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慕華
摘 要: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能夠有效的優(yōu)化初中數學課堂效果,是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的動力,并能夠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成功地開啟了學生的智慧之門。教師在課堂上巧妙地進行提問,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興趣,開闊思維,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當巧借有效提問,優(yōu)化初中數學課堂效果,適時把握好提問的“火候”,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初中數學的欲望,并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關鍵詞:課堂提問;初中數學;課堂效果
一、前言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巧借有效提問,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啟發(fā)者、質疑者和示范者,充分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不斷的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不再做單一的知識的傳授者。正所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是其思維的火花,通過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有利于教師、學生、教材三者有機結合,也是師生課堂學習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巧借有效提問,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并發(fā)展學生智力。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首要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的成分,初中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其學習內容枯燥且深奧,如果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那么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面對數學將很難有學下去的信心。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有效地把學生的思維帶入新的學習背景中,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解決新問題的成就感,從而激發(fā)學生內在的“研究”意識,促進學生數學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1.創(chuàng)設合適的問題情境。在很多初中生看來,數學課堂學習是枯燥無味且深奧的,教師在講臺上富有激情的講課,也許對學生來說都可能是有效的催眠曲。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巧借有效提問,創(chuàng)設課堂的問題情景,讓學生感受到初中數學課堂知識的魅力,可以學習到更多與實際生活相連的知識。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問題的設計時,應當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合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2.問題情境設計應當貼近生活。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實際生活,初中數學也不例外。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多將初中數學的學習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這樣數學學習起來才是活的。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的應用問題”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商店老板,并結合“漲價少賣,降價多賣”的銷售問題進行問題設計:(1)如果按照原定售價銷售,利潤是多少?(2)如果銷售單價每增加1元,則會少賣5件,而每減少1元,則會多賣10件,那么要怎么銷售才能使得利潤最高?問題提出后,教師可讓學生間進行相互討論并動手計算,最后在對自己的想法進行驗證。通過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進行提問,不但讓學生容易理解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而且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更容易了解與掌握到運用二次函數求實際問題中的最值的方法。
三、提高提問教學的目的性
1.有效提問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課堂提問必需具有明晰的目的性,教師通過提問,可以達到新舊知識的復習、理清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讓學生發(fā)現數學知識的遷移與成長的過程。所以,實踐中,數學課堂提問不能為了提問而提問,要有確切的針對性,按照教材的要求,突出數學知識學習的重點、難點,并有效的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例如,在每一節(jié)課開始前,要對前一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復習,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通過記憶畫出上一節(jié)課學習的思維導圖,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總結歸納,也有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2.有效的提問要有啟發(fā)性。教師恰到好處的提問,能夠激發(fā)學生內在強烈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學生消化數學知識,提高課后學習的效率。所以,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應當重視自身引導作用的發(fā)揮,保證課堂提問的啟發(fā)性。通過課堂提問、解疑的思維過程,達到引導學生思考的目的,強調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在課堂上應當合理的控制時間,問題提出后,應當根據課堂需要給予學生適當思考的時間,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要善于傾聽并及時引導,使得學生的回答更完整確切。
3.有效提問要重視學生的反饋。有效提問既要注重問題也要重視學生的反饋。課堂有效提問的過程應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等學生思考后,再進行解題步驟方面的教學,否則,容易造成學生對問題的麻木和對教師自問自答的依賴性。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當將學生主體擺在突出的位置,教師對一些關鍵問題、關鍵環(huán)節(jié)應當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不能操之過急,使學生在探索、思考問題的體驗中提升思維和激發(fā)興趣。此外,有效提問不能讓學生“望塵莫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最好不要停留在“已知”這個點上,因為學生對于已經知道的知識沒有反應,基本是浪費時間;提問也不能夠停留在“未知”這個點上,如果問題過于深奧,則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影響到學生學習的信心??偟膩碚f,課堂提問不能夠太容易也不能夠太難,恰當的提問有利于使新舊知識發(fā)生相互作用,產生有機聯系的知識結構。
四、結束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巧借有效提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不能再單純地向學生灌輸知識,通過死記硬來學習課本知識,而是應當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通過有效的問題教學策略,讓學生學會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學到終身受用的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安國釵.初中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09.
[2]陳鳳梅.初中數學課堂提問低效現象及策略研究[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
[3]錢明.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若干策略與評價[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9.
(作者單位:廣西東興市北侖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