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霞
[摘 要]在美術教育中,學會美術欣賞是每一個小學生學習美術的關鍵。只有讓學生學會美術欣賞,才能為提升學生美術素養(yǎng)打好基礎。美術欣賞課教學目前面臨著一些問題,每一個教師應該思考問題的解決辦法,以使美術欣賞課教學更好地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 美術欣賞 教學現狀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12-069
美術欣賞課不僅是小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的一門課程,也是教師需要嚴格教學的一門課程。美術欣賞課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外界之間更好地進行溝通交流,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美術知識學習及培養(yǎng)繪畫能力。因此,教師對美術教育不能放松,應立足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現狀,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以不斷提高美術欣賞課教學的質量。
一、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現狀
1.教學死板,不生動。在如今的小學美術欣賞課中,教師普遍是對學生進行課本知識的傳授,這樣的教學太過于死板,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例如,美術欣賞課上,大多數教師只對美術課本上需要欣賞的一些美術名作進行講解,如對于達·芬奇的《蒙娜麗莎》進行欣賞時,不管是在美術構圖上還是在人體藝術方面上,教師只是簡單地對美術課本上提及的鑒賞知識進行解讀,并不列舉其他的人物美術作品,再用類比的方法進行欣賞。這樣,阻礙了學生想象力的發(fā)揮和美術欣賞知識的及時應用;把學生的美術欣賞角度和見解禁錮了,這樣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2.教師鑒賞水平欠佳,學生美術欣賞能力不足。小學生的生活中不缺乏非常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缺少的是能夠引導他們發(fā)現優(yōu)秀美術作品,欣賞優(yōu)秀美術作品的教師。很多美術欣賞課教師都缺乏相應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專業(yè)水平不高,從而使得在引導學生進行美術欣賞時存在欣賞不全面、欣賞角度不正確等問題。例如,在對《星空》這幅美術作品進行鑒賞時,教師一般都會說:這幅作品雖然表達天馬行空,但是色彩運用非常大膽,給人一種夢幻的感覺,讓人覺得真正置身于星空一樣。其實學生并不能聽懂。這些欣賞的話語都是美術課本的原話,美術欣賞課教師單純的對學生進行課本知識的朗讀,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二、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的改進措施
1.加強美術與生活的聯系。小學美術欣賞課不單單是讓學生欣賞名人的美術作品,也需要讓學生去欣賞生活中的美。教師應該教育學生生活之中無處不存在著美術,如在住宿的地方就有很美的風景:夕陽西下,無數美麗的鮮花,綠油油的小草,藍天白云。這都是學生可以在生活中自己去發(fā)現、去欣賞的“畫”,他們的心情,他們的言語表達都是他們欣賞美術的一種態(tài)度和能力的體現。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地去發(fā)現生活中的美,欣賞生活中的美術作品。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學會運用美術知識,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力,豐富他們的情感。
2.提高美術課堂互動性。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美術教師應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咏虒W可以大大提高學生進行美術欣賞的興趣,并能促進學生與教師的情感交流。在進行美術欣賞課教學時,教師不要一味地只向學生傳遞復雜的美術欣賞知識,更要去了解學生對美術欣賞知識的反饋和理解。在美術欣賞課上與學生進行互動,引導學生自己去欣賞美術作品,避免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避免學生養(yǎng)成思維慣性和思維惰性,更避免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學習產生厭煩心理。例如,美術課本要求學生鑒賞《向日葵》,教師可一步步引導,詢問他們對這幅畫是怎樣理解的,覺得向日葵漂不漂亮,漂亮之處在哪,有沒有和平常的畫作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地方有哪些。這些都是教師可以詢問學生,與學生進行美術欣賞課互動的基礎。小學美術欣賞課只有去堅持互動教學,才能促進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學習熱情。
3.提升教師的美術鑒賞水平及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對于小學美術欣賞課來說,學生的美術欣賞水平并非短時間內就能養(yǎng)成的,而是要通過日積月累養(yǎng)成的。為此,教師首先應加強自身的美術鑒賞水平,進而幫助學生提高美術欣賞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天欣賞兩幅不同的美術作品,并從不同的角度用相應的專業(yè)知識進行欣賞。教師在教學時要讓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分享自己的欣賞結果,將學生的不同欣賞方法與欣賞角度進行整合,促進所有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積累小學美術欣賞知識,提升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進行美術欣賞的習慣,還是讓學生掌握美術欣賞的專業(yè)知識,都為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駐足欣賞,成就精彩,只有加強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豐富學生的生活和情感,才會為學生未來精彩的人生奠定基礎。
(責編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