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高
摘要:研究生獨立科研能力關系到我國整體科研水平以及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高低,方法類課程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yǎng)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諸多不足。文章從不斷豐富方法類課程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模式和改革考核形式等方面分別提出了加強研究生獨立科研能培養(yǎng)力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方法類課程;研究生;科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5-0176-02
近年來,隨著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的逐年擴張,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優(yōu)劣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在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是貫穿其中的本質要求,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不僅直接關系到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和科研水平,也是衡量當前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1]。但當前高校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普遍存在不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象,導致大部分研究生科研素質偏低、獨立科研能力不強,對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不知如何應用,潛心鉆研和創(chuàng)新的部分較少,這也成為近年來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方面越來越突出的問題??蒲心芰梢詮恼n堂教學、課題研究、學位論文、學術活動等多個環(huán)節(jié)來培養(yǎng),由于課堂教學是教師培養(yǎng)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主要渠道,特別是研究方法類課程。因此,探討方法類課程課堂教學加強研究生獨立科研能力的對策對促進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實現(xiàn)研究生教育的目標等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國內部分高校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方面做得較好,在課程設置中引進國際現(xiàn)代經濟學教育規(guī)范,不僅注重基本經濟理論,更加強現(xiàn)代經濟學主要分析方法訓練,如北京大學研究生課程設置中有高級宏觀經濟學研究方法課程,主要讓研究生對各類主流宏觀經濟學模型進行深入學習,從經濟事實導出模型建立的基礎,從模型求解過程中了解模型的推演與經濟事實的擬合。另外,北京大學每年還面向在讀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開設《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暑期課程班》講授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包括經濟學研究方法課程。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為了提升研究生國際參與力和競爭力也開設了《經濟學研究方法論》課程,廈門大學經濟學院也在每年暑期開設計量經濟學和統(tǒng)計學研究方法課程,旨在為相關專業(yè)研究生介紹計量經濟學研究方法的基礎理論及最新前沿。這些方法類課程的開設對促進我國研究生獨立科研和學術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無疑幫助較大。
一、豐富教學內容
1.提高學生文獻檢索能力。當前,東北財經大學投資工程管理學院的研究生文獻檢索能力較差,他們大都習慣了本科階段“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缺乏獨立查閱資料思考問題的能力。受科研基礎、科研能力等的制約,研究生進行科研的時間有限[2],很少有機會查找和閱讀大量文獻,使其不僅不熟悉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工作,而且對專業(yè)領域最新學術動態(tài)研究成果知之甚少。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研究生在專業(yè)領域內選題創(chuàng)新,只能被動地接受指導教師課題的研究方向或者重復其他人的研究工作。因此,方法類課程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利用一部分課時有意識地指導研究生進行文獻檢索,介紹當前國內外常用文獻庫的檢索方法,引導學生閱讀專業(yè)領域的經典文獻以及代表最新研究方向的成果,拓寬學生的專業(yè)知識范疇,并組織學生展開有深度的課堂討論,發(fā)揮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科研工作產生興趣,發(fā)現(xiàn)專業(yè)領域內新的科研線索。
2.更新研究方法。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研究方法的學習和訓練,只有掌握了研究方法,才能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和能力[3]。東北財經大學投資工程管理學院的學生作為非計量經濟學專業(yè)的研究生,經濟學研究方法學習的系統(tǒng)性和規(guī)范性較差,而且往往輕基礎理論,重軟件操作,導致學生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各種問題不斷。因此,任課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經濟學研究方法的軟件操作實現(xiàn),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理論基礎,掌握研究方法的一般程序、基本原則和具體方法,不斷引導學生用探索的眼光研究方法類課程的教學內容??紤]到非計量經濟專業(yè)學生的接受能力,這些內容可作一般介紹,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經濟學研究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如果有研究類似問題的需要,學生們可以進一步有方向地深入研究。
