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云 陳聲波
摘要:鑒于目前以培養(yǎng)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計算機導論”課程缺乏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本文在借鑒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套針對培養(yǎng)計算思維的“計算機導論”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并給出了實施辦法。
關鍵詞:計算機導論;計算思維;混合式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5-0209-02
一、引言
培養(yǎng)計算思維能力的“計算機導論”的混合式教學是以促進學生計算思維形成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為本的教學,其實質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中心、以自學為基礎的發(fā)展性課堂教學。與“狹義工具論”或者匯集計算機專業(yè)各門課程前言或緒論知識的傳統(tǒng)“計算機導論”教學不同,它強調在教學中形成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計算思維能力,激發(fā)其對計算機領域科學探索的興趣。實踐表明,要實現課堂教學根本旨趣的轉換,推進課堂教學的深層變革,急需建構科學合理的發(fā)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1]本文在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培養(yǎng)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計算機導論”的混合式教學的特點,構建了一套針對此門課程的混合式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二、培養(yǎng)計算思維的“計算機導論”課程與混合式教學
1.培養(yǎng)計算思維的“計算機導論”課程?!坝嬎銠C導論”是計算機本科專業(yè)一年級新生學習的第一門專業(yè)必修課程。本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像計算機科學家一樣思考。一旦學生迷上了這種清晰的、基礎的、充滿魔力的計算思維方式,并用于未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會加深他們對人類行為的理解,并在更高的智力層面,大量地發(fā)現和探索問題解決與系統(tǒng)設計的有效途徑。[2]
2.混合式教學?;旌鲜浇虒W將課堂教學與Web-based Learning結合起來,可以處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無法解決的問題,如為學生設計任務活動,促進師生、生生合作與交流,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促進學生的課外學習,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等等。同時,混合式教學也能發(fā)揮課堂學習系統(tǒng)性、組織性、目的性、教師主導作用等優(yōu)勢。[3]
三、培養(yǎng)計算思維的“計算機導論”的混合式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計算機導論”課程的特點,構建了一套混合式教學評價指標體系。這套針對培養(yǎng)計算思維的“計算機導論”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指標體系由四大評價項目、十一個評價要點以及最后的綜合評價構成。四大評價項目以教學目標為核心,分別是教學目標、教學素養(yǎng)、教學過程、教學效果。
在“教學目標”評價項目中,“教學目標價值觀的多維性”評價要點是指“計算機導論”教師確立教學目標時,不僅要體現計算機學科的需要和學科的標準,即計算機科學知識的掌握,還要考慮學生個人需要和人本標準,即計算思維的形成、學習興趣的增強、能力的提高等素質發(fā)展的目標;并且能將計算機科學知識掌握的目標與計算思維培養(yǎng)的目標較好地融合與統(tǒng)一,使這兩類目標具有內在聯系?!敖虒W目標的恰當性及形成性”評價要點是指“計算機導論”的教學目標與課程教學大綱要求的匹配程度,與教材內容、在線學習平臺的教學資源、學生認知水平的適合程度,以及教學目標在計算思維形成上的恰到好處。即學生通過指定教材內容的學習和在線學習平臺的教學輔助功能,能否實現所確立的教學目標,同時,學生憑借現有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是否能達成教學目標,是否需要經過努力與學習在形成新的思路或發(fā)展出新的策略時才能達到;是否最終能達到教學大綱所需要達到的知識水平和能力要求。
在“教學過程”評價項目中,“學習內容及提供方式的有效性”的評價要點是指“計算機導論”教師采用混合式的教學模式,通過傳統(tǒng)課堂與在線學習平臺所提供的學習內容,是否適合于學生的計算思維的形成;“學習方式設計的有效性”的評價要點是指“計算機導論”教師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是否采用接受式或者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或者采用學生合作或獨立完成的學習方式,這樣的學習方式是否適合特定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以使計算思維得以有效建立;“在線學習平臺資源的有效性”的評價要點是指“計算機導論”教師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利用在線學習平臺提供教學資源,是否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是否能對課堂教學的內容給予有利補充;“學習組織及管理的有效性”的評價要點是指“計算機導論”教師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利用在線學習平臺對學生的課堂外學習活動的組織管理的有效性,如學習任務的布置、任務執(zhí)行情況的監(jiān)督與檢查等是否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學習指導與答疑的有效性”的評價要點是指“計算機導論”教師利用在線學習平臺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是否起到促進作用,如方法思路的點撥、疑難的解答等是否必要;利用在線學習平臺對學生的提問給予答疑,是否及時、準確、適當,是否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或提升學習效果。
