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楚巧
無論城市鄉(xiāng)鎮(zhèn)、無論清晨傍晚、無論公園廣場,只要有一片寬敞的空地,只要有一曲動感的音樂,總會看到一群大媽在翩翩起舞。各個抬頭挺胸,精神抖擻,活力四射,面帶幸福和自信。這就是近兩年中國的特色一景——廣場舞。
多數(shù)退休的中老年人,基本不會再為吃穿發(fā)愁,物質(zhì)上的基本需求都能夠滿足。但退休后,人際交流銳減的不適感、退休所帶來的失落感、兒女陪伴減少的孤獨感,以及身體機能的衰退等,都需要他們做出相應(yīng)的調(diào)整和適應(yīng)。
此時,廣場舞給這些中老年提供了一種鍛煉、交際和消遣時光的方式。既鍛煉了身體,又能結(jié)識更多的同齡人,嘮嘮家長里短,說說退休心得,促進健康,避免心理危機,對大爺大媽們來說,實在是好事一件。
與中國成人常模比較,離退休老干部的總體心理健康水平偏低(P<0.05)。離退休老干部軀體化、強迫、抑郁和焦慮因子明顯高于全國常模,其他因子之間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離退休男干部的軀體化、強迫、抑郁和焦慮因子得分低于離退休女干部。結(jié)論:離退休老干部存在著不同的心理問題,需要重視其心理健康。我們可以采取心理教育和疏導(dǎo)、豐富老干部日常生活以及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多種措施.預(yù)防和治療老干部心理問題。
具體說說吧。
1、跳廣場舞本身就是一種不錯的有氧鍛煉方式??梢藻憻捴欣夏耆说纳眢w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增強舞者體質(zhì),延緩身體機能衰退,提高機體活動能力。同時,還能預(yù)防或者改善中老年人容易出現(xiàn)的肩背、腰腿僵硬疼痛的問題。
2、人腦右半球的主要功能是進行空間和形象的思維,具體體現(xiàn)在音樂、節(jié)奏、繪畫、直覺、空間感以及想象等方面的能力。跳廣場舞對于中老年人的右腦有著很好的鍛煉,達到良好的健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現(xiàn)腦萎縮的幾率。
3、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記憶力衰退是自然規(guī)律,然而參與廣場舞的鍛煉需要記憶很多舞蹈動作,這樣對大腦神經(jīng)不斷進行刺激,有助于緩解記憶力減退。
4、跳舞者沉浸在或熱情歡快或優(yōu)美抒情的舞曲音樂中時,能使舞者內(nèi)在的情感得到宣泄,有助于緩解負面情緒、釋放壓力、消除疲勞、陶冶情操。
5、根據(jù)“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自我實現(xiàn)”是人們最高的需求。廣場上自信的面孔、舞動的身影,不僅僅是一群充滿熱情的人,更是一群所謂“自我實現(xiàn)”的人。舞者面對觀眾表演,既充分展現(xiàn)了自我,又能滿足內(nèi)心渴望被別人認可的需求。
兒女總是忙于工作或者要照顧自己的小家庭,陪伴年邁父母的時間越來越少,更少有人愿意靜下心來,聽聽父母的嘮叨或是傾訴。退休后,上班時或兒時聊得來的老友,可能難得見面,要是沒個出門的動力,都成了一個個“老年宅男宅女”。逐漸脫離社會,人際交往范圍縮小,長此以往,實在不利于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中老年朋友們,以及做兒女的,應(yīng)該意識到:廣場舞不僅可以改善中老年人的身體和情緒,對中老年人的人際關(guān)系、心理健康方面幫助也是巨大的。跳廣場舞大大的解決了他們的精神空虛,也增加了他們的興趣愛好,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應(yīng)該鼓勵中老年朋友們到廣場上,開心地跳起來(當(dāng)然啦,音響不要擾民就好)。
對于不喜歡跳廣場舞的中老年人,其實也有很多其它的選擇。
比如在社區(qū)的老年活動室,進行乒乓球、棋類、麻將等活動,也都是不錯的選擇。傍晚約幾個同伴一起去公園、湖邊等地方散散步,或者自己種一些花草,也是種修身養(yǎng)性的法子。
不管是廣場舞還是其它活動,主要是為了增加老年人的生活情趣,鍛煉身體,提供與朋友一起分享樂趣的機會。
有了樂子,心里才不空虛,動起來,身體才不會過早僵化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