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生
復雜肱骨近端骨折手術治療體會
蔡正生
作者單位:110044 沈陽,沈陽市骨科醫(yī)院綜合外科
目的 探討復雜肱骨骨折的治療方法及效果。方法 選取沈陽市骨科醫(yī)院2014年6-9月收治的33例復雜肱骨骨折病人,均行手術治療,其中行肱骨近端鋼板內固定20例、開放復位5例、假體置換8例。結果 近端鋼板內固定效果欠佳4例,其他病人治療效果良好,Neer四部位骨折采用假體置換治療效果最佳。結論 Neer一、二部位骨折可進行非手術治療,Neer三、四部位骨折應采取手術治療,假體置換術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切開復位內固定。
肱骨近端骨折;手術治療;鋼板內固定;假體置換
肱骨近端骨折好發(fā)于中老年人,病人術后恢復緩慢,易出現并發(fā)癥,如常伴有關節(jié)活動障礙、體質下降等[1-2]。筆者以近年我院收治的復雜肱骨近端骨折病人為研究對象,以探討其治療方法及效果?,F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6—9月收治的33例肱骨近端骨折病人。其中,男15例、女18例;平均年齡45.2歲;致傷原因為打架1例、車禍13例、碰撞19例;Neer二部位骨折9例、三部位骨折14例、四部位骨折10例。所有病人自愿參與本研究并在術前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
1.2治療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Neer四部位骨折:分別采用肱骨頭假體置換和肱骨近端解剖型鋼板內固定治療。Neer二部位和三部位骨折:采用開放復位和肱骨近端解剖型鋼板內固定;受傷嚴重者需充分準備>2周;Neer二、三部位無脫位者,關節(jié)囊不切開,用鋼板在囊外固定,鋼板上端不得超過大結節(jié)。必須對大小結節(jié)進行復位,難度較大時可用捆扎術,將人造肱骨頭以20°后傾角插入。
1.3術后訓練與康復 術后2 d進行被動微鍛煉,主要包括被動的屈伸運動,搖擺運動(包括旋轉運動,以外旋為主),非運動狀態(tài)時要進行肩肘吊帶半固定,同時要多鼓勵病人;10 d后增加活動量和活動力度;45 d后采用X線檢查骨折恢復情況,恢復良好者開始進行微強度主動訓練,100 d后進行力量鍛煉。
對所有病人進行為期1年的規(guī)律性隨訪,病人均恢復良好,可以進行日?;净顒?,且活動時無明顯不適。所有病人未出現肱骨頭移位,生長畸形等。出現輕微感染1例,治療5 d痊愈;中度感染1例,治療14 d痊愈;肱骨頭嚴重缺血1例,導致壞死。Neer四部位骨折手術治療中假體置換效果較好,病人的總體恢復情況及日?;顒忧闆r明顯優(yōu)于鋼板內固定者。
Neer一、二部位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療;Neer三、四部位骨折也可采用非手術治療,但效果較差。目前,對一種肱骨骨折究竟采取何種治療方法尚存在爭議,如一部分學者認為Neer三部位骨折可以不經過手術治療即可痊愈[3]。
骨折的固定方法主要采用T型鋼板,緊貼骨面,使用螺絲固定,固定效果較好,但螺絲會給骨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增加骨的負擔。研究顯示,行切開復位內固定和假體置換術的病人,術后近期恢復情況基本一致,但遠期療效兩種方法出現明顯不同[4]。1年后切開復位會出現疼痛,并伴隨關節(jié)活動受限、關節(jié)炎,部分病人出現骨壞死,必須再次進行假體置換手術治療,病人恢復效果良好,2年內復發(fā)率減少40%。假體置換術同樣存在缺陷,雖然病人術后痛感會明顯減輕,但常出現關節(jié)活動無知覺、僵硬等[5]。
對于復雜肱骨近端骨折,若骨有劈裂,會增加恢復的難度和風險,使骨頭壞死的發(fā)生率大大提高。綜上,對于復雜肱骨近端骨折,應根據骨折的具體情況,采取恰當的治療方案。
[1] 黃強,王滿宜,榮國威.復雜肱骨近端骨折的手術治療[J].中華骨科雜志,2005,25(3):159-164.
[2] 張亞非,龐貴根,張濤.肱骨近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方法療效分析[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05,7(11):48-51.
[3] 賈軍,馮世慶,李衛(wèi)哲,等.兩種常用手術方案治療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3,21(2):109-114.
[4] 陳琦,安智全,曾炳芳.人工肱骨頭置換治療復雜肱骨近端骨折的現狀與進展[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34):6841-6844.
[5] 馬福元,楊鐵毅,姜銳.復雜肱骨近端骨折的手術治療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4,20(13):2381-2383.
R687.3
A
1672-7185(2016)08-0074-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6.08.0028
201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