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璞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與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多元文化時代的到來,給我國公民的思想道德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使國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呈現(xiàn)多元化。而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問題尤其令人關注,因為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家強。因此,認真探討當前小學生思想道德的問題、成因及對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關鍵詞】改進 小學生思想道德 對策研究
一、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現(xiàn)狀
(一)思想素質方面
當代小學生受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呈現(xiàn)多元化的態(tài)勢,他們普遍具有強烈的責任心、進取心,價值取向總體上體現(xiàn)了公平、效率、競爭、自立的時代特征。但是,不少學生深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影響,在其人生理想信念和價值目標的確立上存在較濃厚的功利主義色彩,如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但社會責任感有所下降,學習目的更趨于現(xiàn)實。
(二)政治覺悟方面
現(xiàn)在的小學生普遍具有著較強烈的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關心祖國前途,希望民族復興,關心時事政治,有遠大抱負,政治立場堅定。他們能正確認識、理解并擁護黨和國家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能旗幟鮮明地擁護改革開放。但是,也有一些學生政治意識淡薄,表現(xiàn)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夠堅定,缺乏信仰、信心與信念,對祖國情感淡漠,隨著年齡增長有發(fā)展之勢。
(三)心理素質方面
由于小學生受到應試教育、家庭過于呵護等因素影響,有不少學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反映在個性心理品質方面有諸如適應性較差、意志力差、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差等問題。小學生的心理問題表現(xiàn)較弱,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或者適應不良,如學習障礙、情緒障礙、性格缺陷、行為障礙、社會適應障礙等。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我意識、保護“隱私”意識增強,對侵犯隱私的行為反應強烈。
二、小學生思想道德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社會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
經(jīng)濟全球化使國民的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日益削弱,這也導致不少學生對傳統(tǒng)道德的反叛,一些意志薄弱者或涉世不深的小學生盲目崇拜西方價值觀念,懷疑、否定、背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出現(xiàn)理想信念危機、道德行為失德、人生目標狹隘化和庸俗化。隨著我國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經(jīng)濟利益日益多元化,由于利益的驅動,導致一些人私欲膨脹,形成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急功近利的錯誤觀念,這也深深地影響了小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
(二)學校教育的德智失衡
當前,許多小學的德育工作總是處于“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境地,在以考試成績定成敗的“應試教育”面前,小學德育大大削弱了,而智育則被抬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生的文化素質可能會有所提高,但其思想道德水平卻呈現(xiàn)下滑態(tài)勢。這種德智失衡的頑疾,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師德師風也是影響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小學教師的師德師風總體是好的。但也有個別教師師表意識淡薄、自由主義思想泛濫、缺乏自尊自愛精神,自身素質離一個人民教師的行為準則和要求有很大差距,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道德養(yǎng)成。
(三)家庭教育的問題
家庭教育對小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家庭在教育子女問題上存在以下錯誤傾向:教育的功利性、實用性較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雖然許多家長都開始重視道德教育,卻還是停留在口頭上,忽視孩子的道德修養(yǎng);很多家長在道德教育內(nèi)容上比較單一,忽視對孩子的勞動教育、性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存在問題,如重說教,輕踐履,方法簡單粗暴;重物質投入,輕精神投入;重言傳,輕身教。當前家庭結構出現(xiàn)許多變化,例如單親家庭、“獨生子女”家庭、“留守孩”家庭增多,這給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產(chǎn)生重大影響。
三、改進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對策研究
(一)要更新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不同,采用的教育手段也會不同,導致教育結果存在較大的差異。我們作為德育工作者應當糾正重智輕德的觀念,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知行統(tǒng)一的教育理念,樹立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與學生健康成長相適應的教育思想,順利推動思想道德教育,切實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必須明確教育目標
我們必須根據(jù)時代發(fā)展需要、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科學設置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切實可行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標,確立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公德意識和道德責任感為基礎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道德信念為主導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的共產(chǎn)主義道德理想為最高目標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標體系,切實加強和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徹底整合教育內(nèi)容
思想道德教育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教育、社會責任感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社會公德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想道德教育的內(nèi)容還必須與時俱進,例如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等納入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時,我們要對思想道德教育的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選擇和整合,使思想道德教育的內(nèi)容符合時代發(fā)展需要、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真正做到思想道德教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要不斷加強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成長環(huán)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因此,家長要承擔起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責任,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為子女做好道德表率;制定良好的家規(guī),構建民主平等的家風,努力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構建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采用得當?shù)募彝サ赖陆逃椒ǎ⒅匮詡魃斫?,做到言行一致,幫助子女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
【參考文獻】
[1]陳智慧.新課改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3)
[2]周丹紅.淺談如何進行小學生思品養(yǎng)成教育[J].讀與寫. 2014,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