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射陽縣明達雙語小學 吳萍萍
優(yōu)化課堂練習提高課堂效率
江蘇射陽縣明達雙語小學吳萍萍
小學數(shù)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研究的重點,也是提高學生能力和水平的關(guān)鍵。這樣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本著激發(fā)學生興趣和積極性的原則,明確課堂練習的目的,逐步增加課堂練習設計的創(chuàng)新性和趣味性等?,F(xiàn)本文就從課堂練習的針對性、生活性和開放性等方面入手,進行了簡單的介紹,以更好地關(guān)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學科之間的溝通和聯(lián)系等,力圖為小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貢獻自身的薄弱力量。
小學數(shù)學課堂練習有效性課堂效率
現(xiàn)階段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練習是貫串于教學始終的。它不僅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徑。這樣,教師在對數(shù)學練習進行設計時,就應該在研究課標的基礎上,把握練習的起點,逐步科學、規(guī)范地設計練習題,以提高課堂練習的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設計有針對性和層次性的課堂練習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按照小學數(shù)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對各部分知識的重難點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以更好地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結(jié)構(gòu)。此外教師還應該在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基礎上安排練習內(nèi)容,以使小學生獲得更多成功的體驗,調(diào)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在學習“加法的交換律和結(jié)合律”時,第一層次就可以設計基礎題型,考查學生對概念的掌握情況,題型如下:請簡便計算“48+97+52”“380+96+14+ 20”;第二層次可設計變式題,如簡便計算下面各題:“(72+33)+(88+67)”“(143+ 256)+(57+144)”“(286+38)+(22+14)”;第三層次偏重于綜合類題型,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題型以“96+49+(24+11)+50”“(68+76)+24+(12+30)”等的簡便計算為主;第四層次屬于知識提升和智力發(fā)展題。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都能夠量力而行,效果往往較好。
小學數(shù)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課程,而且趣味性不高。這樣教師在展開課堂練習的過程中,就可以從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設計練習題,以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
例如在開展應用題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進行如下設計:
師:同學們,我們都去超市購買過物品,那么大家知道學校門口超市里面一袋早餐奶多少錢嗎?一瓶礦泉水和一個面包呢?
生:早餐奶是2.5元一個、礦泉水是1.5元一瓶,面包是3塊錢一個。
師:那么現(xiàn)在二年級三班的小明同學有20元錢,他想全部買成面包,大家能幫忙算一下他可以買幾個嗎?
生1:20÷3≈6.667,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則,小明可以買7個面包。
師:但是小明買7個面包的計算公式是:3×7=21元,20元不夠買7個面包,那應該怎么辦呢?
生2:老師我知道了,這種生活問題有的可能不適用四舍五入,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所以可以買6個面包,還找回2元錢。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很好,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在計算結(jié)果時,應該根據(jù)問題判斷小數(shù)部分的“舍尾法”和“進一法”,而不應該單純地根據(jù)四舍五入的原則。為了鞏固,接下來請同學們做一下如下的練習題:
(1)媽媽要把2.5千克的香油分到一些大小一樣的玻璃瓶里面,每個玻璃瓶最多裝0.4千克,求一下需要幾個玻璃瓶。
(2)小強用25米的絲帶包裝禮盒,每個禮盒需要1.5米長的絲帶,請問可以包裝多少個禮盒?
在設計生活化的數(shù)學課堂練習題時,教師可以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設備,例如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能夠更好地還原小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數(shù)學的應用。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小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的形成,鼓勵小學生在生活中多從數(shù)學的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
開放性的數(shù)學課堂練習是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不斷被提出的,在設計該類題目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激發(fā)小學生探究性、發(fā)散性、創(chuàng)新性思維,以促進小學生的智力發(fā)展,使他們從多種方向探究問題的解決策略。
例如在學習“小數(shù)的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時,為了考查小學生靈活利用的能力,教師就可以設計這樣的練習:在下面的括號里填寫什么數(shù)字,可以使計算較為簡便?32÷2.5÷(),3.51×4+3.51× 2+3.51×(),5.8×25-()×25和500÷( )÷()。這些題目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小學生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作答。又如在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知識之后,教師就可以布置課堂練習:在課堂上發(fā)給每個小學生兩張一樣大的長方形紙和四張一樣大的正方形紙,請小學生們自己動手操作將兩張長方形的紙拼一拼,看能拼出什么圖案。四張正方形的紙拼一拼呢?這樣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和討論的形式展開教學,小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也掌握了多樣化的知識。教師在設計開放性練習題的過程中,不應該拘泥于某種形式或者某種想法,以免小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漸漸喪失興趣。
綜上所述,課堂練習的有效性關(guān)鍵在于使學生利用有限的時間掌握更多的知識,做到對知識的積極消化和吸收,最終實現(xiàn)靈活運用和學以致用的目的。這樣教師在課堂練習設計的過程中,就應該嚴格遵循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教學規(guī)律,從小學生發(fā)展的特征入手,以更好地促進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