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紅霞(山西省靈石縣第一職業(yè)高級中學 山西晉中 031300)
?
職業(yè)高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
房紅霞
(山西省靈石縣第一職業(yè)高級中學 山西晉中 031300)
摘 要: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有效武器,一個國家法制體系的健全,是國家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具體體現(xiàn),所以每個公民都應該知法守法,這樣社會才能更穩(wěn)定,經濟才能更好更快地發(fā)展,而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人民的希望,他們法律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進程。近幾年中學生因為法律意識淡薄,做事不考慮后果,涉足犯罪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在這些學生中職高生又居多,職高生雖然了解了一些法律知識,但是他們對于自己的一些不良行為如:打架斗毆、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故意毀壞財物等只當玩笑而已,久而久之便司空見慣,頭腦里的那點法律知識便會逐漸淡薄,加之長期以來學校只是從紀律角度對其教育,并未從法律角度對其提醒,導致學生對自己的不良行為的危害認識不到位,同時也缺乏守法的自覺性。所以,提高職高生的法律意識非常必要。
關鍵詞:職業(yè)高中 法律 培養(yǎng)
1.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
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終身性的。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但是近年來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子女的教育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這些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只能由老人照顧,他們雖然衣食無憂但缺乏管教,一旦與社會不良行為接觸,很容易誤入歧途?,F(xiàn)在還有許多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導致孩子任性不聽話,這些孩子稍遇挫折便受不了,情緒波動大,再加上他們心智不成熟,易沖動,很多孩子因為一些小事就打架斗毆,引發(fā)傷害案件。
2.學校教育的影響
職高一直以來招生困難,學校就讀的學生本來就不多,既然來了就不愿輕易的流失掉。所以學校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管理不嚴,只是簡單地批評教育,容易助長他們的惡習, 他們認為違反校紀只要回家寫份檢查,過兩天還可返校,長此以往養(yǎng)成他們的無組織無紀律性。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一直重知識的傳授輕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重理論而輕實踐,所以,當學生遇到問題應采取法律手段解決時卻不知如何應對。這些因素導致了學生法律意識的淡薄。
3.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殘酷的升學競爭摧殘著青少年的身心,盲目的物質生活攀比出刺激著青少年的虛榮心,社會傳媒、互聯(lián)網、通訊工具的發(fā)展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讓青少年目睹了許多不良社會現(xiàn)象,而他們正值人生中最美好也是最脆弱的時期。他們有旺盛的精力,卻經常不知如何利用;有敏捷的頭腦,卻遇事不加深思熟慮;有純潔的心靈,卻容易受到各種誘惑;有如火的熱情,卻缺乏理智的約束。稍一大意就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沾染上不良行為,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1.家庭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
首先,家長要豐富家庭健康的文化環(huán)境。如果家庭文化生活貧乏,難以滿足孩子的精神需要,孩子往往到外邊去尋找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尋求刺激:聚群游蕩,誤入不良團伙;打架斗毆,欺負弱小;劫錢玩樂,賭博酗酒……從違紀到犯法,下坡路走得非???。家長要充分意識到,孩子除了學習以外,還有多種需要:親情、友誼、娛樂、審美等等,為了保證孩子健康成長,也為了家庭幸福,家長應該努力豐富家庭的文化生活,追求高品味和高質量的生活環(huán)境,摒棄那種金錢至上、無視精神的思想,只管學習輕品德的錯誤做法。家長平時多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如果發(fā)現(xiàn)了不良苗頭,及時找孩子談心,了解情況,采取教育措施,預防孩子走上邪路。當然,在沒有確定孩子有什么不良行為的情況下,千萬不可隨便懷疑孩子,要多動腦,慢開口。其次,家長還要培養(yǎng)孩子的平等意識和約束意識。家庭里,作為家長不能把孩子當小人看,認為他們不懂事,只是根據(jù)自己的意志決定孩子的行為甚至思想,要用平等的姿態(tài)對待孩子,遇事跟他們商量,共同解決。一旦孩子從家庭平等的氛圍中享受到成長的快樂,他也便會自覺養(yǎng)成平等意識,并將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發(fā)揮作用。培養(yǎng)孩子的法律意識,還必須讓孩子明白適度的約束是需要的,如果一味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則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2.學校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
(1)要想讓學生樹立法律意識首先要從紀律抓起
2006年3月胡錦濤總書記提出“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由此可見,要培養(yǎng)遵紀守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先要抓好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內容的道德品質教育,只有在學生有了正確的榮辱觀之后,才可能養(yǎng)成良好的自覺遵紀守法的意識和習慣。而遵紀與守法是緊密聯(lián)系的,有了良好的遵紀意識和習慣,才可能養(yǎng)成良好的守法習慣?;谶@樣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遵紀守法的良好意識和習慣,第一步是要抓好道德品質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榮辱觀;第二步是抓好遵章守紀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遵章守紀意識和習慣;第三步才是抓好法制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守法意識和習慣。
(2)營造良好的法制氛圍
學校的法制環(huán)境如果是民主、平等的,必然對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起到積極的影響。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活動要有章可循,程序合法。在建立和使用規(guī)章制度時,要寬嚴結合,既不能小事重處罰也不能大事輕處罰。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形成符合法制精神的育人環(huán)境,比如可以定期請相關專家進行法律講座,不斷提高教師、學生的法律素質,提高學校依法處理各種關系的能力。
(3)創(chuàng)設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
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能讓學生接受他人,善于與人相處,能使學生協(xié) 調和控制情緒。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創(chuàng)設需要我們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形成良好的班級文化,讓學生在“小家庭”中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其次要利用演講、班會、參加社會法庭等活動進行法律宣傳,從而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