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宗,劉笑夢,王冬曉,宗曉斌,蘇 萌,趙 恒
(洛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洛陽471000)
?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
楊少宗,劉笑夢,王冬曉,宗曉斌,蘇萌,趙恒
(洛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洛陽471000)
關鍵詞: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高職;護理專業(yè)
護理職業(yè)教育是面向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保健機構培養(yǎng)實用型、技能型護理職業(yè)人才的教育,必須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及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已不能滿足護理職業(yè)教育的需要,而項目教學最大的特點是把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上[1],與職業(yè)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高度一致,并且護理是項目性很強的學科,護理患者的整個過程是由許多項目構成的,從社區(qū)到醫(yī)院、從入院到出院,每個步驟都是一個項目。為使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盡可能掌握和熟練這些項目工作,近年來在高職護理專業(yè)的教學中進行了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的實踐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介紹如下。
選擇洛陽職業(yè)技術學院2013級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在13個教學班級中隨機抽取6個教學班級,將3個班級(126人)作為實驗班,另3個班級(124人)作為對照班。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入學及前期課程學習成績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1教學準備
2.1.1學習與研討項目教學學習與研討項目教學的內涵、構成要素、教學設計與實施步驟、考核方式、實施條件及注意問題等,為實施項目教學奠定基礎。
2.1.2整合與優(yōu)化教學內容圍繞高職護理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研討與分析護理專業(yè)核心課程教學的重點內容,將為完成某個護理工作所需要的相關知識與技能整合為一個護理項目,每個項目又依據(jù)不同的知識點分為若干個護理任務,使學生學習隱含于項目、任務之中的知識和技能。
2.1.3設置護理情境及問題選取護理實踐中比較典型的案例作為教學素材,并融入人文關懷、職業(yè)道德等內容,設置為具體的護理(學習)情境,使其具有真實性、實用性、代表性、示教性、感染性,并針對護理情境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明確學習的要求。
2.2教學實踐
在高職護理專業(yè)第二學年專業(yè)課的教學中,對照班采用常規(guī)教學,實驗班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教學過程如下。
2.2.1明確護理項目任務教師通過布置項目任務,提出具體的理論和技能要求,幫助學生理解任務,讓學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學哪方面的知識、練習哪方面的技能、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2.2.2制訂護理項目計劃根據(jù)項目的目標和任務,組織學生分析護理項目的問題情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過程等。一般以小組為單位制訂工作(學習)計劃,并進行任務分工。
2.2.3實施護理項目在明確自己在小組中的分工以及小組成員的合作形式后,學生按照已確定的工作(學習)步驟和程序開展工作(學習)。在該階段,教師適度引導,提醒學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并教授查找資料、技能練習的方法等。
2.2.4展示護理項目成果實施項目計劃后,對項目成果進行展示。根據(jù)項目的類型及要求的不同,成果可以圖片、文字、影像等形式展示,也可以現(xiàn)場角色扮演、情境模擬等形式展示。
2.2.5評價項目工作過程與成果在完成項目及展示成果后,先由學生對自己的工作(學習)進行自我評估,然后組內互評,最后教師檢查評價。內容包括每位學生在該項活動中的參與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既肯定成績,也指出項目工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予以糾正。
參考相關文獻[2-5]自行設計《護理專業(y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行為與評價調查表》,并經(jīng)咨詢專家、預調查后確定。內容包括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行為以及學生對護理專業(yè)課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效果的評價,共計25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量表5級評分制,即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一般、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正向陳述分別賦值5分、4分、3分、2分、1分,反向陳述反向計分。學習態(tài)度與行為(40分)、教學內容(30分)、教學活動(25分)、教學效果(30分)4個方面總計125分。
3.1兩班學生學習態(tài)度與行為及對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效果的評價和總得分(見表1)
表1 兩班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行為及對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效果的評價和總得分(±s,分)
表1 兩班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行為及對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效果的評價和總得分(±s,分)
班別實驗班對照班總得分t P學習態(tài)度與行為33.52±2.20 32.92±2.28 2.127 0 0.034 5教學內容26.44±2.46 25.70±2.73 2.224 9 0.027 0教學活動22.13±1.86 21.43±2.23 2.968 4 0.007 6教學效果25.46±2.30 24.84±1.94 2.301 0 0.022 3 107.55±5.30 104.89±4.78 4.154 5 0.000 1
結果顯示,實驗班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行為評分高于對照班(P<0.05);實驗班學生對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效果評價的得分及總得分高于對照班(P<0.05)。說明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其參與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學習需要。
