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銅仁成桂珍作品分析:《木樨香室詩集》

      2016-02-13 07:40:34武小娟
      銅仁學(xué)院學(xué)報 2016年3期
      關(guān)鍵詞:身世內(nèi)容藝術(shù)

      武小娟

      ( 貴州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貴州 貴陽550025)

      ?

      銅仁成桂珍作品分析:《木樨香室詩集》

      武小娟

      (貴州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貴州貴陽550025)

      摘要:歷來,人們對女性作品的研究與整理,大都集中于某一朝代或某一地域影響較大的女性作家,對地方文獻里的有作品記載或者有詩集流傳的女性,考察甚少,有所欠缺。而整理考究地方文獻中的女性作品,對于窺探作者當(dāng)時的社會概況、生產(chǎn)生活及那種環(huán)境下的女性心理,有很大幫助。文章擬對貴州銅仁提督羅雨春之妻成桂珍的身世做了基本的考究,并對其所留作品《木樨香室詩集》從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兩方面做主要分析。

      關(guān)鍵詞:成桂珍;《木樨香室詩集》;身世;內(nèi)容;藝術(shù)

      一、成桂珍及其作品簡介

      成桂珍,貴州省銅仁縣提督羅雨春之妻,金陵江寧人。[1]197生卒年不詳。在《歷代婦女著作考》中記載其字為蕓仙,江蘇上元人。[2]325她自幼秉承家訓(xùn),善畫工詩,早年間便著有木樨香室詩稿,并以其獨有的文學(xué)才華,聲名遠(yuǎn)揚,為大家知曉。成桂珍的一生可謂輾轉(zhuǎn)曲折,身世凄苦,生活艱難。據(jù)詩集記載,成夫人有一子一女,子名運瑞。子隸籍戎行后,成桂珍便隨其女一起居住。其女羅夫人,為前清記名總兵,竹山協(xié)副將,渭濱鎮(zhèn)軍的繼配。羅夫人歸鎮(zhèn)軍于武昌時,其父羅雨春便離世?!躲~仁府志》卷之十二《列傳·忠烈》詳細(xì)記載了有關(guān)羅雨春的生平事跡:

      “羅雨春,幼讀書,稍長,不喜為章句儒,棄之。軀材短小精悍,目光有神。自其先世家銅,以拳勇技聲相傳。雨春始嘗習(xí)之,繼自訟曰:‘持此與人角勝負(fù)可矣,然終非萬人敵?!特S五年聞粵賊竄湖北,投入軍中,屢以功擢都司,賞花翎。十一年隨隊由皖進剿下游,克復(fù)廬江無為州,直達東關(guān)。同治元年攻克巢縣、和州、含山各州縣,以游擊補用。是秋大軍渡江,隨同取金桂關(guān),復(fù)太平府,晉參將。時浙江巡撫曾國荃,全師直逼金陵,部下統(tǒng)領(lǐng)長勝營朱鴻章有善戰(zhàn)名。國荃令雨春別募煥字營為之副,俾扎雨花臺前敵。未幾,偽忠王李秀成率賊援金陵,號稱十萬,獨雨春營當(dāng)其沖。每臨敵,雨春輒奮力迎剿,疊有斬獲。秀成於濠外暗鑿地道,積火藥攻雨春營,營裂其半,群賊乘之,勢甚危,雨春於煙焰中左右沖突,所向披靡,自申至亥賊始退。經(jīng)國荃題奏,奉上諭免補副將,署,交軍機處記名,遇有總兵缺出,請旨簡放。三年六月克復(fù)金陵。國荃所統(tǒng)百余營,推雨春首功。捷聞,雨春奉旨以提督遇缺簡放,并賞一品封典,給予捷勇巴圖魯名號。四年遇江防剿叛勇及粵閩余逆。五年於嘉應(yīng)州剿平全數(shù)粵匪,大功告竣,回籍省墓。六年直隸總督官文調(diào)赴行營,命統(tǒng)親軍。十二月帶領(lǐng)圍隊五十人往探捻匪,距營過遠(yuǎn),忽與賊值,雨春戰(zhàn)歿於陣。余皆死斗,無一生還者。久之始得耗,官文以其事聞。上念雨春功,深悼惜之,交部照提督陣亡例從優(yōu)議恤,加贈太子少保銜,遣官致祭,入祀京師昭宗祠,并本籍及陣亡地方府城昭宗祠,并給騎都尉,兼一云騎尉,世職襲次完時,予恩騎尉,罔替。令將雨春事跡交翰林院立傳,恤銀如例?!盵3]238

