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明(河南大學歐亞國際學院,河南開封475001)
?
飲茶聽樂,相得益彰——論音樂與茶文化之關系
劉佳明
(河南大學歐亞國際學院,河南開封475001)
摘要:茶文化是屬于華夏民族特有的文化寶藏,傳承和發(fā)揚茶文化是每一位華夏子孫所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而教育作為文化知識的傳承載體,在茶文化的發(fā)展中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茶文化的傳承過程中合理融入教育,能夠使更多的人認識到茶文化,熱愛茶文化。茶藝表演作為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與音樂之間也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茶藝表演多源于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因此具有非常鮮明的地域特點與民俗特色。在表演過程中需要借助音樂來烘托表演氛圍,提升藝術感染力。音樂提升了表演的魅力,而音樂教育在這個過程中充當了傳達者、傳承者,同時也是實踐者和創(chuàng)造者。當代音樂教育工作者要認識到這一點,將本民族的文化更好的發(fā)揚下去。
關鍵詞:音樂教育;茶文化;茶藝表演;背景音樂
音樂是現(xiàn)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音樂在各種不同領域得以應用和傳播,而音樂在茶文化中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在當代茶文化發(fā)展過程中,通過音樂教育這個途徑,可以很好的提升茶文化在當今社會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茶文化,并熱愛茶文化。本文針對音樂教育在茶文化中的應用進行幾點分析。
說到音樂教育在茶文化中的應用,那么首先就應該了解音樂與茶文化之間的淵源。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在唐宋時期非常興盛,這個時期與茶文化相關的音樂有《東亭茶宴》、《宿杜曲花下》、《鶴鴿天·湯詞》等眾多曲目,在這些曲目中融合了多元化的樂器,結合多種音色與表現(xiàn)形式,并與茶藝進行配合,形成了非常具有中國風范的藝術形式。在經(jīng)歷了千百年之后依舊展現(xiàn)著獨特的魅力。后來人們在談及茶文化與茶藝表演的時候,也往往會認為古典名曲與之相配,最為合適。茶藝作為一種基于茶文化之上發(fā)展起來的藝術門類,所體現(xiàn)的是一種崇尚自然、和諧的精神。人們以茶會友、品茗暢談,這所展現(xiàn)的又是一種淡然、灑脫的生活態(tài)度。在當代,茶藝表演被視為一種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的方式,通過賞茶、沏茶、品茶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達到學習禮法、求真求美的目的。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當今物質至上的社會中顯得更加難得。
對于當代的人而言,說到茶文化與音樂的融合,很多人在第一時間會想到《采茶歌》或者是“采茶戲”等,這些藝術形式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也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從世界范圍來看,只有中國的“采茶戲”是單純以茶事為主的劇種,所以作為華夏子孫,將其積極傳承下去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實際上,現(xiàn)代生活與茶文化相結合的音樂也有很多,比如《請茶歌》、《挑擔茶葉上北京》、《前門情思大碗茶》等,這些曲目開創(chuàng)了茶文化與音樂的新篇章,使茶文化在更多的領域產(chǎn)生了影響。
音樂與茶文化的聯(lián)系密切,從古至今音樂對茶文化的傳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助力作用,下面針對當今音樂教學對茶文化的影響進行分析:
2.1信息傳達方式的共性
世界各國文化不同,使用的語言不同,只有音樂不存在這樣的區(qū)別,音樂沒有國界,不講種族,人們通過音樂體會、感悟、產(chǎn)生共鳴,在很多情況下是根本不需要語言的。在茶藝文化中,音樂教師所發(fā)揮的作用也是同樣的,他需要將茶文化的魅力以一種自由的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即便是學生不了解這個民族的歷史,不懂這個民族的語言,但是在音樂的引領下,他們也可以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另外,我國雖然民族眾多,地域差異性明顯,但是唯獨飲茶是全國人民都擁有的習慣,這實際上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它超越了信仰、地域與民族的界限,將我國多民族文化有機融合為一體。綜上所述,音樂與茶藝在信息表達上是相互統(tǒng)一的,擁有共同屬性,因此兩種文化在發(fā)展過程中必然會相互交織和作用,相互促進和發(fā)展,這就是音樂教育之于茶文化的意義。
2.2韻律內在的共性
任何音樂的創(chuàng)作都需要時間,歷經(jīng)磨礪之后的音樂更加富有韻味,在音樂被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創(chuàng)作者將自己的情感經(jīng)歷注入音樂中,提升了音樂的內涵與感染力,人們在聆聽音樂的時候,能夠與創(chuàng)作者感同身受。而茶藝表演也具有這樣的特性,如果加以音樂相配,茶藝表演會變得更加優(yōu)雅,更具魅力,人們品著茶,欣賞著茶藝表演者優(yōu)美的動作,身心也會隨之放松,人們會產(chǎn)生一種心靈被凈化的感受。音樂與茶藝的有機融合,正是因為兩種文化的內在韻律相似、相同,結合之后可以讓人們產(chǎn)生共鳴,在觀看表演的時候能夠感同身受。兩種文化在相互配合的過程中,藝術表現(xiàn)力都得到了提升,這種共振的喚醒,對表演藝術產(chǎn)生了一種起承轉合的作用。
2.3精神內層的共性
人類在發(fā)展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智慧創(chuàng)作了音樂,它是文化的結晶。同樣,一首動聽、感人的音樂中一定蘊藏著作者的真情實感,從這個角度來看,音樂成為了一種載體,承載了眾多的豐富內涵和真實情感。茶藝表演也是如此,他是茶藝師經(jīng)過創(chuàng)作所展現(xiàn)出來的一種藝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承載了茶藝設計者的思想和情感。音樂與茶藝在表現(xiàn)方式以及精神內層上達到契合,尤其是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條件下,將茶藝與音樂有機結合,必然會達到刺激人們思維,激發(fā)體驗的效果。
通過上文對音樂與茶文化的聯(lián)系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當今教育中,音樂教學中有意識地開展茶文化的傳承是多么重要。茶藝表演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活動,不管是設計還是表演,都十分講究,為此,應該積極實現(xiàn)音樂教學在茶文化中的實踐與應用,將聽、學、用三個環(huán)節(jié)有效落實下去,將中國的音樂文化與茶文化傳遞給學生,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同時也實現(xiàn)了茶文化的有效傳承。