3.理論結合實際。經濟學研究方法課程實際是計量經濟學課程的進一步延伸應用。當前,計量經濟學已經在經濟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已從傳統(tǒng)的領域(例如生產函數、需求分析、消費函數、投資函數模型)轉向新的領域(例如貨幣、工資、福利、國際貿易等方面的模型)。學習方法類課程最終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將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也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想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方法類課程教學中就應該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現(xiàn)實中高度關注的經濟問題與課程理論講授過程相結合,用客觀現(xiàn)實問題來佐證課堂教學中的基本理論,使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研究方法如何應用。另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課時結合自身科研心得,全面系統(tǒng)地講述科研選題、文獻綜述、數據處理、實證分析以及論文撰寫等方面的內容,訓練學生選定自己感興趣的投資方向,確定擬研究的經濟問題,在課堂教學內容講授過程中,學生要結合課堂基本理論和自己所研究的問題,查找相關文獻撰寫文獻綜述,并與教師進行討論,從相應的數據庫下載數據,根據課堂講授的研究方法適用范圍選擇和建立計量經濟模型,進行經濟學意義上的分析后形成論文,培養(yǎng)學生獨立撰寫論文的能力,這個過程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二、改進教學模式
1.課堂理論教學。隨著教學內容的逐漸豐富,與之適應的教學模式也要發(fā)生變化。在當前研究生方法類課堂上,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方法陳舊,課堂教學主要以教師“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法為主,啟發(fā)性教學較少,缺乏對研究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4]。教師要想培養(yǎng)研究生的獨立科研能力,就不能讓學生完全被動接受課堂教學內容,而應該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方法類課堂教學當中,變注重問題結論為注重解決過程,由重視記憶訓練為理論應用,大量使用啟發(fā)式教學、批判式思維教學方法、課堂討論和案例分析,引導研究生積極思考。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通過思考主動獲取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教師與學生開放、互動的場面。這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查閱文獻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掌握學習和研究的方法,在獨立科學研究時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培養(yǎng)其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
2.課堂軟件操作。東北財經大學投資工程管理學院當前研究生方法類課程的課時共計36學時,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課程內容較多,涉及計量經濟學、統(tǒng)計學等軟件操作部分講解較少,很難利用時間帶領學生操作軟件,學生課下不及時鉆研,長時間后很容易將課堂基礎理論知識遺忘,難于運用軟件,這是阻礙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問題。為此,方法類課程應改變以往重基礎理論教學,輕實踐操作的現(xiàn)狀,做到課堂教學與計量經濟學、統(tǒng)計學等軟件的應用相結合,增設課時用于基礎理論的軟件實現(xiàn)。在方法類課程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理解不同經濟學方法的適用范圍,明確計量經濟學中各種假設和統(tǒng)計量在解決實際經濟問題過程中如何得到和判斷優(yōu)劣,更要讓學生能夠通過計量經濟學軟件對計量經濟模型進行參數估計、檢驗和預測等。應用軟件的一個最大的好處是把學生從繁瑣的計算中解放出來,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經濟模型的建立和結果的經濟意義分析上,通過對軟件操作過程和計量結果的反復運算和分析,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計量經濟學里面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研熱情。
三、改革考核形式
東北財經大學投資工程管理學院當前研究生方法類課程的考核形式較為單一,主要以課程結課論文質量的好壞為主,學生出勤情況為輔助對學生進行最終考核。這種方式導致學生多臨時突擊來學習課程中某部分內容以應對考試,對方法類課程的其他內容掌握不夠,無益于研究生獨立科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5]。因此,教師要想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就必須改革方法類課程的考核方式,需要根據課程教學內容、教學要求以及教學方式等的特點確定綜合考核制度,要重視教學過程中的考核,加強教學過程與考核過程的緊密結合,將課堂參與度、課堂測驗、軟件操作、文獻閱讀以及課程論文等多個方面納入到方法類課程綜合考核內容當中,實現(xiàn)考核方式多元化。通過合理并嚴格的考核,有效地促進研究生自主學習并保證學習效果,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
四、結語
總之,方法類課程課堂教學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當務之急,應著重改變當前方法類課程課堂教學存在的一些弊端,把研究生課堂教學與科研訓練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科研和學術創(chuàng)新能力,使其成為優(yōu)秀的高素質科研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德彩,王立艷.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yǎng)的幾點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5,(27):184-185.
[2]姚利民,王燕妮.課程教學培養(yǎng)研究生科研能力之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9):89-91.
[3]陳文新.課程教學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J].管理工程師,2014,(4):66-68.
[4]趙興羅,劉曄.增強創(chuàng)新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途徑及保障機制[J].管理學刊,2011,(2):94-97.
[5]黃樂曼.地方財經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yǎng)模式研究[J].高等農業(yè)研究,2010,(9):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