      通過這些資料,我們得知,羅雨春于咸豐五年(1855)入伍,同治六年(1867)遇難。行軍12載,戰(zhàn)場上的他總是挺身而出,所向披靡。他每一個榮升的頭銜都是一次血淚乃至生命的交換。他是一名真正的戰(zhàn)士,值得所有人祭奠。

      丈夫羅雨春的一身正氣和勇猛無敵的精神,或多或少都影響著成桂珍,她日后面對困苦生活的堅強與此不無聯(lián)系。作為一名勇士的妻子,她原本該有無上的榮耀和幸福的生活。而丈夫的離世無疑對成夫人的心理造成了一種莫大的傷害和極大的心理落差,她隨女生活,便也把希望寄托于此。不料,幾年后,女婿鎮(zhèn)軍及其女羅夫人便先后下世,留下尚且年幼弱小的子女。此后,成夫人對外孫悉心照料,劬勞撫育,并多次購買古今圖籍,“督其子姓,為學(xué)甚殷”,直到孫兒成家立業(yè)。羅夫人南返的安葬,也是由她攜帶著外孫,冒著路途的險難而完成。安葬事定,成夫人返回武昌居住,此時,又遭“大漢光復(fù)”①此處“大漢光復(fù)”指1911年的武昌起義。,事情興起倉促,“炮聲殷殷震屋瓦,火光燭天”,“居民散逃,城門填溢”。在這般混亂的情況下,成夫人不得不再次攜領(lǐng)外孫子女南返。歸鄉(xiāng)數(shù)月,鄉(xiāng)里盜賊迭起,數(shù)次搬家,最終定居于永安市中心。此番經(jīng)歷,實乃成夫人之不幸,令人為之感嘆,但也為其在亂世中展現(xiàn)的女性的堅強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敬佩。孤身一人的生活,其艱辛其酸楚現(xiàn)今無人能知曉,我們也許只有從其詩集中才能略感一二,以此來祭奠她的不幸,感懷她不辭勞苦的養(yǎng)育之恩!

      通過查閱史料,成夫人僅存《木樨香室詩集》一本,除此,目前成氏的其他作品在文獻中均無記載。經(jīng)統(tǒng)計,此詩集目前共載詩概52首,詩體多樣,其中有五言古詩4首,五言絕句4首,七言絕句39首,五言律詩4首,七言律詩1首。其詩歌的內(nèi)容極其豐富,有感懷詩,寄懷詩,贈別詩,詠物詩,題畫詩,其中題畫詩18首,感懷詩15首,數(shù)量占據(jù)了大半。成夫人身世的凋零,孤身的苦悶,無不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于詩歌中,正如詩集序中所述:“蓋其居室之艱難,植身之本末,有不得而明言者,一寓于詩。其志苦,其思深,固非尋常閨媛流連風(fēng)月已也?!盵4]詩歌在整體上營造了愁苦悲涼的意境,語言上卻簡潔樸素且通俗易懂,而無華麗辭藻,抑或荒誕怪奇的意向,可謂“情思婉轉(zhuǎn),麗則深明”。細(xì)讀成夫人的詩集,不難感受到撲面而來的身世酸楚之痛和凄涼之氣息,以及一種女性骨子深處的鏗鏘之力、柔韌之美,仿佛置身于她的世界,隨她一同落淚,一同感懷。正所謂“知人論世”,進而“以意逆志”。

