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華
內(nèi)容摘要:語文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語文素質(zhì)、語文能力提高的過程,而語文素質(zhì)、語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讀和寫。語文就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我們從讀,說、寫三方面去學習,去品味,去發(fā)揚,讀就是要去獲取知識,去欣賞,而說與寫則是我們對語文的體現(xiàn),是我們學習語文真正的目。
關健詞:語文學習 魅力語文 小學語文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學生學好其他學科,對于提高學生正確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水平,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繼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打好基礎。小學語文學習從時間上可以分為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在學習上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我們應該在相應的時間內(nèi)讓孩子的學習與之相符的內(nèi)容。
如何學好小學語文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低年級:
1.勤讀課外書籍。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nèi)容是讀書。要學好語文,光讀幾冊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大量地閱讀課外書籍,從書中獲取豐富的精神養(yǎng)料。必須閱讀、思考、寫作相結(jié)合,才會有效率。一個是閱讀伴隨寫讀書筆記,把書中最有價值的內(nèi)容記下來,同時,把自己閱讀中的新思考、新想法記下來。養(yǎng)成圈點勾畫的習慣,學會做讀書筆記,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可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2.勤查詞典資料。讀書要養(yǎng)成勤查詞典資料等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的種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只有系統(tǒng)的學習才能打好知識根基,并且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架構(gòu),才能有在此基礎上的對知識的運用自如,才能有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語文學習首先就要把教材學習好,掌握好。這個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需要靠個人的努力、老師的引導,需要長期的過程才能掌握好。這個系統(tǒng)的學習是我們整個語文學習過程中最主要的內(nèi)容。工具書不僅可以在碰到疑難問題時查閱,而且也可以作一般書籍一頁一頁地讀下去,同樣是大有收益的。
中年級:.勤于朗讀背誦。朗讀就是出聲誦讀。就語文學習來說,朗讀最重要??梢哉f,不朗讀,不出聲誦讀;光憑看,光憑瀏覽,是學不好語文的。文章是語言的書面化。書面語言的根源是口頭語言。作者想說什么話,經(jīng)過組織潤色,寫成文章。寫文章給別人看,等于說話給別人聽,只不過不是用口說而是用筆寫罷了。讀的人把文章朗誦出來,將書面語言還原為口頭語言。這時,讀者就站在作者的地位,用自己的口代作者說出一番話。讀者就象成了作者,作者的語言就象讀者的語言。讀文章不止一遍,而要讀若干遍,要讀純熟。這樣,作者的語言就真正化為讀者的語言了。作者文章中用的那些詞匯,那些句式,那些表達方式,經(jīng)過熟讀,就能消極吸收,成為讀者語言儲備庫里的東西,何時想用就能拿出來,而且大多是拿出來就能用。當此時,讀者才算把作者的語言學到手了。
高年級:
1.勤于求教探討。要學好語文,就必須養(yǎng)成求教于人的習慣,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準的,都應當勇于向別人請教,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問一切可能了解情況的人。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在生活、學習中不斷的積累。小學中年級是學生小學階段學習上的一個關鍵年段。從語文這門學科的教學來講,小學生進入中年級時,已認識了千余個漢字,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詞匯,對周圍事物的感知能力也有了提高,因此要求學生在高年級小升初的壓力下更加努力。學習需要謙虛,還需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不能淺嘗輒止,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還要善于探討、研究,甚至是激烈的爭辯。
2.勤于寫日記。日記就是把自己一天的所言所行、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有選擇、有重點地記錄下來。日記對積累寫作材料、儲存知識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日記不但形式十分靈活,可長可短,可敘可議,可描寫,可抒情,可說明,而且內(nèi)容也非常廣泛,可以海闊天空,無所不談。要在大腦之外建立知識的倉庫,這種知識的倉庫,可以是書本、筆記、日記、摘抄本、電腦,可以是分門別類的對知:識的整理,平時經(jīng)常翻看檢閱,就可以把外儲變?yōu)閮?nèi)儲,真正轉(zhuǎn)化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很多知識只有經(jīng)過不斷的反復強化記憶,才能在自己大腦里扎根。知識積累的多了,才能從根本提高語文能力。
同學們在小學階段學習語文時,還要有三“不要”精神:
1.“不要一頭扎在課本內(nèi)”讀報刊、看小說、聽詩歌、看話劇、分析范文等,也是在學習語文。當然,課本應當首先學好,因為“課本是經(jīng)過精選的一課之本”。
2.“不要一頭扎在題海中”怎樣有效地使用這些材料呢?林老師表示,要做精選過的練習題,認真查找丟分點,總結(jié)經(jīng)驗,讓自己每做一套習題都有新的收獲。不要做很多重復又無效的練習。
3.“不要一頭扎在課堂里”不要閉門讀書,要有活躍的思維,開闊的眼界。比如有組織有目的地進行社會采訪可以提高寫作能力;看一些經(jīng)典話劇可以多了解文學知識,提高鑒賞能力,參加作文大賽、辯論大賽等能增強語文綜合素質(zhì)。
只有這樣,才能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四川省大英縣河邊鎮(zhèn)馬頭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