3.2學生的學業(yè)成績
通過期中、期末的理論考試、技能考核來評價教學效果。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專業(yè)課的理論考試與護理技能考核的平均成績見表2。
表2 兩班學生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班學生考試成績比較(±s,分)
吸煙行為理論考試單項技能綜合技能實驗班73.42±7.37 82.17±6.92 78.85±7.18對照班71.11±7.21 81.24±6.47 76.73±6.57 t P 2.502 2 1.100 7 2.440 7 0.013 0 0.272 2 0.015 4
結果顯示,實驗班學生的理論考試與綜合技能考核得分高于對照班(P<0.05),而單項技能考核的成績實驗班與對照班比較,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高職學生思維活躍,認知能力較強,但因學習基礎較差,對抽象的護理理論知識學習起來難度較大,而動手操作的能力較強,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則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護理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到分析護理問題、解決護理問題能力的訓練,循序漸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逐步提升護理實踐能力,提高了學業(yè)成績。
4.1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以現(xiàn)代學習理論為依據(jù)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動地建構意義,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教學應從問題開始,而不是從結論開始,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進行學習,提倡學中做與做中學,而不是知識的套用,強調以任務為驅動,并注意任務的整體性[6]。項目教學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均強調在合作中學習,在不斷解決疑難問題中完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項目教學實質上就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探究性學習。
4.2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與職業(yè)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高度一致
項目教學是師生為完成某一具體的工作項目任務而展開的教學行動,它是通過完成一系列項目任務、達成項目目標來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教學[1]。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與把握知識和技能,體驗創(chuàng)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團隊精神、合作能力等。項目教學強化“怎么干”和“怎么才能干得更好”的知識,淡化“是什么”和“為什么”的知識,其最大的特點是把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與職業(yè)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高度一致。
4.3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及護理實踐能力
護理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護理項目為媒介、以護理實踐活動為背景、以培養(yǎng)護理職業(yè)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方法。在教師的設計和指導下,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學習隱含于項目、任務之中的知識和技能。在完成護理項目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要有充分的知識與技能儲備,要查閱資料、訓練技能,要充分發(fā)揮觀察、溝通、思維以及對相關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等,生生、師生之間還要進行評價、糾正等,使學生畢業(yè)后能盡快適應護理崗位需要,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4.4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技術與教育教學水平
在實施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項目,要對項目進行深入研究,并準備好項目教學可能涉及的有關知識;介紹項目內容要有藝術性,要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討論的熱情,鼓勵學生樂于思考,大膽實踐;要靈活運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分組討論、情境模擬等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不僅有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嫻熟的教學技能,還能引導學生將基本操作技能、臨床護理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及對專業(yè)知識的應用能力等有機結合起來,以完成護理項目任務,實現(xiàn)教學內容由點到面的擴展,這均會促使教師不斷鉆研業(yè)務,經(jīng)常深入臨床及社區(qū)護理一線進行專業(yè)實踐,收集并整理教學素材等,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技術與教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徐朔.項目教學法的內涵、教育追求和教學特征[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29(28):5-8.
[2]王明,于曉松,左天明,等.以問題為基礎學習教學模式授課效果評價研究[J].中華醫(yī)學教育,2008,28(1):118-122.
[3]張建勇,潘海涵,陳煜.以學生為中心的學評教體系構建研究[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1):67-70.
[4]張瑩,代勁,安世全.基于云模型的定性評價及在學評教中的應用[J].計算機工程及應用,2012,48(31):210-215.
[5]李文瑞,周宜君,王文蜀,等.民族高校本科實驗教學評價體系建設和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3):263-265.
[6]陳威.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綜述[J].學術交流,2007(3):115-117.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4-0139-02
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識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