文化觀念傾向,這樣,在人們的交流中就會出現(xiàn)語用失誤,從而引起交流困難,誤解甚至沖突。不僅如此,如果交流者對于外語模棱兩可,或者對于外民族的文化特點又知之甚少,就更容易出現(xiàn)語用失誤,這在國際文化交流中是一個巨大的障礙。所以,對于英語學習者或者使用者來說,認識與了解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旨在幫助跨文化交際者盡量減少交流中的語用失誤,使跨文化交流的效率大大提高。
語用學是研究語言的理解和使用的知識系統(tǒng)。語用失誤是由語用規(guī)則的變動而引起的。具體說,說話者違背了交際準則與社會規(guī)則,或者忽視了交際者的身份與地位,違背了外國人的特殊的社會觀念,造成跨文化交流中的失誤。
中外語言學家們將語用失誤分為兩類,一類是語言語用失誤,一類是社會語用失誤。
一、語言語用失誤
1. 回答感謝語中的語用失誤。中國人習慣于忽視英語原住民的說話方式,卻錯誤地使用他們自己的表達詞。比如,當回答“Thanks a lot.”之類的話語時,英語原住民的回答是“Never mind.” 或 “It doesnt matter.”而中國人的回答卻是“Dont mention it.” 或 “You are welcome.” 在中國,“Never mind.” 或 “It doesnt matter.”是用來回答別人的道歉語的。所以,跨文化交際者應當避免出現(xiàn)這種中式英語。
2. 校園里的語用失誤。人們常常聽到中國學生在課后這樣問美國外教:“I have a question to ask you.”。在同樣的情況下,英語原住民會說:“Id like to ask you a question.” 或者 “Could I ask you a question?”.當中國學生聽不清楚美國人的問題時,他會大聲問“What?”,事實上,這是極不禮貌的。正確的回答應當是“I beg your pardon?”.
3. 大街上的語用失誤。同樣的語言表達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含義,這讓很多跨文化交際者感到困惑。一位中國游客想讓一位美國人幫她拍照,簡單介紹了相機的使用方法。拍照前,美國人會向中國游客確認:“Shall I just press this button?”,中國游客的答案是“Of course.”,這讓美國人心里很不舒服。在中國,人們說“Of course.”是一種很肯定的語氣,而在美國,“Of course.”這種回答會讓人覺得你是在質(zhì)疑他人的智商。地道的回答應當是“Exactly.”“Yes.”或 “Certainly”.
二、社會語用失誤
1. 問候語和告別語中的語用失誤。在中國,人們見面打招呼通常這樣問:“吃了沒?”,“你去哪兒呢?”,這讓初來乍到的美國人非常奇怪“Why they often ask me if I have eaten or where I am going? I can afford a meal, and are they going to invite me to a dinner? It is my business to go wherever, why they want to know?”.英語原住民見面的問候語通常是“Good morning” 或 “Good afternoon”,他們的閑談幾乎不會涉及到個人生活。當然,美國人同中國人問好也應當盡量避免肢體接觸,除了大眾化的握手外,親吻,擁抱等問候方式對于大部分中國人是很難忍受的。
2. 稱謂中的語用失誤。稱呼習慣的不同也會引起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中國人不明白難以理解美國人直呼自己父母的大名,這非常不禮貌。中國人稱呼某人,會在他的姓后加一個職業(yè)或者職位,比如:王老師,趙局長等,以示尊敬。而在英語中,人們稱呼不熟悉的人,習慣于在人們的姓前加Mr, Ms, Mrs 和 Miss, 例如:“Mr White”或 “Miss Brown”,如果是熟人的話,他們會直呼其名,即使對方是父母或者領(lǐng)導。但在中國,若是不分長幼,不分級別直呼其名,會被大家認為是粗魯沒禮貌或者家教不好。
3. 禮貌用語中的語用失誤。美國人比較喜歡聽到別人的稱贊,而中國人會認為這是在炫耀或者是不謙虛的表現(xiàn)。中國人聽到美國人頻繁的稱贊自己,會不自在,往往會說“No, no, youre laid it on thick.”。對于美國人來說,拒絕他們的稱贊是一件很尷尬的事,似乎他們是在說謊,又或者是他們不分黑白。這樣一來,就會造成中美交流者之間的不愉快。當有英語原住民稱贊的時候,你只需要說“Thank you.” 或者“Really? Im glad you think so.”就可以了。
所有的跨文化交際者應當熟知,語言所表達的具體含義與社會環(huán)境有著巨大的關(guān)系,以上所列舉的兩大類語用失誤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同的。文字語言的含義會隨著語境的變化而變化,語言語用失誤也會隨之轉(zhuǎn)化為社會語用失誤。
根據(jù)以上研究分析,不難看出,中美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于人們的價值觀與社會風俗的不同。價值觀念的不同源于人們對個人身份和社會地位的態(tài)度不同。中國人高度重視身居顯位的人,如明星,領(lǐng)導,往往忽視自我;相反的,美國人更重視自己內(nèi)心所想,不會在乎對方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