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玥李從聰呂 智王兵兵*
(1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二部,吉林 長春 130031;2 吉林大學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00)
PPH治療混合痔的圍手術期護理對策
王 玥1李從聰1呂 智2王兵兵1*
(1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二部,吉林 長春 130031;2 吉林大學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00)
目的探討PPH治療混合痔的圍手術期護理對策。方法在本院選擇混合痔患者16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84例。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的護理,而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密切的臨床觀察、科學的術前護理和術后并發(fā)癥護理,讓患者能夠順利地渡過恢復期。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進行系統(tǒng)的護理后,顯效56例,有效21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91.67%;對照組顯效49例,有效25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88.09%。結(jié)論增加對混合痔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從術前護理、到時刻密切的觀察患者各項臨床指標和術后科學有效的護理,都有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預防并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使手術達到最佳的療效,減輕患者的痛苦,同時也提高了其生活質(zhì)量。
PPH;混合痔;圍手術期;護理
痔,俗稱痔瘡,是一種位于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術的目的是徹底治愈痔疾,同時又能縮短治愈時間,最大限度地保護肛門功能[1]。在圍手術期對患者進行科學的護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復發(fā)并提高療效。本文對混合痔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護理,有較好的療效,現(xiàn)做如下總結(jié)。
1.1 一般資料:本組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6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84例。觀察組男49例,女35例,年齡35~76歲,平均53歲,病史2~25年,按照混合痔的輕重程度分,有反復出血癥狀的Ⅱ級混合痔患者21例,Ⅲ~Ⅳ級混合痔患者有63例;對照組男48例,女36例,年齡32~77歲,平均51歲,病史2~23年,按照混合痔的輕重程度分,有反復出血癥狀的Ⅱ級混合痔患者24例,Ⅲ~Ⅳ級混合痔患者有60例。
1.2 手術方法:患者可以采用折刀位或是截石位,肛門括約肌需要保持松弛狀態(tài),給患者成功進行麻醉,擴肛后,將PPH手術配套的透明肛管擴張器插入肛管,取出內(nèi)栓,充分暴露痔上黏膜,通過肛鏡的引導在下齒狀線距離4 cm的位置在黏膜下進行荷包縫合,若要進行雙荷包縫合,它們的間距應該在1.0~1.5 cm,荷包縫線應全部潛行黏膜下層并且保持在同一水平,荷包縫針要盡量自出針原位進針。把抵釘座放到荷包線上面,拉住荷包線系扣,通過帶線器把其線部末端從吻合器的邊孔中拽出,拉緊荷包線,把吻合器固定住。擊發(fā)吻合器,靜置30 s,將吻合器旋松后挪開,對黏膜及吻合口進行細致的檢查,有發(fā)現(xiàn)出血的情況要立即進行縫合止血,創(chuàng)面壓迫碘仿紗條(凡士林紗條),可敷以泰綾等止血材料,以利于傷口止血、愈合[2]。
1.3 護理方法:給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的護理,而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密切的臨床觀察、科學的術前護理和術后并發(fā)癥護理,具體做法如下:
1.3.1 術前護理:在患者入院后要做健康指導,積極熱情地接待患者,并介紹住院環(huán)境、主要醫(yī)護人員,讓患者盡快融入到醫(yī)院的環(huán)境中來,對患者說明痔瘡相關內(nèi)容及其癥狀體征,讓他們了解PPH的重要性和先進性,對手術方法和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有一定認識,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消除恐懼、焦慮的情緒,使其愉快欣然地接受手術。給患者做好常規(guī)的術前準備,指導協(xié)助患者做好PT、APTT、血RT、術前四項(三系、丙肝抗體、艾滋抗體、梅毒試驗)、肝功、血糖、等檢查;在手術前的晚上給予流質(zhì)飲食,手術當日晨禁飲食和飲水;手術前一晚用生理鹽水進行灌腸,在術前2 h給予開塞露肛注,肛注15~20 min后排空大便,以清潔腸道;并清洗肛門會陰部,保持手術部位清潔,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1.3.2 術后護理:①飲食護理:確保飲用必要的水分,水量要在1000 mL以上是最好的,每日清晨服用涼水,可以有效的刺激腸胃蠕動從而使排便變得順利,可以根據(jù)天氣溫度的變化改變飲用水的溫度;吃飯時要注意多吃些含有纖維的東西,補充體內(nèi)必要的纖維素,以滿足成年人每天攝入20 g的纖維量來促進排便的順利進行。