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秀娟
(江蘇省沛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600)
他汀類藥物在冠心病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渠秀娟
(江蘇省沛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600)
目的研究他汀類藥物在冠心病治療中的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甲、乙兩組,各20例。甲組予以常規(guī)藥物聯合他汀類藥物治療,乙組予以常規(guī)藥物治療。觀察比較兩組的血脂水平與冠狀動脈血管再狹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結果甲組用藥后血脂水平明顯低于乙組。甲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10.0%,乙組為35.0%。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治療冠心病中合理加用他汀類藥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冠狀動脈血管再狹窄率。
他汀類藥物;冠心病;治療作用。
我國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在近幾年中有顯著升高的趨勢,且此病的發(fā)生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時還會危及其生命[1]。他汀類藥物在臨床上有比較廣泛的應用,有報道稱[2],對于冠心病患者應用他汀類藥物治療,能有效抑制冠狀動脈血管狹窄的進展,改善其生存質量。本文旨在剖析他汀類藥物用于冠心病中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4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病例都符合“醫(yī)學實用科學-冠心病診斷標準[3]”,獲得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利用電腦隨機盲法,分組40例病例:甲、乙兩組,各20例。甲組男12例,女8例;年齡46~78歲,平均(60.2±3.5)歲;病程為1~10年,平均(6.1±1.3)年。乙組男11例,女9例;年齡47~79歲,平均(60.3±3.4)歲;病程為1~12年,平均(6.3±1.2)年。兩組病情、性別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都接受常規(guī)治療:擴張冠狀動脈血管用硝酸異山梨酯類藥物,抗血小板聚集用阿司匹林等藥物,抗交感神經激活類:β受體阻滯劑-倍他洛克,改善心肌細胞代謝功能類藥物:環(huán)林腺苷葡胺,抗凝血用低分子肝素等。甲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他汀類藥物,具體為:瑞舒伐他汀鈣,10 mg,于患者臨睡前就溫水送服,1次/d,維持治療8周,本藥品產自“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準字號“H20080669”?;颊哂盟幤陂g,還應密切觀察其病情的變化情況,檢測谷丙轉氨酶、肌酸激酶,及時發(fā)現藥物所致的肝損害及肌病等。
1.3 臨床觀察指標
用藥前/后檢測兩組血脂水平,記錄相關檢測數據,包括: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同時觀察兩組有無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發(fā)生,并作對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脂指標的分析
甲組用藥后各血脂指標水平均明顯低于乙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兩組血脂指標的對比分析表(±s,mmol/L)
表1 兩組血脂指標的對比分析表(±s,mmol/L)
組別 時間 甘油三酯 總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甲組(n=20) 用藥前 1.97±0.76 5.05±0.63 3.31±1.01用藥后 1.56±0.71 4.29±0.70 2.43±0.45乙組(n=20) 用藥前 1.95±0.33 5.04±0.72 3.29±1.41用藥后 1.88±0.57 4.90±0.83 2.98±0.44
2.2 兩組不良事件的分析
甲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10.0%,乙組為35.0%。甲組明顯低于乙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事件的對比分析表 [n(%)]
綜上所述,冠心病已成為威脅我國居民生命危險的主要疾病之一,冠心病的發(fā)病機制和血脂異常有直接的關系。大量詢證醫(yī)學證實:血脂異常,可以引起冠狀動脈血管的狹窄,引發(fā)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對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調節(jié)患者的血脂,是抑制其病情進展的關鍵。他汀類藥物具有超強的抗氧化作用,能降低氧自由基活性,可阻滯TC合成,降低TG、LDL-C,升高HDL-C,還有縮小斑塊脂質核,加固斑塊纖維帽,延緩斑塊進展和抗炎調脂的作用。另外對改善內皮細胞功能,抗血栓,防止動脈粥樣斑塊的破裂,穩(wěn)定動脈粥樣斑塊起著重要的作用。現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將他汀類藥物積極用于冠心病患者的臨床治療工作中,可取得比常規(guī)藥物療法更好的成效,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減少急性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風險,可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本研究中,甲組各血脂指標的改善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乙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甲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顯著比乙組低,兩組之比為:10.0% vs.35.0%。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他汀類藥物在治療冠心病方面,不論是其一級預防或二級預防,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有助于患者血脂水平的快速改善,而且還防止冠狀動脈管腔進一步狹窄致急性心肌梗死等危險情況的發(fā)生。近年來,他汀類藥物的強化降脂治療,越來越受到醫(yī)學界的重視,它既能降低患者病死率,延長其的生存期,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黃 珊,李天發(fā),李巍景,等.辛伐他汀聯合依折麥布對冠心病患者的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19):1901-1903.
[2] 廖尚宇,卓裕豐.辛伐他汀聯合依澤替米貝對冠心病伴高脂血癥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應分析[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6,14(6):557-560.
[3] 李淑婷,徐佳瑩,黃榕翀,等.他汀類藥物依從性對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預后影響的薈萃分析[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6,44(8):684-690.
本文編輯:李 豆
The effect of statins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QU Xiu-juan
(Peixian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su,Jiangsu Xuzhou 22160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statins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40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Division treated with routine drugs combined with statins,and group b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between two groups of blood lipid and coronary artery restenosis was observed.ResultsThe blood lipid level of Division was signifi 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Division.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as 10.0% and Division %.There was signifi 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The reasonable addition of statins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n improve the blood lipid level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coronary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
Statins;Coronary heart disease;Therapeutic action
R541.4
A
ISSN.2095-6681.2016.26.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