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師范大學外語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
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日語聽力課堂上的實踐
長春師范大學外語學院,吉林長春130000
摘要:20世紀80年代以來,做為交際教學法的發(fā)展,任務型教學法在外語教學中受到廣泛關注。交際教學法在對多種教學法總結、整理改進后,匯集了多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被應用到了現(xiàn)在外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對于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有涵蓋性和創(chuàng)新性。外語的聽力教學一直以來是比較受關注的,從學生的應用角度出發(fā),聽力能力是培養(yǎng)外語水平的關鍵點。所以在日語聽力課堂上,如何讓學生既掌握聽力能力又在應用方面充分利用自己已經(jīng)獲得的目的語資源,這一點是目前外語教育的核心作用。通過交流獲取多種信息,達到提高能力的目標。這就是本文主要介紹的,將任務型教學法應用到大學日語聽力課堂上的方法。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傳統(tǒng)教育;日語聽力課堂;語言運用能力
做為我國外語課程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趨勢,任務型教學法與多數(shù)教學法相融合,也在實踐過程中體現(xiàn)出杜威的行為主義理論。任務型教學法是我國外語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全新的發(fā)展方向。任務型教學法的核心理念認為:語言的掌握過程是在使用過程中獲得的,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它也同樣關注認知過程和實用過程。在日語聽力教學中通過運用任務型教學法,給傳統(tǒng)的聽力課堂帶來創(chuàng)新思維。在實際操作中要在哪些方面發(fā)揮作用呢。我認為要先從目前傳統(tǒng)聽力課堂的教學特點和教學效果來分析。
一、目前大多數(shù)學校的日語聽力課堂還是保持以下幾種狀態(tài)
(一)教材內容缺乏新穎
進入21世紀以來,社會對于各類專業(yè)的人才需求量逐漸增大,受經(jīng)濟貿易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外語類人才更是供不應求,在過去的幾年間,受到日語人才需求量大的影響,高校大力開展日語專業(yè),針對日語聽力專業(yè)的教材也是層出不窮,但往往一套教材要用4年,而4年學完后也不能馬上就換教材,所以教材內容是比較滯后于實際應用的。另外現(xiàn)在學校都會針對學生制定培養(yǎng)方案,要求學期的學習進度是要和教學大綱一致的,受于此類影響,教師只能以課本內容為主,按部就班地授課。擴充知識量有限。使得教師難以將更多新知識與課本的內容結合,
(二)聽力課程不受重視
受到課程設置的影響,精讀課程可能一周中每天都有,但是聽力課程可能一周只有一次或者兩次,這樣的結構使多數(shù)學生心里認為,只有精讀課才是主要的,聽力課程不重要。學生單憑一次課也很難對聽力課程感興趣,即使有的學生對聽力內容感興趣,在課后也不會主動地自己練習聽力,因為與其在聽力中學知識還不如從精讀書上,這樣看得見摸得著的直觀性學習。而且,聽力課上一般都有視、聽、說三個環(huán)節(jié),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基本忽略了聽和說環(huán)節(jié),注意力只在觀看視頻上,使得視覺接受大于聽力接受。
(三)習得與應用有差距
針對于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內容普遍以教學性能為主,而對于實用性上是可圈可點的。學生的聽力過程是以聽得懂、記得住、會表達這樣幾個順序進行的。在哪一個環(huán)節(jié)上出現(xiàn)問題,學生的習得過程都會受到影響。聽力課程在語法使用的準確程度上要求不高,又由于日語口語變化的多樣性,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句子或口語表達,在習得掌握后能否應用是一方面。應用的場合和要表達的情感對錯還是一方面。
二、任務型教學法的具體操作
根據(jù)英國語言學家JaneWillis(1996)對于任務學習法提出的理論框架,將任務型教學法分為三個步驟:前任務、任務環(huán)、后任務。任務型教學法主張教育的目的性,重視教學任務的設計,指明教學任務設計應該具有意義性、可操作性、真實性、差距性和拓展性?;诖祟悩藴?,任務型教學是在課外知識擴展和教材相結合的基礎上完成的。在任務型教學法中教師是要以學生的最終習得為目的的,并且,教師應該事先說明完成此項任務的重要性。這要求教師在掌握學生現(xiàn)階段的語言應用能力的基礎上進行。
(一)設計教學任務(前任務)
