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峰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176-01
學習語法是學習外語的一條重要途徑,可以大大縮短語言學習的進程。因為語法是從語言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表情達意的一般規(guī)則。掌握了這些規(guī)則,我們就能夠很容易地理解句子和篇章,表達思想。
1.巧用多媒體,導入語法知識
多媒體教學成為教學中常用的一個手段,它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為教學提供了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有效地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激發(fā)學習興趣,真正改變傳統(tǒng)教學單調(diào)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比如,有次我嘗試地開了一節(jié)語法公開課,通過鉆研,這次課得到了一致好評。首先,我在剛開課時讓學生欣賞了一個動感的具有超強快樂感的Flash音樂動畫,動畫中出現(xiàn)了不同動物的不同快樂。放完Flash后,我就What did you see just now in the flash?引導學生去回憶剛才的動畫中有哪些動物。從而導出本節(jié)課的第一個station:Animals'world,接著,我用多媒體展示了四幅圖片,讓學生可以任意選一幅用if條件句來說明,在讓學生做之前,我先自己以第一幅圖片為例子,用if來描述圖片的內(nèi)容。然后學生模仿,這樣,讓學生情不自禁地把動物與if句型產(chǎn)生了自然的融合。
2.利用口訣,鞏固語法知識
孩子天性喜歡好玩的東西,過于機械的練習不能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因此,我們應盡可能地摒棄直接的、機械的練習,多提供一些有意義的、生動有趣的情景讓學生練習。我們可以利用講故事、做游戲、念口訣等方法來幫助鞏固所學的語法。例如,我在初一時講解be動詞的用法時,我給學生們編了個口訣,我是am,你是are,is后接他她它,學生很快背上來,而且嘴里不停地念著。后來我在講解不定式做賓語時,我又給學生呈現(xiàn)了一個口訣:"我有個計劃你必須選擇設法學會,在假裝同意某人決定的同時又要拒絕(plan,choose,manage,learn,pretend,agree,decide,refuse)。做出任何承諾這是我原準備提供而又能提供給你的三點希望(promise,prepare,offer,fail,hope,wish,expect,ask)。要求之一,懇請毫不猶豫的做(demand,want,hesitate)。"告訴學生這些詞都接動詞不定式,以便于學生記憶。
3.設置語境,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學習語法
初中英語語法包括詞法和句法兩個方面,所謂詞法指詞形的變化規(guī)則,句法指句子的構(gòu)成規(guī)則。但在語法教學中用孤立的句子去解釋和說明語法規(guī)則,有時就很不嚴密。如:在講到"They are flying planes"時,這個句子表達的是動名詞的用法還是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的表達法,它的意思是"它們是飛著的飛機",還是"他們正在駕駛飛機"呢?如果這個句子出現(xiàn)在一定的情境中,它的意思就不會讓學生感到茫然,也不易混淆。因此在講授語法項目時要盡量結(jié)合語篇和語境來進行。
語法教學是為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服務的,而交際離不開語境,比較母語和英語學習,主要差異在于英語學習缺少語言環(huán)境和氛圍,因此,將枯燥的語法知識放到豐富多彩的語境中教學,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可采取活動法、圖式法、情境對話法等方式。比如教授條件狀語從句時,可采取造句接龍法,幫助同學認清條件狀語從句的語法特征,在接龍造句中既鞏固語法知識,又培養(yǎng)交際能力。老師給出一個句子:If it is fine tomorrow, we'll go camping. 讓學生一個接一個造出語義連貫的句子:A:If we go camping tomorrow, we'll ask Helen to join us. B:If Helen goes with us tomorrow, we'll ask her to tell us an interesting story. C:If she tells us an interesting story, we'll ……。在這個語法練習活動中,枯燥乏味的語法講解變成了生動活潑的自主學習活動,有機結(jié)合了聽說的訓練,達到了讓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掌握英語的目的。
4.利用對比,語法教學清晰化
英英比較、英漢對比是語法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學生在學習了一些語法規(guī)則以后的一段時間里常會有一種"越學越糊涂"的感覺,因為他們混淆了幾種有相似點的語法概念。這是學習語法的障礙,通過觀察和對比可有效地解決此問題。教師可以把題目編成組,讓學生觀察、對比、識別,通過一組一組的練習,學生就可以測出問題出在哪兒。
例如:A:Please let me know when he'11 come,B:Please let meknow when he comes,這一組題可以測出并解決學生在狀語從句和賓語從句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同時進一步強化狀語從句中不用將來時這一概念。
"英漢對比"在中學英語教學中也應給予一定的關(guān)注。因為英語語法和漢語語法常?;ハ嘤绊懼?,學生也因而會自覺不自覺地在對二者進行著比較。這樣,教師在教學中就有必要進行適當?shù)挠h對比,使學生理解二者之間的差異,有意識地避開干擾。比如,在回答前否定后肯定的反意疑問句及否定的一般疑問句時,學生受母語影響,常常出錯。如在回答"You aren't a teacher,are you?"或"Aren"tyou a teacher?"時,出現(xiàn)了"Yes,I'm not"這樣的錯誤。如果教師把英、漢中的這兩種語法現(xiàn)象作一下比較,并且強調(diào)英語中Yes后必須是肯定的回答,No后須是否定的回答,提醒學生注意,學生便不易出錯了。通過對比,教師可幫助學生既擺脫母語的干擾,又利用母語的影響。而無論是擺脫還是利用,都可以使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有所依附,深化學生的認識。
5.因地制宜,在教學中突出重點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認識到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只是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包括考試能力,要做到把語法知識的傳授貫穿在課堂交際之中,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初中英語教學大綱對不同的語法項目作出了不同的要求,即理解和掌握兩個層次。教師應在學習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對此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要求掌握的項目要通過多種途徑,使學生掌握。如初中英語教材中五個基本時態(tài)(the present tense.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the future tense)是教學的重點,要求學生領會五個基本時態(tài)的概念、含義、動詞結(jié)構(gòu)等,并通過訓練能熟練運用。對不要求掌握的項目應讓學生了解熟悉其意義,做到心中有數(shù),碰到能認即可,如其它三個時態(tài)(the past perfect tense. 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 the future in the past)就屬這一范疇,不能隨意提高要求,教材中出現(xiàn)的某些語法項目不要求一次就掌握,而是通過循環(huán),重復出現(xiàn),在不斷"理解",不斷"運用",不斷"糾誤"中達到最終"掌握"。
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是個龐大的工程,我們一定要按照新課程標準探索適合實際的課堂教學模式,尤其要積極改進英語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切實學習好語法知識,努力提高語法教學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