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中國教育體制隨著我國綜合能力的提高開始逐漸引入新的內(nèi)涵,國家也更加重視教育事業(yè),許多教育工作者也致力于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情況。如何更加科學、合理的把新理念新方式引入初中地理課堂,這關系著地理以及學生綜合成績的高低,所以本文就微課教學理念來淺談其對初中地理課堂的輔助作用,微課教學是新的一種教學模式,可以促進課堂的教學效率,更符合現(xiàn)代的教育模式。
【關鍵詞】微課教學;初中地理;輔助作用
1.淺析當前地理教學與微課教學
中國教育體制之所以進行大規(guī)模的改革,是因為當前的教育模式已經(jīng)逐漸不能承載社會和西方國家所宣揚的教育體制了,社會在發(fā)展人類在進步,教育是全人類的,外國對教育的改革也啟發(fā)著我國教育模式的轉變,所以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許多學科的分值、教育模式、教學方式等方面已經(jīng)開始進行改革。就初中地理而言,有些學校開始引入微課教學理念,即利用多媒體等電子產(chǎn)品來對某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攻克,專門針對個別重難點方面進行一步一步的分解,最終使學生理解。微課的生命力很頑強,有著其獨特的吸引力,在不違背學習本質的前提下,對地理課堂教學換一個方式來講解,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微課在地理學科的教學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可能會成為教學改革的主流,不管社會如何發(fā)展,教育如何改革,教師只需要關注微課對學生學習地理所起的作用,如何更好的利用微課這一教學手段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和成績提高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依然是教育學者需要探討的問題。
2.微課教學對初中課堂的作用
(1)打開學生思維
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很多知識點涉及到理科的思維模式,但是對于理性思維較弱的學生來說,地理一些知識點十分生澀難懂,教師如果依據(jù)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可能學生在理解上會出現(xiàn)差池。所以把生動形象的微課教學引入到課堂中,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出豐富多彩的知識內(nèi)容,從聲、色、行、光等方面的展示直接刺激學生的視線和思維,引起共鳴和思考,同時可以激起學生的吸引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講解《地球與地圖》這一章時,學生分不清經(jīng)緯線以及宇宙、銀河系等一些概念,便可以使用微課講解,直接展示經(jīng)線緯線的形狀、長短、指示方向、度數(shù)劃分及大小等,接著展示地球、火星、木星、銀河系……依據(jù)課本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從而打開學生思維,使學生更具體、更形象的學習知識。
(2)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新型教學模式和理念中,教師應避免讓學生被動的學習知識,這樣效率并不大,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這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討論研究的問題,而微課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課堂開始前可以先導入即將教學的內(nèi)容,引起學生注意力,比如可以提問法(反問法)、抒發(fā)激情、創(chuàng)設情境等方法,而如今更為常見的則是微課法,特別是在講解比較枯燥難記的知識點時,比如教師在講解《陸地與海洋》時,可以以播放幻燈片或者視頻的方式展示海洋、陸地、島嶼等部分,初中生對未知世界會產(chǎn)生好奇心,所以在展示這些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姆治鰧W生的興趣愛好而有選擇的展示,可以選擇美麗的島嶼、湛藍的天空海水、可愛是動物等一系列事物,從而激起學生的吸引力:這是哪里?這是什么?這便是一個很好的引入方法,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入世界六大板塊四大洋等知識,就可以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解這些生硬的知識,也利于學生的記憶,從根本上提升地理課堂效率。
(3)鞏固學生成果