在前任務階段,教師先將所要完成的聽力內容大致意思講給學生,盡量避免聽力內容中原文的句子和詞匯,以便學生在簡單易懂的情境下了解所要完成的任務。這過程盡量使用目標語言的日語,并且最好用學生熟悉的詞語和語法講。在聽力背景介紹完成后,布置任務,此項任務要求學生從聽力材料中選出未學到的單詞、語法、以及是否有慣用搭配,并且最后總結聽力內容。在任務設計上,應該符合學生的語言掌握能力,也要考慮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理解能力,難度太大容易產生消極厭學心理,難度過小達不到教學任務的目的。
(二)分組討論(任務環(huán))
任務設計之后,規(guī)定時間內學生可自主控制聽力內容,整體基本完成后,老師將針對聽力內容難易程度分小組討論,可以分為雙人組和單人組,也可以分成多人組,分組情況應考慮個別學生成績較差的因素。小組討論時教師可以被安排在某一組,也可以負責協(xié)助各個小組。討論結束后,每組向班級同學報告任務完成情況,匯報內容可以由一人完成,也可以根據(jù)聽力內容的實際情況,分段落或分章節(jié)的匯報。可以參照別組對自己組進行修改,也可以在別組匯報完成后提出建議或想法,這項任務在完成過程中,考慮到學生語言能力的差別性,可以在分配任務時有所區(qū)別,但是要求每組中各個同學都要承擔任務。
(三)產出過程(后任務)
在后任務階段有兩項任務,即分析和操練,首先要求學生對其他組的總結內容分析,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優(yōu)點的地方應該得到權益同學的認可,不足也應該提出改正的方法。操練是教師在這一階段應承擔引導和修改的任務,針對學生聽到的詞匯和語法給予正確指導,對于發(fā)音錯誤的單詞給予正確指導,理解錯誤的語法詳細說明。并做出結論。而對于外語學習應該有產出過程,這在原基礎上更增加了難度。對于一般性的內容要求學生用目標語言總結即可,但是對于短文性的聽力內容還可以就文章本身發(fā)表看法,或者是就事態(tài)發(fā)展產生推理。
三、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價值
任務型教學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將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結合起來,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的語言運用能力。對于學生的知識面拓展方面,有很大幫助。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任務往往都是與實際生活或者學習有關的,這樣的學習任務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信息量廣泛,在教學方法中,學生比起書本的固有知識,更愿意接受從興趣中獲得的擴展知識。所以任務型教學法可以說在拓展學生知識面上更具有代表性。另外,現(xiàn)階段對于外語人才的要求不單是能聽得懂,更多的時候需要能用目標語言交流,使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轉為自己的知識,所以學生在通過任務型教學法的鍛煉,能在人際交往、語言運用能力和獨立思考方面得到提高。
四、結語
任務型教學法在中國發(fā)展以來一直受到外語教學的青睞,經(jīng)過教師的指導與任務的分配,學生自己習得并產出,同時教學過程輕松,能加強學生學習的動力。在應用任務型教學法時要以趣味性原則為主,引起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傊?,在以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為目的的當今外語教育教學中,多引進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水平,更能在應用方面和語言交流方面得到提升,目前的外語學習者,雖然學習工具較多,但是因為沒有具體的操作方法和指導,盲目地憑借興趣學習,學習效果也一般。另外,不斷地給學生擴充知識,布置任務,教師本身的語言能力也會得到鍛煉?;谶@些原因,在今后的外語教育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可能會受到更大的關注。
[參考文獻]
[1]方文禮.外語任務型教學法縱橫談[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9).
[2]魏永紅.任務型外語教學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金燕玲.談在日語聽力教學中學習策略的運用[J].教育與職業(yè),2010(26).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06-0082-02
作者簡介:胡雅楠*張國華*胡雅楠(1983-),女,蒙古族,吉林白城人,長春師范大學外語學院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日語課程與教學論方面;張國華(1958-),男,漢族,吉林長春人,長春師范大學外語學院,碩士,教授,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