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陳劉,張 曉
(鄭州大學 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的關系時政府進行宏觀調控時需要考慮的核心問題之一.改革開放35年以來,一方面我國持續(xù)保持7%以上的經濟增長速度,另一方面高速的經濟增長速度伴隨著日益凸顯的通貨膨脹.如今,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乏力這兩個原來在不同時期出現(xiàn)的問題同時聚集到中國經濟當中來,使得我國宏觀經濟政策面臨兩難選擇,這就要求我們深入研究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的關系、把握其中的規(guī)律,從而保持我國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
對于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經濟學者主要有三種觀點:“促進論”、“促退論”和“中性論”.(1)“促進論”認為,通貨膨脹會促進經濟增長.例如,Taylor(1981)認為通貨膨脹具有資本累積效應、資源配置效應和產出效應,從而導致高效率,有利于經濟增長[1].(2)“促退論”認為,通貨膨脹會阻礙經濟增長.例如鄭璐(2014)認為通貨膨脹使物價上漲與變動具有不確定性,且通脹加速人們對貨幣的貶值預期,增加企業(yè)生產性投資的風險,因此會對經濟增長具有不利影響[2].(3)“中性論”認為,通貨膨脹對經濟增長即不存在促進作用,也不存在阻礙作用.例如,葛翔宇(2013)研究認為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沒有可預見的Granger因果關系,采用適當?shù)呢泿耪呖梢约幢T鲩L又防通[3].
本文使用2000年第1季度到2014年第1季度我國季度經濟增長率(GDPR)和通貨膨脹率(CPI)數(shù)據(jù),采用VAR模型、脈沖響應函數(shù)和方差分解技術實證研究了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的關系,從而為實際的經濟活動決策提供參考.
向量自回歸模型(VAR)是基于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性質建立模型,它把系統(tǒng)中的每一個內生變量作為系統(tǒng)中所有內生變量滯后值的函數(shù)來構造模型[4].
本文選用2000年1季度到2014年1季度間GDP增長率(GDPR)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上一年的同期=100)的季度數(shù)據(jù),來對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關系進行研究分析.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均來自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網站,其中,CPI的季度數(shù)據(jù)采用月度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
表1 ADF單位根檢驗
為了避免非平穩(wěn)時間序列造成的偽回歸問題,在進行向量自回歸分析之前,首先要對需要對所選經濟變量進行平穩(wěn)性檢驗.檢驗序列是否平穩(wěn),通常選擇ADF檢驗,并根據(jù)AIC與SC信息準則選擇合適的滯后期,結果如下表(見表1):
由表1可看出,在5%的顯著水平下,CPI的P值為0.2296>0.05,GDPR的P值為0.5221>0.05,因此CPI和GDPR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是非平穩(wěn)序列.同理可看出CPI和GDPR的一階差分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是平穩(wěn)序列.即△CPI和△GDPR都是一階單整的,記為CPI~I(1),GDPR~I(1).
根據(jù)LR、FPE、AIC、SC和HQ五種準則聯(lián)合檢驗的辦法選擇最優(yōu)滯后階數(shù),并利用Eviews7.0軟件對模型的參數(shù)進行估計,得到矩陣式方程為:
上述各方程調整后的擬合優(yōu)度分別為0.837464、0.858300,可見方程擬合效果較好.由于參數(shù)是否顯著不為零不是VAR模型最關注的,因此可以保留各個滯后變量[5].
對GDPR和CPI進行Johansen協(xié)整檢驗結果見下表:
表2 Johansen協(xié)整檢驗結果
由表2,GDPR與CPI的Johansen協(xié)整檢驗結果表明,在5%的置信水平下這兩個變量存在1個協(xié)整關系,即經濟增長率(GDPR)與通貨膨脹率(CPI)存在長期穩(wěn)定的協(xié)整關系.協(xié)整方程為:
即,從長期來看,通貨膨脹對經濟增長存在負向影響,且CPI每增加1個百分點,GDPR會降低3.9265個百分點.
由于非平穩(wěn)的VAR模型不能進行脈沖響應函數(shù)分析,因此需要對VAR模型進行平穩(wěn)性檢驗.對2.5建立的VAR模型進行穩(wěn)定性檢驗,結果見圖1.從圖1的AR特征根的倒數(shù)圖可以看出,所有的單位根都在單位圓內,因此VAR模型是穩(wěn)定的.
圖1 AR根檢驗圖
脈沖響應函是刻畫在一個變量誤差項上加一個標準差大小的沖擊對另一個變量的全部影響的情況,本文采用廣義脈沖方法,得到關于GDPR和CPI的脈沖響應圖(見圖2).各圖中的橫軸代表沖擊作用響應的滯后期間數(shù)(單位:季),縱軸表示變量的變化情況,實線表示脈沖響應函數(shù),代表了變量對另一變量沖擊的反應情況,周圍的虛線表示正負兩倍標準差的偏離帶,選取滯后長度為36期(9年).