      二、成桂珍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

      (一)身單影只之悶

      《木樨香室詩集》中作者無時無刻不在抒發(fā)自己形單影只的愁苦。例如在欣賞春天美景時,那無人分享的孤單:“芬芳襲襟袖,采之當(dāng)寄誰?翹首望天末,含情空復(fù)為”、“欲識春愁無寄處,玉人斜倚碧欄干”②本文內(nèi)所有提及詩句皆出自《木樨香室詩集》。不再一一注釋。,獨自感受快樂,那無奈寂寞之情便極易涌上心頭。倚靠闌干,無心賞景,“幾回薄煖又輕寒,一縷春愁感百端”,“疑是玉人春睡起,晚風(fēng)怯倚碧闌干”,“今日天涯春已去,教人無奈晚鐘何”,抑或獨自憐惜春日的流逝,“看到茶縻春又暮”。思鄉(xiāng)念人之情到濃烈時,更有難以排解的憂愁:“天高銀漢闊,悵望晚風(fēng)前。”“但愿人間無別恨”,“欲折芳馨寄所思,相逢私恨十年遲”。又或是在晚風(fēng)、寒夜中無人問津的孤單與惆悵:“乍覺衣衫冷,時聞風(fēng)露馨。晶簾貼險韻,冰簟數(shù)涼星”,“劇憐弱質(zhì)經(jīng)秋減,獨立星河欲曙天”,“云際娟娟月一丸,停停獨舞晚陰寒”??吹健罢淝菀挂闺p棲慣,那識孤鴻徹曉寒”。無論是何種不能自已的情感,都只能默默承受,只能獨自道:“朱絃敢道知音在?”惟有在詩中抒發(fā)這無法遣散的苦悶。

      (二)思鄉(xiāng)懷人之情

      成夫人被迫南下,身居他鄉(xiāng),這一生奔波勞苦,怎能不想念她的故鄉(xiāng)、至親和好友?而聽到三兩蟬鳴,望那萬千飛鴻,她也只能對著“天高銀漢闊”,而“悵望晚風(fēng)前”,是否這就是宿命?請看《感懷·四》:“挑盡銀缸淚暗揮,故鄉(xiāng)風(fēng)物久暌違。何當(dāng)?shù)盟频窳貉??仍傍烏衣巷口飛?!弊约河卸嗑脹]見到故鄉(xiāng)的舊物了,都“異鄉(xiāng)天地嬾登臺”,而卻只能想念,便如那雕刻在房梁上的春燕,有心回卻無心歸。作者將自己想象成那動彈不得的燕子,實是形象至極。還記得古寺的清靜幽然,“南朝古寺昔曾探,煙雨迷離水蔚藍(lán)。試向鄉(xiāng)關(guān)回首認(rèn),落紅滿地是江南”,現(xiàn)在卻已物是人非。想故鄉(xiāng)之物,也念故鄉(xiāng)之事:“猶記蘼蕪山下過,蛙聲如雨滿池塘?!薄敖显浫~田田,水滿銀塘珠露鮮。最愛日斜風(fēng)定后,金鱗多近采蓮船。”只是,這些也都變成了陳年往事,又怎能回首?平日里,睹物思人,“迢迢南浦悵空波,難寫江郎別恨多”,而在夫妻團圓的日子里,本該月下重聚,卻陰陽兩隔,對那人的想念才越發(fā)強烈,甚至些許埋怨,煞是折磨,惟有“但愿人間無別恨,鵲橋夜夜度雙星”。想那身邊最親近的愛人撒手遠(yuǎn)去,昔日的閨中密友也與自己山水相隔,“欲識春愁無寄處”,也只能“玉人斜倚碧欄干”。百般想念中,能遇“凝香官閣”的故知,“覿面而今喜有緣”,便欣喜萬分。只是好友不久就要遠(yuǎn)去,“不盡纏綿珍重意”,于是“臨池自寫百花箋”,“憑欄寫出名花朶,不贈云鬢卻贈誰?”當(dāng)成日后的紀(jì)念。曾經(jīng)的記憶是如此之多,“猶幸深閨得良晤”,“昔憑青鳥結(jié)同心,坐對名花撫玉琴”,最后也只能“漢上分襟百感生,陽關(guān)唱罷更傷情。大江江水深千尺,半是離人淚滴成。”感慨“離愁更比落花多”。