纖維素能夠與水結(jié)合,吸收充足的水分,輕易地推動體內(nèi)的食物殘渣,這樣就會促進腸胃蠕動,進而刺激排便。此外,多吃些蔬菜水果或是麥片等粗纖維的食物都能夠達到促進排便的效果。②排便護理:患者在出手術室后通常會在2 d后進行排便,每日有一次即可,初期都是糊狀大便,這樣就減少了在排便時對傷口的劇烈摩擦而再次破壞傷口引起劇烈疼痛。但是手術后3 d后都沒有排便的患者,可以多吃些像芝麻這樣油脂類的食物,或是在睡覺前喝適量的芝麻油、蜂蜜這種促進排便的東西,若這樣都無法排便,就要用開塞露潤腸輔助排便。如果有患者會拉肚子,那他們的飲食就要更為清淡、干凈、容易消化,不能吃過涼、過生的食物,沏濃些的茶葉促進小便進而輔助大便聚集成型,但是腹瀉極為嚴重時可以服用止瀉藥來制止。③并發(fā)癥的護理:尿潴留:在手術后患者通常會由于麻醉、傷口疼痛等原因而引起排尿困難,進而發(fā)生尿潴留。正常情況下手術后每4~6 h就應排尿一次,若術后8 h仍沒有排尿的患者,可采用下腹部熱敷、按摩、聽流水聲等方法,促進排尿,減輕患者焦慮、害怕的心理,鼓勵他們要進行自主排尿[3]。要是因為疼痛引起的排尿困難,可以給予止痛藥緩解,促進排尿,若兩種方法都沒有用,就可以進行導尿。疼痛:PPH手術相當于是在無痛區(qū)進行的,因此在手術過程中疼痛的感覺會很少,并且能夠根除混合痔,減少了其復發(fā)的可能性。因此術后的疼痛感也比傳統(tǒng)手術減輕很多,大多患者可能會表現(xiàn)出輕、中度的疼痛,這種是可以忍受的,只有極少的患者對疼痛耐受感低,對于疼痛感明顯的患者,需要遵循醫(yī)囑給予止痛藥。出血:在有些情況下縫合部位偏下,發(fā)生了水腫,或是一些原因使周圍血管破裂從而出血;在手術過程中肛墊組織被去除一部分,在患者便秘用力時會有些許吻合釘?shù)袈鋵е吗つさ某鲅?,因此在要確保患者的大便順利排出,不造成便秘,減少傷口處的摩擦,或是可以服用些直腸黏膜保護劑達到相同的目的;也有吻合口部分吻合釘松脫引起出血的現(xiàn)象[4]。如果患者只是在排便時有少量帶血的狀況,可以不特別處理,但是有出血現(xiàn)象,應立即通知醫(yī)師進行止血,要是大出血,需進手術室再對出血口進行縫合止血,縫合后要給予相應的措施避免感染或是再出血。直腸陰道瘺:由于在手術過程中過多地牽拉女性患者的陰道后壁,可能導致手術后出現(xiàn)直腸陰道瘺的現(xiàn)象,因此要特別注意對女性患者臨床觀察,留意陰道是否有流糞水,肛門處是否有陰道分泌物的現(xiàn)象,在陰道直腸之間是否有異常通道,如果出現(xiàn)上述狀況,就要立即進行修補術。
1.3.3 出院指導:出院后不要過度操勞,要多休息,注意飲食習慣,不吃生冷刺激的食物,避免喝酒,指導患者多做運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幫助傷口恢復,養(yǎng)成每日排便的習慣,但避免排便時間過長,便后可用溫水進行清洗,手術后減少過長的站立或是端坐,避免肛門靜脈血流不暢,留意排便情況,發(fā)現(xiàn)異?;虺霈F(xiàn)其他并發(fā)癥要及時復診。
觀察組患者進行系統(tǒng)的護理后,顯效56例,有效21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91.67%;對照組顯效49例,有效25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88.09%。
有學者主張痔瘡是一個靜脈叢團,它是由于肛管直腸周邊的靜脈群過度積血、曲張導致的。但是現(xiàn)在學習到的,同時也被大眾認可的理論是痔是一種常規(guī)存在的解剖部分屬于血管墊,是一種類似海綿的組織帶。只有在發(fā)生異常病情有臨床癥狀的時候,才能病理化為痔瘡,這樣就要對其進行治療來緩解臨床癥狀,而不是切除原本正常的結(jié)構體。長期便秘、過度喝酒,以各種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為伍,從事需要長期站立或是坐姿的工作,這些狀況都會引發(fā)痔的產(chǎn)生。PPH又稱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是以肛管部的血管墊理論為基礎,通過選用吻合器來治療惡性痔的一種全新的手術方法。強生集團內(nèi)部相關部門的研究人員與意大利學者Dr.Antonio longo共同研發(fā),在1998年成功研發(fā)了這種針對Ⅱ~Ⅳ度重度痔瘡的手術方法,它是在直腸的黏膜及其下層實施的環(huán)切術,確保能夠在不損傷人體內(nèi)正常生理結(jié)構和功能的同時,明顯減少手術時間、最大程度上緩解手術后患者的疼痛。從本文得知,增加對混合痔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從術前護理、到時刻密切的觀察患者各項臨床指標和術后科學有效的護理,都有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預防并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使手術達到最佳的療效,減輕患者的痛苦,同時也提高了其生活質(zhì)量。
[1] 陸雯,杜媛.PPH治療混合痔的圍手術期的護理[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14):110-112.
[2] 趙海平.PPH術治療混合痔患者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1):204-205.
[3] 楊永群,王連俠,王磊.PPH手術治療痔瘡的圍手術期護理[J].淮海醫(yī)藥,2011,29(4):367-368.
[4] 蔣秀玲,張發(fā)宏.PPH術治療184例混合痔的圍手術期護理[J].甘肅醫(yī)藥,2012,31(8):633-635.
R473.6
B
1671-8194(2016)33-0210-02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