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清
文學大師錢鐘書無論是日常談話還是平時寫作,他那機智風趣的幽默話語總是脫口而出。無怪乎當年一位外國記者動情地說:“來到中國,有兩個愿望:一是看看萬里長城,二是見見錢鐘書?!?/p>
何必要認識那個下蛋的母雞呢
錢鐘書怕被宣傳,更不愿在報刊上露臉。有一次,一位英國女士求見他,說看了他的文章,很想見見他。錢鐘書執(zhí)意謝絕,在電話中,他對那位女士說:“小姐,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味道不錯,何必要認識那個下蛋的母雞呢?”
甕中捉鱉
香港記者林湄采訪過很多文壇名人,卻一直沒有見到錢鐘書,頗覺遺憾。于是,在1985年她請《文藝報》編輯吳泰昌幫忙,代她同錢鐘書電話聯(lián)系。錢鐘書在電話里說:“這分明是引蛇出洞嘛!請你轉告她,謝謝她的好意,這次免了?!闭l知林小姐不甘心,又邀吳泰昌搞突然襲擊,徑直找上門來,“闖”入錢先生家中。錢鐘書哈哈大笑道:“泰昌,你沒能引蛇出洞,卻又來甕中捉鱉了?!”
三不愿
錢鐘書80歲那年,他所在的中國社科院準備為他開一個紀念會或者學術討論會。對于此類活動,他堅決不同意。錢先生早已有言在先:“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錢,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說些不痛不癢的話?!?/p>
被窩里吃蛋糕
1994年10月30日,是夏衍先生的生日。當時,錢鐘書和他一樣,也因病住院了。夏衍便讓女兒給錢鐘書送去一塊蛋糕。錢先生胃口大開,興致勃勃地坐在病床上吃蛋糕。偏巧在這個時候,一名攝影記者悄悄溜進病房,跪姿偷拍。開始拍時,錢先生背對記者,沒有理會,大嚼如初。漸漸地,這名記者膽大起來,轉到錢先生的正面拍攝。措手不及的錢先生為了保護尊容,撩起被子,連頭帶蛋糕一起捂進去,全然不管奶油弄得滿被子,惹得周圍的人哈哈大笑。
護貓將軍
錢鐘書先生一生愛貓。新中國成立初期,他養(yǎng)了一只貓,認為此貓有靈性,特別珍愛。平日里,貓與貓之間一旦相聚,便會打鬧,錢先生準備了一根長竹竿,倚在門后,無論春夏秋冬,只要聽見自家的貓叫喚,他就急忙從被窩或房中出來,拿起竹竿去幫自己的愛貓打架。他因而獲得了“護貓將軍”的稱號。
寧恨勿悔
《圍城》重印后,夫人楊絳問他想不想再寫小說。他說:“興致也許還有,才氣已與年俱減。要想寫作而沒有可能,那只會有遺恨;有條件寫作而寫不成東西,那就只有后悔了。遺恨里還有哄騙自己的余地,后悔的滋味可不好。我寧恨勿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