      (三)身世飄零之感

      承受一生的飄零,經(jīng)歷了生活的勞苦,成夫人也看盡了人世百態(tài)。只身一人一世的闖蕩,讓這個剛強的女人不得不在詩中描述自己的情思,悄悄地透露內(nèi)心深處那無處訴說的脆弱。例如,在《秋夜》一詩中寫道:“星漢為誰闊,關(guān)河終古長。平生薄班女,金篋太凄涼”。又如題畫詩中:“欲繪紅鵑魂已斷,偷彈血淚怕人看”,“挑盡銀缸淚暗揮”,此種艱辛的生活她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由一個提督之妻,淪落為獨在異鄉(xiāng)的客人,她遭受的苦難,在外人看來的堅強,或是為生活所迫不得已的隱忍,都在這詩句里淋漓盡致地?fù)]灑,這是她內(nèi)心真實的獨白和傾訴。她驚嘆時光的飛逝,想到自己亦如這春一樣,走得如此快,不知不覺也步入暮年,“今日天涯春已去,教人無奈晚鐘何”,也感慨萬分。在詠物詩《秋海棠》里她這樣說:“金屋深深護翠鈿,伶俜猶自惜芳年。劇憐弱質(zhì)經(jīng)秋減,獨立星河欲曙天”。她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就像那寒風(fēng)里的落花一樣,敗落凋零,“落葉哀蟬未忍聞,寒花搖落自紛紛。年來漸覺飄零甚,門掩西風(fēng)對夕曛?!保ā稓埱锔袘选罚o論是心理還是生理上,她再經(jīng)受不起秋風(fēng)和寒夜的侵襲,每每看到殘花、寒秋,感受晚風(fēng)、月夜等景象,都能惹起她一番憂愁。她黯然神傷,也為自己憐惜。如《感懷·一》:“金罏灺盡篆煙遲,簾外春寒渾不知。愁絕五更殘夢醒,子規(guī)聲里雨如絲。”可看出這是她獨自在屋內(nèi)休憩,待到爐中炭都燒成了灰燼,她都沒有感受到外面的春寒,她的思緒已然飛出了簾外,她在惆悵。自己在夢中驚醒,聽著外面敲打的小雨,加上子規(guī)的啼叫聲聲,怎能不讓人傷感?

      某些時候,甚至她的心態(tài)都有了些許變化,且看《感懷·二》:“隔墻遞過紙鳶聲,初日烘窗喜放晴??吹讲梓愦河帜海w花飛絮遍江城。”原本好端端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突然峰回路轉(zhuǎn),看到茶縻,想到這春天又飛快地消失,心情頓時百感惆悵。這些看似消極的心態(tài),或者不經(jīng)意間的感情流露,無不與她顛沛流離的經(jīng)歷有著莫大的關(guān)系。面對不能控制的命運,也只有訴說“祇憐一別凝香閣,鳳泊鸞漂已十年”了。(《上巳》)

      三、成桂珍詩歌的藝術(shù)韻味

      (一)意境惆悵,娓娓訴說

      細(xì)細(xì)品讀成夫人的詩歌,仿佛聽她默默訴說自己不得已的不幸,整個詩歌都給人一種凄涼惆悵的意境。詩句多鋪陳直敘,講述一幅畫,一個夢,或是一段事,一片景,或在屋內(nèi),或在屋外的闌干處,抑或是亭臺花園里,送別友人的河道邊。先看一首題畫詩:“金井梧桐露尚懸,雁來紅遍曉霜前。哀蟬落葉滿天地,便是無愁也暗然。”從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無處不在的秋意,梧桐上懸掛的秋天的露珠,大雁飛來,蟬聲哀鳴,看到漫天的落葉,心中也不禁悄然感傷。整個描繪出的秋景圖讓人似乎都在感受著秋日的蕭瑟,惹來的心緒也是濃郁的。而詩人多選用了一些能充分營造這種惆悵氛圍的意象,如“寒水”、“涼月”、“涼星”、“疏紅”、“落紅”“殘霞”、“殘夢”等。

