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闖梅
全身反應法(簡稱TPR),指的是將語言與行為結(jié)合起來,通過身體動作實施外語教學。由于人大腦的兩個半球功能不同,右腦主要是負責形象思維,左腦主要是負責邏輯思維,全身反應法希望基于形象思維的基礎發(fā)展邏輯思維。它倡導真正在情景里教學,結(jié)合語言自身的規(guī)律,創(chuàng)設情景與環(huán)境,選取輔助教學的場面、事物,配合身體全身的動作,引導學生先學習聽,繼而發(fā)展說的能力,之后再發(fā)展讀與寫的能力。全身反應法注重身體動作的運用,通過調(diào)動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形成師生有效互動,學生作出感官反應。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全身反應法,并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jié)合,能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一、引入表演形式,調(diào)動全身器官
角色表演是小學英語學習階段常用的一種教學形式,它的優(yōu)勢在于,教師創(chuàng)設完善的教學情境,學生在情景中表演、對話、交流。與全身反應法理念相同的是,這兩種學習模式都需要學生全身心投入,運用身體的各個器官,調(diào)動腦、口、眼、耳等各部分器官,將所思所想表現(xiàn)出來,形成外在的直觀形象,以此體驗、感悟?qū)W習過程。將全身反應法與角色表演相結(jié)合,以輕松的學習模式,展現(xiàn)身體的各個動作,將英語單詞、短語、語法融入到表演中,提升學習的趣味性、生動性與形象性,讓快樂的殿堂迸發(fā)智慧之光。
例如,學習“Public signs”這一單元知識時,教學采取全身反應法與角色表演相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教師課前準備圖片,將學生分為兩人一組,展開互動對話。學習識別No smoking、Do not touch、Be guiet等公共標志,并了解它們的內(nèi)涵。在角色表演時,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場景,并運用身體動作,作出反應,展開對話。合全身反應,學生展開動作運用、角色表演,學習相關詞匯和短語。
二、引入繪畫形式,加強知識記憶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部分學生會感覺到很困難,原因是缺乏英語學習氛圍。采取全身反應法,將英語學習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jié)合,教學時,調(diào)動學生全身器官,創(chuàng)設直觀形象、互動體驗、實踐探究的一種學習模式。教師運用身體動作、語言,借助多媒體技術(shù)、實物、圖片等輔助,將英語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展現(xiàn)出來,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再將全身反應法與繪畫、音樂、體育、數(shù)學等學科知識、活動等相結(jié)合,借助不同學科的優(yōu)勢,實施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例如,學習“a new house”這一單元知識,教師引入將全身反應法與繪畫模式相結(jié)合,實施教學。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學習相關英語知識。其次展開全身反應法教學。聽:根據(jù)教師說出的英語,畫出相應的圖畫,如a cat on the bed(床上一只貓)、a box on the desk(桌上一個箱子)等。學生們跟隨著教師的語言進行繪畫。讀:繪畫的過程中,隨著教師的英語指令,邊畫邊說。寫:學生寫下繪畫出的短語。說:學生間展開互助對話,運用學習到的英語句型,展開關于方位的對話,并隨機繪畫出相關場景。全身反應法結(jié)合繪畫學習形式,引導學生進行繪畫肢體表現(xiàn),與教師形成高效互動,以或逼真、或夸張、或形象的畫面感,讓學生展開趣味英語知識學習,提升英語素養(yǎng)。
三、引入活動形式,提升綜合能力
將趣味游戲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等不同類型的活動引入到小學英語教學中,鼓勵學生運用肢體動作,完成活動內(nèi)容,實現(xiàn)活動目標,在活動實施與完成過程中,感悟、體驗、互動、實踐,獲得英語知識、英語技能、英語方法,培養(yǎng)英語素養(yǎng)。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將全身反應法與活動形式結(jié)合起來實施教學,應該關注學生肢體動作的反應、情感的互動交流。巧妙運用肢體語言,展開動手制作、實驗探究、課題分析、游戲互動等不同形式的活動教學,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反應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例如,學習“Plus and minus”這一單元知識,運用全身反應法,展開游戲活動教學。教師準備一些氣球或紙板,上面標記有20個數(shù)字,選取10名學生拿著1~10這10個號,教師做出指令“What is seven plus five?”拿著這2個號碼的學生隨即站在一起,給出答案“It is twelve.”展開游戲過程。
總之,全身反應法具有生動直觀、操作性強、簡單易懂的特點,通過調(diào)動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實現(xiàn)高效小學英語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將表演、繪畫、活動等多種教學形式,融入到全身反應教學法中,通過激活互動課堂,調(diào)動學生全身器官,實施師生雙向動作互動,鼓勵學生交流、對話、表演與實踐,不斷在師生動作互動、學生實踐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學生英語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