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陽
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高校對體育教學日益重視?,F(xiàn)階段,教學交往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發(fā)展意義,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全面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本文對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教學交往的發(fā)展進行分析思考,提出幾點合理的發(fā)展建議。
關鍵詞 高校 體育教學 教學交往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8.049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 teaching communication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communi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communication
0 前言
高校體育教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高度結合的學科。隨著各大高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為了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教學交往也備受關注。教學交往是教師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狀態(tài)以及學習問題的最好途徑之一,有利于促進師生交流,全面提高高校學生的身心素質。現(xiàn)階段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學交往取得了一定的發(fā)展成果,但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需要對其進行改良發(fā)展。
1 教學交往的概念和內(nèi)涵
1.1 教學交往的概念
簡單地講,教學交往其實就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知識、情感、信息等交流,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以此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體育教學交往要求教師在體育知識傳授的過程中,通過與學生進行情感、信息的交流互動,活躍教學氛圍,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進行體育教學。學生和教師以平等的身份進行交流,使得學生在知識技能水平和綜合認知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體育教學交往對信息、情感交流活動的要求較多,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為學生將來適應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1.2 高校體育教學交往的特點
(1)體育教學區(qū)別于一般的學科,需要對學生進行體育理論傳授和身心素質的培養(yǎng)。也就是說,在高校體育教學交往中,學生一方面要扎實掌握體育理論知識,提高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溝通交流能力。(2)與中學體育相比,高校體育教學內(nèi)容要豐富得多。例如跆拳道、足球、劍術、羽毛球等,在這些運動項目的教學中,教師是以身體動作指導學生進行學習,體育運動動作都有嚴格的標準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會涉及肢體接觸。在高校體育教學交往中,結合了肢體、語言、心理、眼神等多種交流形式,表現(xiàn)了高校體育教學交往的多樣化。
2 體育教學中教學交往的發(fā)展意義
2.1 有利于完善高校教育體制
我國目前正在積極進行教育事業(yè)的改革創(chuàng)新,尋求一種新型的符合我國學生發(fā)展實際的教育模式。高校開展體育教學交往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完善我國體育教學制度,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存在著較大的弊端:對學生進行強制性的身體體能練習,師生之間缺少溝通交流,學生對體育知識不能深入了解和吸收,不利于學生發(fā)展體育興趣和愛好,導致體育教學質量不高。通過開展教學交往,能有效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有利于完善高校的教育體制。
2.2 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礎之一。以良好的師生關系作為基礎,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師生交流融洽,有利于教學交往的順利開展,通過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能夠學會與他人相處的技巧方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2.3 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正確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將教學交往融入體育教學中,拋開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觀念,提倡教師學生平等交流,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學質量。教學交往能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促進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在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體育教學,不僅能幫助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還有助于學生充分掌握體育理論知識與運動技能,通過良好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只有學生的身心素質提高了,才能說教學質量真正提高了。
3 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學交往的現(xiàn)狀分析
3.1 教學交往的現(xiàn)狀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各大高校開始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目前,我國的體育教學交往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但從整體來看,高校體育交往教學還存在較多的問題。
首先是教學模式得到了改變,但教學理念卻沒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只注重知識的灌輸,成績的提高。通過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知識灌輸,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不平等,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其次,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在教學上仍將自己置于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跟上自己的教學節(jié)奏,而不是配合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能力開展教學,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再者,教師不能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教學內(nèi)容僅僅局限于教材中,導致學生吸收的體育知識十分有限,從而缺乏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不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其體育運動素質。最后,學校對體育教學交往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對體育課的教學質量考核不嚴謹,體育成績在學生綜合評價體系中的占比不足。
3.2 教學交往缺失的原因分析
(1)深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傳統(tǒng)教學觀念對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影響十分巨大。各大高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后,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發(fā)展,但是存在的問題仍然較多,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學校、教師難以擺脫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和束縛。沒有科學的教學理念,即使有優(yōu)秀的教學方式,都無法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若不轉變教學理念,在體育教學中,會不自主進入到單一的體育知識傳授的教學狀態(tài)中,忽視與學生進行信息、情感、知識點的交流,阻礙體育教學交往的發(fā)展。
(2)學生的主體地位未得到彰顯。體育教學交往的發(fā)展要求是,強調(diào)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但在實際的高校體育教學交往中,仍然以教師為教學主體。在體育教學中,若以教師為教學主體,就會出現(xiàn)師生關系不平等的現(xiàn)象,甚至有的教師以權威者自居,學生不愿意親近教師,師生之間嚴重缺乏溝通交流,因而會降低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3)高校體育教師資源的不足。由于高校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聘請的體育專業(yè)教師的數(shù)量遠遠少于其他專業(yè)教師。高校的學生數(shù)量相對較多,體育教學項目也多,但體育教師卻不多,高校體育教師承受的教學壓力較大。在教師數(shù)量不充足的情況下進行教學交往,教師會感到力不從心,一個教師要承擔幾個班的教學任務,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難以全面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知識掌握能力,師生交流也缺乏應有的深度,進而導致師生關系逐漸疏遠,教學交往流于形式。
4 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學交往的建構策略
4.1 轉變教學觀念
高校想要更好地促進體育教學交往的發(fā)展,就要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念,擺脫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并加大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增加體育教學課時數(shù),制定完善的體育教學質量監(jiān)督體系,加大體育成績占學生總成績的比重。通過開展教學會議,定期對體育教學交往做出必要的總結和分析,注意觀察體育教學交往的發(fā)展情況,隨時調(diào)整體育教學交往的發(fā)展方向,切實將教學交往融入體育教學中。
4.2 改革教學制度
學校要改革體育教學制度,靈活開展體育教學交往。在傳統(tǒng)的教學制度中,學生必須嚴格遵守體育教學制度,這種古板的教學制度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展。學校應該制定人性化的教學制度,例如體能訓練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肺活量進行調(diào)整,逐漸加強訓練強度;根據(jù)男女生身體結構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訓練方法,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在訓練中,多和學生交流互動,充分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
4.3 增加體育師資力量
高校的體育師資力量普遍不足,增加了體育教師的教學壓力,且難以對多個班的學生都做到信息、知識、情感的深入交流溝通,不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高校應增加體育教師的數(shù)量,盡量提高學生擁有體育教師的比例。充足的體育師資力量有利于體育教學交往的良性發(fā)展,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
4.4 加強體育教師素質建設
教師的素質和教學態(tài)度直接影響到教學交往的發(fā)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素質,良好的自身素質能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例如,教師應保持自身的身體素質,加強鍛煉,在體育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體育運動能力,做好學生的榜樣;教師在體育課堂上進行教學交往活動,可以和學生深入交流“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這個話題,了解他們的體育興趣,分享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的趣味知識,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培養(yǎng)體育精神;教師還可以偶爾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室內(nèi)體育教學,組織學生觀看體育項目比賽,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紀巖.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學交往的缺失與建構[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5.
[2] 王卿.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學交往的缺失與建構[J].品牌(下半月),2015.
[3] 楊旭東.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學交往的缺失與建構[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
[4] 黃艷群.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學交往的缺失與建構[J].知識經(jīng)濟,2015.
[5] 韓惠,宋亮.關于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學交往的缺失及其建構的探討[J].山東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5.
[6] 蘇彬.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學交往的缺失與建構[J].教育教學論壇,2012.
[7] 許正勇.淺析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學交往的缺失與建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