3.1音樂欣賞
在進行現(xiàn)代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實現(xiàn)茶文化的傳播,首先要進行就是古典音樂、現(xiàn)代茶藝創(chuàng)作等方面的音樂欣賞,同學們通過對音樂的欣賞,建立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體會,這是一個從認知到領悟的過程,也是對茶文化體會的質的飛躍。從對我國古代的音樂作品研究中發(fā)現(xiàn),我國古代音樂流派十分豐富,其中也不乏有很多經(jīng)典的代表作品。教師結合教學目標,有選擇地將這些作品引入課堂,讓學生們欣賞,幫助他們感悟中國文化的魅力。教師應該從學生的特點出發(fā),注重學生自身的體驗,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教會學生如何對茶文化領域的音樂進行理解,尤其是在音樂欣賞課上,教師一味講解,學生一味欣賞都不是科學之舉,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教師給予適當?shù)囊龑?,在音樂播放前進行有效的鋪墊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讓學生們了解茶文化的背景、內涵。在這個基礎上進行音樂欣賞,學生對于中國文化、茶文化的領會才能更加深刻。從純粹的音樂世界中能夠充分感悟到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的精髓,不僅可以提升藝術修養(yǎng),而且在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方面也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另外,教師在講授音樂課程之前,不要對作品本身進行過多的評價,不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過多的限制,要讓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想象,給予他們更加自由的思維空間,讓他們獨自暢游在具有強烈中國韻味的音樂海洋中,體會茶藝與音樂的魅力。
3.2民歌學唱
音樂教育在茶藝表演中的應用,還包括民歌學唱,教師將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樂引入課堂,可以結合茶藝表演的多媒體課件一同播放,兩者的有機融合,更加可以凸顯民歌之于茶文化的重要性。當然,并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在短時間內體會到音樂的內涵,對音樂的理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欣賞音樂也是需要積累和沉淀,需要由少及多,但是民歌演唱卻可以縮短這個過程,幫助學生更快的實現(xiàn)對民族音樂的理解和認識。用于茶藝表演中的民族歌曲,都是少數(shù)民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在長期的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寶貴財富,這種藝術形式更加容易為人們所接受和理解。同時在人們在品茗欣賞音樂的時候,還能夠從中感受到創(chuàng)作者所經(jīng)歷過的喜怒哀樂,這種不需要語言的溝通,是音樂最大的魅力。我國的民歌種類非常豐富,歌曲數(shù)量也很多,這些都為音樂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學生在學習這些音樂的時候,思想得到了豐富,心靈得到了慰藉,對于茶文化的理解和認識也會更加深入,通過這樣的音樂教學,更加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這不僅促進了茶文化的普及,同時對于音樂教育本身也是一種極大的助力。
3.3音樂實踐
音樂教育三步曲的最后一步是“用”,即音樂實踐。音樂教學在茶文化中應用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用”,也就是適當?shù)亻_展音樂實踐,基于前兩步的基礎之上,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感悟和體會,鞏固教學成果。教師從學生的特點以及音樂本身的風格入手,幫助學生突破思維的空間限制,力求將音樂與學生思維融為一體,使其攀上一個更高層次的音樂實踐臺階。比如,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都是音樂實踐的有效教學手段,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能夠獲得新的感動和體驗。另外,學校應該對音樂教育與茶文化的融合給予大力支持,要鼓勵教師弘揚民族精神與傳統(tǒng)文化,學校通過組織民歌表演比賽,或者是茶藝展示活動的方式,鼓勵教師與學生傳承茶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承,需要當今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茶文化是我國重要的文化瑰寶,在歷史長河中綻放著璀璨的光芒,現(xiàn)代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和義務將其傳承和發(fā)展下去。將音樂教育與茶文化相結合,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音樂體驗,同時也是對茶文化以及茶藝表演的傳播。茶與音樂的結合,讓品茗者在視覺感官上獲得了高質量的感受,不僅可以品氣味,同時也能夠聞其聲,感其韻,因此通過教育的能力,將音樂與茶文化更加和諧的融為一體,將音樂在茶文化中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達到相得益彰,合二為一的效果,這已經(jīng)成為了當代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陳音池.影響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發(fā)展的原因分析[J].大眾文藝. 2011(09)
[2]吳雅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區(qū)音樂教育[J].大眾文藝.2013(02)
[3]姜海蓉.談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多元文化滲透[J].大眾文藝.2012 (23)
[4]戴蕾.淺談新課標的多元化音樂教育觀[J].江蘇教育.2010(13)
[5]馬達.美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及其啟示[J].音樂研究.2013 (06)
作者簡介:劉佳明(1981-),女,河南開封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及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