微課教學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對生澀難懂知識的學習,也可以對所學知識進行再度復習,達到鞏固的效果。比如在課堂教學完成后,教師可以將ppt或者視頻網(wǎng)址傳給學生,學生可以回家進行再度復習,不必擔心學生漏掉教師上課所強調(diào)的重要知識點,或者更可行的是銜接即將要講的內(nèi)容,由于地理的知識點不同于其他學科,地理是比較連貫性和集中的,教師可以在講解下章內(nèi)容時,銜接上一章的知識點,既復習了所學的,又可以因此引入新知識點。比如在講解《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時,第一節(jié)是講解日本這個島國,第二節(jié)是講解東南亞國家,教師在制作微課教學時,便可以在開頭制作出日本的一些重要知識點,讓學生再度回顧知識,接著依據(jù)日本多火山而引入火山國家,激發(fā)學生興趣,然后再引入東南亞,同為多火山的地區(qū)(國家),這樣對所學知識是種鞏固,同時也引入即將學習的章節(jié),使學生把所學知識串聯(lián)起來,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4)方便學生掌握繁雜知識
高中地理較初中地理來說理論性更強,更強調(diào)理科類知識,比如算晝長、夜長、國際日期變更線以及時差時間的計算,但是初中地理的知識點較雜亂,分為很多細小的知識,如果沒有一套完整的知識點的梳理概括,很容易使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不夠全面,所以微課的引入可以適當?shù)膸椭鷮W生梳理知識點,形成一套較完整的知識線。比如在學習中國的降水分布、人口分布、溫度帶分布、氣候類型分布、行政區(qū)劃分布、民族分布、地形分布干濕地區(qū)的分布等比較細雜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來整理出一條清晰的知識線路,將降水分布圖用圖片的方式放映出來,同時教師依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可以知道我國溫度帶的分布與我國干濕地區(qū)的分布大致走向是相似的,教師可以將兩幅圖片重合,將兩種類型以不同的顏色標注,以視覺沖突來讓學生記憶這兩種的分布地區(qū),同時也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各個小組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比如南方地區(qū)的福建省為例,它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干濕區(qū)為濕潤區(qū),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等等,這種對地區(qū)有針對性的進行記憶,從而提高學生歸納總結能力,更容易解決學生對知識點混亂不清的問題,提高地理成績。
(5)提高學生成績
微課教學不只是適用與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鞏固,同樣也適用于解題時的技巧性的分析和理解,對學生掌握常見基本題型和形成獨立的答題體系有一定的幫助。由于微課不同于黑板板書的教學模式,微課更具有靈活性,是更加科學、合理的對知識的一種講解,突破了傳統(tǒng)板書模式,形成了新型的體系。比如教師在進行期中考試卷的講解時,可以利用微課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全班學生成績,分析錯題的類型和題目,比如學生經(jīng)常在經(jīng)緯度方面失分,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讓學生直接明白下次遇到此類題型時應該更加注意,同時可以歸納常見題型,向學生講解此類題型的慣用思維,依據(jù)思維答題,從而掌握解題的關鍵,答到要點,快、準、狠的答題,直接找到關鍵點,準確的描述,從而提高題目正確性也節(jié)約了時間,最后可以利用微課向學生展示一些最容易失分的題型,并將正確解題思路展現(xiàn)出來,給學生形成一種新的解題思維,避免學生丟失不必要丟失的分數(shù)。
3.總結
微課作為教育改革所推行的一種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對教育體制起到了推進的作用,使學生更好的學習,更好的利用這種模式對知識點進行綜合學習,達到興趣的培養(yǎng)和成績的提升。在初中地理運用微課時,教師應該注意微課內(nèi)容是否符合學生所能學習的范疇,是否是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所進行選擇的,確保微課能夠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教學模式,從而促進學生地理成績的提高和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錦虹.論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高效性[J].地理教育,2015(3)
[2]周水春,張新主,王迪.“微課”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運用途徑[J].環(huán)球人文地理,2014(8)
[3]付運霞.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7)
[4]劉名卓,祝智庭.微課程的設計分析與模型構建[J].中國電化教育,2013(12)
[5]張一川,錢揚義.國內(nèi)外“微課”資源建設與應用進展[J].遠程教育雜志,2013(06)
[6]李巧芳,楊文美.我國微課程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