      成桂珍之詩幾乎每一個場面都運用白描手法來勾勒,讀起來通俗易懂。例如《眺望》里“蟬向時三兩,鴻飛路萬千。天高銀漢闊,悵望晚風(fēng)前”,從聽覺,視覺再到心理,都讓人很明白地感受此時此景和她的心緒。又如《秋夜》:“乍覺衣衫冷,時聞風(fēng)露馨。晶簾貼險韻,冰簟數(shù)涼星”,一個秋夜里,秋風(fēng)瑟瑟,不禁感到一陣?yán)?,無奈無人陪伴,只能獨自躺在冰冷的簟席上看天空的星星。再看《上巳》:“洽好晴和上巳天,前塵回憶轉(zhuǎn)悽然。祇憐一別凝香閣,鳳泊鸞漂已十年?!边@是一首在特殊的節(jié)日里聯(lián)想到自己的身世,抒發(fā)自己漂泊之感的詩。此類詩,誦讀之,都明白曉暢,無曲折難解之意,這里不一一例舉。

      (二)語言明麗,詞語獨到

      作者在詩句中的用詞十分獨特,比如多用量詞來表現(xiàn)并無真實形象的物,“條風(fēng)”“微禽”“微陰”,“一縷春愁”,風(fēng)成為了條形狀,禽類似乎只有那么一點點,顯得玲瓏可愛,陰涼是絲絲入微的,憂愁也是縷縷襲來。還用到疊詞,比如“離離紫荊花,亭亭碧梧枝”,“蛺蝶何披披”,“沉沉錦幔護輕寒”,“金屋深深護翠鈿”,“云際娟娟月一丸,停停獨舞晚陰寒”,“鵲橋夜夜度雙星”,“寒花搖落自紛紛”,“蘋葉商風(fēng)瑟瑟來”,“簾鉤欲下又遲遲”,“幾回落筆又遲遲”,“蓮漏丁丁聽欲闌”,“珍禽夜夜雙棲慣”……雙音節(jié)疊詞的運用,使得物象變得很輕盈明麗,或是很厚重可感,抑或是緩緩來襲,帶來豐富多彩的情感體驗。另外,獨特的色彩感、強烈的形容詞的修飾,讓意象更加生動。例如:“輕寒”,讓人覺得似乎秋日的寒冷都好像是輕輕的,陣陣襲來,使得寒冷變得可以觸摸;“疏影”、“疏紅”的“疏”在詩中多次出現(xiàn),在表現(xiàn)秋日景象上使之更具有立體感,稀疏的影子,稀疏的紅,物象變虛,色彩變淡,秋天蕭瑟的感覺就容易表現(xiàn)出來;“白煙”、“青鐙焰”、“銀漢”,冷色調(diào)的形容詞也更便于表現(xiàn)秋天景物的黯淡。

      除此之外,詩句中也有用到對比和映襯的詞語。例如:“蟬向時三兩,鴻飛路萬千”,夏日的蟬鳴所剩無幾,秋日的飛鴻卻萬千,把秋日的到來描述的很到位。又如:“二分碧玉宅,十笏綠珠家”,這樣的對比呈現(xiàn)遞進的方向,更顯現(xiàn)出家族的富有。再如:“幾回薄煖又輕寒,一縷春愁感百端”,擺弄過好幾回的爐火還是覺得有些許冷意,然而一絲憂愁就讓人思緒萬千,惆悵不已。

      詩句中有些詞語搭配也非常之巧妙獨到,可感覺得到作者似乎也是蠻有趣味的一人。如:“月一丸”,那月亮就像彈丸一樣,小巧圓潤,聽起來也甚是可愛至極。再如:“鳥聲碎”,“香燼”,破碎的鳥聲,像灰燼一樣的香氣也惹人煩,完全襯托出作者內(nèi)心的憔悴疲憊與無限感傷。

