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煜棟
摘要:目前高職院校的信息類專業(yè)中都開設了高級演示課件設計與制作的相關課程,而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由于社會需求卻較大,另外課程在授課過程中都存在一些問題,如何取舍該類課程內容、如何獲取綜合性較強的課程案例、如何將課程與社會需求相結合,本文通過對該課程實施“2主3項4結合”的改革取得了一些實質性的成效。
關鍵詞:高級演示課件;課程改革;社會服務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5)10—0070—02
一、現(xiàn)狀分析
目前的高職院校中,大部分專業(yè),特別是電子信息類、文秘類專業(yè),都開設了高級演示產品的設計與制作這一類課程,但是對于這些課程的講解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4個方面。本文以“高級演示課件的設計與制作”課程為例。
1.以工具使用為主,以教師意愿為主
由于本課程是從原來的“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中演變而來的,因此在講授這些課程的過程中,有些還是以講解工具為主,即教學生如何使用PowerPoint軟件的一些使用方法,而且由于其中的功能難度也不是非常大,在講解過程中學生會覺得該課程的難度不大,也提高不了學習的積極性。此外,授課教師由于缺乏一些實踐經驗,在授課的過程中,大部分應用技能都是以自己的意愿為主,而很少去關注學生需要什么,社會需要什么。
2.缺少實際項目的操練
在許多高職院校中,信息專業(yè)的技能類課程都是“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而“高級演示課件的設計與制作”課程的基礎是office的應用,大多數(shù)人都比較看輕這方面技能,而重視一些難度較大的編程類、設計類技能,因此平時不僅沒有很好地積累這方面素材,甚至幾乎都不關心這方面技能的應用趨勢。實際案例極其缺乏,無法讓學生進行實際的演練。
3.項目設計的標準不明確
在近幾年的社會崗位需求調研中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需要會進行高級演示課件項目的人員,要求不僅有較好的界面設計能力,還需要有較強的語言組織能力,還需要較高的設計效率,但是這些需求的具體要求都不是非常明確,或者說每個項目之間的要求都有所區(qū)別,這使得很多項目在設計的過程中,經常需要重復設計,究其原因還是項目設計的標準不一致。
4.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待提高
“高級演示課件的設計與制作”課程開課之初,當學生拿到教材的時候就基本定位為PowerPoint軟件的學習,而對于大學生而言,PowerPoint軟件只是一個應用工具,絕對不會把這個提升到一項技能,也絕對不會認為以后就業(yè)會有它的用武之地。因此,大部分學生從一開始授課就沒有認真地去學習,如果這個時候任課教師也不是非常重視,那基本上本課程就屬于“放羊”狀態(tài)了。
二、實施“2主3項4結合”課程改革
為了從整體上提高“高級演示課件的設計與制作”課程的上課效率與授課質量,課程組多名教師經過大量的社會調研,和企業(yè)技術人員座談以及與學生交流,總結了一些授課中的不足之處,并針對這些不足之處進行了深入研討,同時聽取了學生的意見與建議。課程改革具體方案如下:
1.2主:以任務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
通過任務驅動,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工學交替,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加深入的體會與理解,能在掌握技能的基礎上掌握規(guī)律;通過項目引導能讓學生在學習技能的同時提高團隊合作意識以及職業(yè)素養(yǎng)。以學生為主線,將學生的需求作為第一要務,學生希望學到的即是教師需要教會的,由于“高級演示課件的設計與制作”課程的難度并不是非常大,教學任務并不是教會學生如何用PPT軟件,而是教會學生如何通過使用PPT軟件設計個性化、視覺沖擊較強的課件。因此,教師更加需要去了解學生的需求,學生愿意設計什么樣類型的課件,而非單單是教師的課堂案例任務。
2.3項:社會服務項目、校企合作項目、學生綜合素質項目
以任務為主線中的任務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程講授效果的好壞,因此任務的來源就成了關鍵性因素。社會實際需要的項目不僅能讓學生在設計中去思考客戶的想法,還能在設計之后得到社會對自己完成作品的認可,而這些項目基本來源于社會服務項目、校企合作項目以及學院近幾年一直在開展的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yǎng)項目。課題組通過各種渠道,獲得各類實際的項目,讓學生設計與制作,既提高了學生的實際設計應用的能力,也增強了學生社會適應能力,不再是之前的閉門造車了。
3.4結合:與社區(qū)結合、與企業(yè)結合、與學校(中小學)結合、與專業(yè)方向結合
在“3項”中,提到了課題組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任務的來源,而這個渠道就是這里的4個結合。通過與社區(qū)的結合,為社區(qū)完成一些公益廣告、法制宣傳類演示課件;通過與企業(yè)的結合,為企事業(yè)設計制作公司宣傳演示紀錄片;通過與中小學的結合,為他們完成課程教學課件等;通過和專業(yè)方向的的結合,為其他方向的課程完成教學、課題等一系列申報PPT。
三、課改具體實施情況
首先,成立課改專業(yè)團隊。課改的成員包括:各專業(yè)教師、在校學生、畢業(yè)學生、社區(qū)工作人員、中小學教師、企業(yè)人員等6類人群組成。這6類人基本來自于“4結合”的4個領域,既可以在整個課改中提供相應的設計標準,也可以為學生所需的實訓、實踐提供相應的項目案例。此外,這6類人基本涵蓋了目前PPT應用的各領域,團隊基本能把握目前設計的趨勢和要求。其次,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檢索,查閱各類資料,咨詢各方意見,對目前的現(xiàn)狀進行討論,開展教師、學生座談,集各方力量共同參與來制定課堂教學成果評判標準。第三,組建一支業(yè)務接洽小隊,小隊成員主要以學生為主,團隊成員主要進行指導,小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從“4結合”處收集大量的項目信息,由團隊負責人審核、分配,小隊負責項目的整理以及資料的管理。整個項目一旦接手,不管有沒有資金,全部按照公司化運作模式運行,這樣不僅讓學生在設計過程中提高技能水平,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職業(yè)素養(yǎng),做到以合同為標準進行項目設計開發(fā)。第四,調整課堂教學內容,修訂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課堂效果、學生作業(yè)、考核標準、課堂評價,而參與修訂的人來自于各行各業(yè),基本能把握學習、授課、考核標準。實施修訂之后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相應的教學案例,同時進一步改進目前的課堂教學方式和方案,同時召開學生、教師、企業(yè)、社區(qū)四方座談會,同步研討,同步改進,同步提升。本次課改的對象主要以13、14級計算機應用專業(yè)多媒體方向、信息處理與電商技術方向為主,涉及到的班級包括13級計算機應用2、3、4、5、6班、14級計算機應用1、2、3班。最后將課改的論文、培養(yǎng)方案與其他課程組進行交流,以達到課程之間的相互促進與提高。
四、課改成效展示
經過一年多來的改革,“高級演示課件的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授課效率得到顯著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常旺盛,參與了各級各類競賽中的PPT制作,通過高效的PPT展示,讓許多參賽作品的匯報有了質的提升,提高了參賽選手的參賽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4年年底我校學生參加了全國信息技術大賽——電子商務比賽,獲得全國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6項,獲得浙江省大學生多媒體設計大賽一等獎1項。這些獲獎的成績都有賴于“高級演示課件的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深入改革。
[參考文獻]
[1]張征.多模態(tài)PPT演示教學與學生學習績效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外語,2010(10).
[2]楊鳳梅.高校教師“PPT依賴癥”的歸因分析及對策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11(03).
[3]趙倩倩.大學課堂PPT教學應用現(xiàn)狀調查研究——以三峽大學為例[J].教學研究,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