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年紅
【摘要】 目的 了解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護理要點。方法 2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 均行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治療并進行護理。根據疼痛數字評分法(NRS)評估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7 d~3個月內的疼痛程度, 并調查患者滿意度。結果 20例患者7 d疼痛明顯改善, 3個月后復查完全康復,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患者均非常滿意?;颊呱钯|量明顯改善, 出院時及出院后回訪滿意率為100%。結論 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方法, 能夠減輕患者因手術造成的大創(chuàng)傷, 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復, 同時患者術后切口疼痛程度降低, 而且與傳統(tǒng)開窗手術相比不受臥床限制, 可以早期下床活動。
【關鍵詞】 腰椎間盤突出癥;經皮椎間孔鏡;術前術后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139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腰椎間盤發(fā)生退行性改變以后, 在外力作用下, 纖維環(huán)部分或全部破裂, 單獨或者連同髓核、軟骨終板向外突出, 刺激或壓迫竇椎神經和神經根引起的以腰腿痛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病變[1]。本科2014年10月~2015年6月對2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開展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 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科2014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2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 男12例, 女8例;年齡20~72歲, 平均年齡39.6歲;臨床癥狀就診病程在7 d的2例, 病程最長10例, 患者主訴腰痛4例;腰痛伴一側腿痛16例;入院后查體16例患者皮膚感覺減退, 18例患者直腿抬高加強試驗陽性, 經X線、CT和MRI影像學診斷明確。
1. 2 手術方法 患者取俯臥位, 腹部懸空, 體表定位后局部利多卡因浸潤麻醉, 在C型臂X線透視下置入導針, 使導針針尖位于突出椎間盤部位, 插入導絲至椎間盤固定, 定位穿刺點, 在穿刺點切開皮膚切口約8 mm, 切開皮膚、皮下組織置入擴張管, 逐級擴張后插入套管, 透視確認套管位置良好向椎管內注入3 ml亞甲藍。沿套管置入椎間孔鏡, 連接光源及沖洗裝置, 見椎間盤后方突出, 髓核組織染蘭, 神經根充血水腫, 以髓核鉗徹底摘除突出的髓核組織, 減壓徹底后見硬膜囊及神經根撥動正常, 沖洗術野, 徹底止血, 縫合切口。
1. 3 術前護理
1. 3. 1 疼痛護理 患者入院時責任護士即刻評估疼痛的性質、持續(xù)時間、部位、程度及有無其他伴隨癥狀, 詢問既往史及用藥史, 根據評估內容, 作出疼痛評分并記錄在護理記錄單, 并班班交接, 每班記錄疼痛評分, 及時指導患者采取減輕疼痛的措施, 如與患者交流,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鼓勵其聽音樂, 做深呼吸練習等, 疼痛較重者匯報醫(yī)師給予藥物止痛[2]。注意觀察用藥后反應及效果并做好相關疼痛記錄。術前20例患者疼痛無明顯減輕或只有短暫緩解。
1. 3. 2 心理護理 入院時護士熱情接待患者, 向患者主動自我介紹, 講解病區(qū)環(huán)境、床位主管醫(yī)生及同室病友, 解除患者的陌生感同時選擇恰當時間向患者介紹手術的過程, 手術的必要性以及手術效果。講解相同病種手術成功的病例, 利用現(xiàn)身說法, 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同時做好家屬的心理護理, 取得信任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3]。
1. 3. 3 環(huán)境護理 病房開窗通風2次/d, 30 min/次, 500 mg/L泡騰片濕拖地2次/d, 根據季節(jié)調節(jié)室溫24~26℃, 濕度50%~ 60%, 每日整理床單元, 保持床單元的清潔、整齊、平整, 利用探視時間向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指導, 控制探視人員的目的, 保持病房安靜, 晚間交接班時盡量使用手電筒, 避免影響患者休息。
1. 3. 4 完善術前各項檢查 及時完成患者入院時常規(guī)檢查, 術中準備亞甲藍及各影像資料。術前指導患者戒煙及飲酒, 做好呼吸道護理, 注意保暖防治感冒[4]。
1. 4 術后護理
1. 4. 1 術后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 因為該手術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操作, 因此術后減少因心電監(jiān)護儀使用帶來的不適感, 根據醫(yī)囑使用血壓計手動測量血壓、脈搏。
1. 4. 2 觀察并記錄患者雙下肢的感覺及運動情況, 做好皮膚護理, 每2小時軸線翻身1次, 術后6h后患者可佩戴腰圍, 確?;颊甙踩⒛苣褪艿那闆r可下床活動, 但仍以臥床休息為主, 臥床可消除體重對椎間盤壓力, 解除腰椎周圍肌肉、韌帶對突出椎間盤的擠壓, 減輕水腫和粘連, 以利于康復, 臥床期間應軸線翻身防止脊柱扭曲。下床時佩戴腰圍并避免劇烈運動及腰部扭轉過屈活動等, 可以保護脊柱和促進纖維環(huán)順利愈合[5]。
1. 4. 3 便秘的預防 指導患者飲水1500~2000 ml/d, 多食綠色莖葉類蔬菜、富含粗纖維素的食物, 保持大便通暢, 防止用力排便而使腹壓增大, 致腰椎間盤脫出。如以上方法無效可使用藥物幫助排便。
1. 4. 4 康復指導 因為手術效果立竿見影, 患者往往不聽從醫(yī)護人員的指導長時間行走, 此時責任護士應給適當的功能鍛煉指導, 指導患者活動應循序漸進。
1. 5 觀察指標 根據NRS評估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7 d~3個月內的疼痛程度, 滿分10分, 評分越高, 疼痛程度越重。并調查治療效果滿意度。
1. 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0例患者7 d疼痛明顯改善, 3個月后復查完全康復。與治療前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颊呔浅M意, 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出院時及出院后回訪滿意率為100%。
3 小結
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是在椎間孔內鏡直視下進行操作, 術中可以確定治療的范圍和程度。在直視下摘除退變髓核組織, 而且為纖維環(huán)愈合創(chuàng)造有利環(huán)境。該手術方法具有創(chuàng)傷小、患者恢復快, 但住院費用較高, 因此應做好患者的溝通。
參考文獻
[1] 陳孝平, 汪建平.外科學.第8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4:753.
[2] 史曉艷 .疼痛護理的研究進展.護理實踐與研究, 2007, 4(1): 11-12.
[3] 隰建成, 馬遠征, 崔旭, 等.椎間孔鏡治療脫出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分析.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 2013, 19(1):35-38.
[4] 李振宙, 吳聞文, 侯樹勛.側后路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射頻熱凝纖維環(huán)成形術治療椎間盤源性腰痛.中華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 2009, 9(4):332-334.
[5] 張西峰, 王巖, 肖蒿華.內鏡下行不同入路治療L5~S1椎間盤突出癥.中華骨科雜志, 2010, 30(4):341-345.
[收稿日期:20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