      (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整部《木樨香室詩集》的題畫詩不在少數(shù),大都是借景或者借物抒情,寓情于景。例如:“離離紫荊花,亭亭碧梧枝。翩然立微禽,注目欲何之?”立在梧桐樹上的小鳥,眺望著遠(yuǎn)方,不知將要去哪里。這只小鳥不正是作者孤身一人的寫照么?與其說不知道小鳥去哪里,倒不如說是不知道自己今后的路將會是什么樣子,去往何方。再如這一幅畫:“芬芳襲襟袖,采之當(dāng)寄誰。翹首望天末,含情空復(fù)為。”畫中的女子,在陣陣芬芳中采花,卻不知該寄送給誰,只能望著遼闊空蕩的天空,獨自憂傷,空有一番情義,卻又能怎樣?這又何嘗不是現(xiàn)實生活中作者真實的映像!再如:“蓮漏丁丁聽欲闌,惜花猶自倚欄干。珍禽夜夜雙棲慣,那識孤鴻徹曉寒?”看那一對夜夜一起棲息的小鳥,他們哪里曉得孤鴻的悲傷?早年喪夫的成夫人,深深體會著獨自一人生活的艱難,承受著心理的孤單寂寞,便用孤鴻的境況來象征自己的徹夜難眠及對丈夫的無窮思念之情。

      參考文獻:

      [1]周鼎.貴州古舊文獻提要目錄[M].貴陽:貴州歷史文獻研究會.1996.

      [2]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57.

      [3]中共貴州省銅仁地委檔案室,貴州省銅仁地區(qū)政治志編輯室整理.銅仁府志[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2.

      [4](清)成桂珍.木樨香室詩集[M].石印本,民國元年(1912).

      (責(zé)任編輯郭玲珍)(責(zé)任校對白俊騫)(英文編輯何歷蓉)

      Introduction to Tongren Cheng Guizhen’s works Named Poetry in Sweet Osmanthus Chamber

      WU Xiaojuan
      ( College of Humanities,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

      Abstract:Throughout the history, the reorganization and research on women’s works mainly focus on a certain dynasty or influential regional women writers, while the exploration on those women whose works are recorded in local documents or whose poetry is handed down is very limited. However, reorganizing and exploring women’s works from local documents are of great help to pry into authors’contemporary social situations, the productivity and living standards as well as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us. This paper mainly has a study on Cheng Guizhen’s life experiences, wife of Luo Yuchun who used to be commander-in-chief in Tongren, Guizhou Province and has an analysis on her works, Poetry in Sweet Osmanthus Chamb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deological contents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Cheng Guizhen, Poetry in Sweet Osmanthus Chamber, life experiences, contents, arts

      中圖分類號:I207.2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639 (2016) 03-0093-05

      收稿日期:2015-12-02

      作者簡介:武小娟(1990-),女,山西臨汾人,貴州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中國古典文獻學(xué)專業(yè)2014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貴州地域文學(xué)文獻研究。

      猜你喜歡
      身世內(nèi)容藝術(shù)
      筷子身世大揭秘
      “植物有話說”(二十) 玉米:我的身世更新了
      內(nèi)容回顧溫故知新
      小小數(shù)迷澤西之0的曲折身世
      術(shù)赤身世考辨
      紙的藝術(shù)
      主要內(nèi)容
      臺聲(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因藝術(shù)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藝術(shù)之手
      讀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爆笑街頭藝術(shù)
      霞浦县| 安乡县| 揭东县| 崇州市| 惠州市| 休宁县| 会宁县| 邛崃市| 乌鲁木齐县| 永清县| 廉江市| 泽州县| 千阳县| 易门县| 肥城市| 兰坪| 新昌县| 资源县| 富平县| 正定县| 吉林市| 新沂市| 高平市| 织金县| 龙胜| 宝山区| 郧西县| 库车县| 宁国市| 临洮县| 沧源| 中宁县| 石林| 临武县| 宁德市| 微山县| 九寨沟县| 西乡县| 宁强县| 本溪市| 青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