圖2 脈沖響應函數(shù)分析
從圖2上半部分可以看出,當在本期給通貨膨脹率(CPI)一個百分點的正沖擊后,通貨膨脹率不斷上升,并在第2期對自身有最大的正的影響1.13,即通貨膨脹上漲近1.13個百分點.隨后開始逐漸減弱,在第6期逐漸趨于零,但是前6期的影響都是正的.第6期之后,通貨膨脹率對自身的影響持續(xù)減弱,在第10期達到最大的負的影響,然后開始回升,到25期接近0,其后幾乎為0,沖擊效應基本消失,表明通貨膨脹率的上升對自身約有6年的影響.當在本期給經濟增長率(GDPR)一個百分點的正沖擊后,通貨膨脹率不斷上升,并在第6期達到最高點(0.41),然后開始下降.到第14期逐漸趨近于0,但影響都是正的,15期之后在0值附近小幅度上下波動最后影響幾乎為0.這與宏觀經濟理論相吻合,?經濟的持續(xù)增長帶動需求的強勁,而需求的強勁帶來物品價格升高,即通貨膨脹對經濟增長的沖擊基本上是正向反應.
從圖2下半部分可以看出,當在本期給通貨膨脹率(CPI)一個百分點的正沖擊后,經濟增長率小幅增加,并在第2期對經濟增長率波動有最大正影響(0.14),然后不斷減弱.在第7期有最大負影響(0.60),然后逐漸增強.在第16期沖擊效果基本消失.可見,通貨膨脹率的正向沖擊對于經濟增長率在短時間內正向影響,然后是負向影響,最后回歸正向影響并趨于0.通貨膨脹在短期內對經濟增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從長期看,通貨膨脹會阻礙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弊大于利.當在本期給經濟增長率一個百分點的正沖擊后,經濟增長率不斷下降,并在第14期趨近于0,但影響都是正的.可見經濟增長對自身的正向沖擊有正向影響,但影響程度在不斷減弱.
為了進一步分析不同結構沖擊的重要性,認識到每一個結構沖擊對內生變量變化的貢獻度,我們需要運用方差分解來給出對VAR模型中的變量產生沖擊的隨機擾動的相對重要信息,經濟增長率(GDPR)和通貨膨脹率(CPI)方差分解的結果如下圖所示:.
圖3 方差分解分析結果
從圖3上半部分可以看出,通貨膨脹率在前兩期只受自身波動的影響,受經濟增長的影響在第三期才開始顯現(xiàn),此后呈現(xiàn)逐步增強的趨勢,第12期趨于穩(wěn)定.在第12期之后,通貨膨脹對自身的貢獻率最大為84%,而經濟增長對通貨膨脹的貢獻率為16%,這說明通貨膨脹受自身波動的影響很大,受經濟增長的影響較小.
從圖3下半部分可以看出,經濟增長從第1期就受到自身波動和通貨膨脹沖擊的影響.在第1期經濟增長對自身的貢獻率為98%,通貨膨脹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在第2期小幅度上升到3%,第3期又小幅度下降到2%,隨后不斷上升,到第20期趨于穩(wěn)定,通貨膨脹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2%.可見經濟增長受通貨膨脹的影響很大.
(1)通貨膨脹對經濟增長的阻礙作用大于促進作用,通貨膨脹不應該作為一種促進經濟增長的手段.VAR模型估計結果和脈沖響應分析表明,從短期看,通貨膨脹對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但是從長期看,通過膨脹對經濟具有阻礙作用,且長期的阻礙作用影響大于短期促進作用影響,持續(xù)時間作用更長.因此,我國不應當把通貨膨脹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手段.
(2)為了保持我國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應當降低通貨膨脹率.經濟持續(xù)增長會引起通貨膨脹率上漲,但是從長期看,通貨膨脹與經濟的增長呈負相關關系,通貨膨脹對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有害.我們應該把宏觀調控目標向治理通貨膨脹上傾斜,逐步使通貨膨脹率降下來應是當前的經濟政策目標的重點.
(3)調整通貨膨脹率應當注意控制通貨膨脹率變動幅度.方差分解分析說明,通貨膨脹率受自身影響較大,對自身的貢獻度達到84%;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對對自身的滯后效應敏感并且持續(xù)時間長.這就要求我們重視通貨膨脹對經濟增長的重大影響,充分考慮通貨膨脹率的波動對經濟增長的沖擊,減弱不確定因素對通貨膨脹的影響,防止通貨膨脹大幅度變動.
〔1〕Taylor,J.B.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Variability of Inflation and the Average Inflation Rate,in the Cost and Consequences of Inflation [M].Edited by Brunner K.and Meltzer A.H.,Amsterdam:North Holland,1981:57-86.
〔2〕鄭璐.我國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的關系[J].經營與管理,2014(2):66-69.
〔3〕葛翔宇,宋志秀,俞凡.利率、匯率、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關系的統(tǒng)計檢驗[J].統(tǒng)計與決策,2013(9):151-155.
〔4〕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5〕易丹輝.數(shù)據(jù)分析與 EViews應用[M].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