在“教學素養(yǎng)”的評價項目中,“教師的基本技能”的評價要點是指“計算機導論”教師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否具有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的素養(yǎng)和能力,只有在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釋放、展示和有效的培養(yǎng)、提高;“教師教學理論的基本修養(yǎng)”的評價要點是指“計算機導論”教師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否對教學活動具有較強的組織調控與應變能力。
在“教學效果”的評價項目中,“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的評價要點是指學生對“計算機導論”的特定學習過程的經歷與體驗,以及這樣的經歷、體驗過程讓學生獲得的計算機科學知識,以及接受的計算思維熏陶、計算機文化濡染,此項評價要點反映的是學習活動的體驗性目標的達成度;“學生的學習成效”的評價要點是指學生通過“計算機導論”的學習,在計算思維的建立、計算機科學知識掌握等方面的情況,此項評價要點反映的是學習活動的結果性目標的達成度。只有學習活動的體驗性因素與結果性因素相互配合,才能保證學生計算思維的建立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基于“計算思維”的“計算機導論”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評價不但要有學習活動的體驗性目標的達成,而且能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出與特定結果性目標相配合的、促進學生計算思維形成的體驗性目標的具體內容。
四、培養(yǎng)計算思維的“計算機導論”的混合式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實施[1]
1.等級評定和解釋說明。評價者先要對每一個評價要點給予好、中、差的等級評定。然后在觀察、調查和測驗等事實證據的基礎上對自己給出的等級加以解釋說明。比如,評價者對混合式教學“教學目標價值觀的多維性”給出了“中”的評級,就需要進一步具體分析混合式教學的教學目標如何體現出對計算思維培養(yǎng)方面的發(fā)展要求,但還不夠充分等。再如,評價者對“在線學習平臺資源的有效性”給出了“好”的評級之后,就需要分析在線學習平臺的教學資源是如何適應學生自主、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使之順利進行。又如,評價者對“學生的學習成效”給出了“差”的評級,就需要給出課后的學生調查結果或測驗結果,作為證據支持。在給出等級之后的解釋說明,不僅可以使等級評定更加理性、客觀,而且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評價“解釋教學”、“改進教學”的功能。
2.分項評價基礎上的綜合評價。就各指標進行分項評價之后,要對混合式教學做出綜合評價。綜合評價是對混合式教學動用各種教學手段促進學生計算思維形成的有效性的整體評價。它把前面分項評價中的各個評價項目、評價要點聯系起來,形成對混合式教學整體效果的評定和主要因果關系的解釋。綜合評價重點看教學目標有多少促進學生計算思維形成的成分,最終又得到多大程度的實現,從而據此判斷混合式教學在促進學生發(fā)展上的優(yōu)劣等。這樣,綜合評價就抓住了“計算機導論”混合式教學促進學生計算思維形成這條主要線索,給混合式教學模式評定了等級并做出了解釋說明。在實踐中,如果需要更為精確的定量評價結果,就要研究培養(yǎng)計算思維的“計算機導論”教學的實際情況,據此賦予各個評價項目、評價要點適當的權重,通過加權求和獲得定量的評價結果。其中,權重確定的合理性決定了最后所得分數的效度。
3.評價者素質。這套針對培養(yǎng)計算思維的“計算機導論”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需要評價者具有深厚的計算機科學專業(yè)素養(yǎng)。首先他必須具備掌握計算思維的內涵,對“計算機導論”教學的內在規(guī)律有所把握,能準確判斷所提供的學習內容與所選擇的學習方式之間是否相互匹配;其次必須具備深刻的洞察力,能夠透過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準確判斷其學習是否處于自主狀態(tài),有效完成計算思維的建立。
五、結束語
培養(yǎng)計算思維能力的“計算機導論”混合式教學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旨在為“計算機導論”課程的教學改革效果提供一種評價的手段,為進一步完善以培養(yǎng)“計算思維”為導向的“計算機導論”教學提供參考依據,并不作為教師教學水平、教學質量的終結性評定。
參考文獻:
[1]劉華.發(fā)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思路及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3,(03):48-56.
[2]戰(zhàn)德臣,聶蘭順,張麗杰.大學計算機——計算與信息素養(yǎng)[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36-171.
[3]金珗.基于Moodle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的設計與開發(fā)[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