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艷,項國宏,李 潔
(德安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西德安330400)
江西省德安縣兒童免疫效果分析
孟冬艷,項國宏,李 潔
(德安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西德安330400)
目的為了評估德安縣兒童百、白、破、麻疹、脊髓灰質炎、A群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和甲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隨機采集2歲以上完成全程免疫接種的兒童血液標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法進行8種IgG抗體檢測。結果共采集到851例樣品,百、白、破、麻疹、脊髓灰質炎、A群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和甲肝IgG免疫抗體陽性率分別是98.61%、99.77%、98.84%、99.88%、99.88%、87.88%、94.64%和86.83%,百、白、破、麻疹和脊髓灰質炎的IgG抗體陽性率均分別顯著高于乙腦、A群流腦和甲肝(P<0.05);甲肝IgG抗體陽性率低于其他疫苗產生的抗體;2014年甲肝IgG陽性率顯著低于2013年(P<0.05);5~組A群流腦IgG抗體陽性率顯著低于其他年齡組(P<0.05)。結論德安縣兒童常規(guī)免疫效果較好,擴大免疫規(guī)劃后新加入的疫苗的免疫成功率仍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建議全面開展免疫效果的監(jiān)測,開展A群流腦抗體持久性的監(jiān)測。
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麻疹;脊髓灰質炎;A群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甲型肝炎;免疫效果;IgG抗體
為了解德安縣適齡兒童接受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簡稱百、白、破)、脊髓灰質炎、麻疹、A群流感、乙腦以及甲型肝炎疫苗常規(guī)免疫后的免疫效果,評價預防接種質量,我們對2013年至2014年完成全程免疫接種的部分兒童開展了抗體水平的監(jiān)測,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監(jiān)測對象完成全程常規(guī)免疫的2歲以上年齡的兒童,經其監(jiān)護人簽定知情同意書后,確定為監(jiān)測對象。
1.2 標本采集與處理采集監(jiān)測對象2ml靜脈血,分離血清,血清至-20℃冰箱保存待檢。
1.3 儀器酶標儀(北京普朗新技術有限公司,型號DNM-9602)。
1.4 檢測試劑百日咳、破傷風、白喉、麻疹、脊髓灰質炎IgG檢測試劑購自于珠海經濟特區(qū)海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甲肝、A群流腦和乙腦購自于北京貝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5 實驗方法按試劑盒說明書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檢測百日咳、破傷風、白喉、麻疹、脊髓灰質炎、甲肝、A群流腦和乙腦。按試劑盒說明書對結果進行判定。
1.6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Excel 2003錄入數據,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對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總體檢測情況2013年至2014年共對851例全程免疫后的兒童開展了免疫效果的監(jiān)測,其中麻疹和脊髓灰質炎IgG陽性率最高,均為99.88%;依次是破傷風(98.84%),百日咳(98.61%),白喉(99.77%),乙腦IgG(94.64%),A群流腦(87.88%),甲肝IgG陽性率最低,為86.83%。經過兩兩比較,百、白、破、麻疹和脊髓灰質炎的IgG抗體陽性率均分別顯著高于乙腦、A群流腦和甲肝(P<0.05);乙腦和A群流腦IgG抗體陽性率均分別顯著高于甲肝(P<0.05);乙腦IgG抗體陽性率顯著高于A群流腦(P<0.05)。
表1 不同年份百、白、破、麻疹和脊髓灰質炎疫苗IgG抗體陽性率
表2 不同年份A群流腦、乙腦和甲肝IgG抗體陽性率
2.2 不同年份各疫苗免疫后IgG抗體陽性率2014年各疫苗免疫后IgG陽性率分別與2013年相比,除甲肝IgG陽性率顯著低于2013年外(P< 0.05),其他各疫苗免疫后IgG陽性率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表2)。
2.3 不同年齡組兒童各疫苗免疫后抗體陽性率各年齡組兒童百、白、破、麻疹和脊髓灰質炎疫苗IgG抗體陽性率均保持較高水平,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是5~組百、白、破IgG抗體陽性率,略低于其他年齡組;5~組A群流腦IgG抗體陽性率顯著低于其他年齡組(P<0.05);2~年齡組乙腦IgG抗體陽性率最低;各年齡組甲肝IgG抗體陽性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3,表4)。
江西省從2008年開始開展擴大免疫規(guī)劃工作,即在原有對適齡兒童進行常規(guī)接種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的基礎上,將甲肝、流腦、乙腦、麻腮風疫苗納入免疫規(guī)劃,同時在重點地區(qū)對重點人群進行出血熱疫苗接種,發(fā)生炭疽、鉤體病疫情或發(fā)生洪澇災害可能導致鉤體病暴發(fā)流行時,對重點人群進行炭疽疫苗和鉤體疫苗應急接種。通過以上疫苗的免費接種,可以預防兒童和目標人群乙肝、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麻疹、甲肝、流腦、乙腦、風疹、腮腺炎、出血熱、炭疽、鉤體病等15種傳染病,即將疫苗可預防性疾病從從過去的“五苗防七病”逐步擴大到“十三苗防十五病”。
表3 不同年齡組兒童百、白、破、麻疹和脊髓灰質炎IgG抗體陽性率
表4 A群流腦、乙腦和甲肝IgG抗體陽性率
免疫效果評估是實施國家免疫規(guī)劃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免疫效果的監(jiān)測與評價可反映預防接種工作的質量,是,通過監(jiān)測免疫效果可評價免疫規(guī)劃工作的執(zhí)行情況,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糾正。我國免疫規(guī)劃疫苗除卡介苗、白喉外,其他疫苗免疫成功率指標均在85%以上[1]。免疫成功率受疫苗免疫原性、抗原劑量、疫苗質量、兒童個體的遺傳背景等因素影響[2],還與疫苗保存質量、接種操作是否規(guī)范有關。
本文對2013年至2014年我縣完成常規(guī)免疫接種的適齡兒童開展百、白、破、麻疹、脊髓灰質炎、A群流腦、乙腦和甲肝IgG抗體監(jiān)測發(fā)現,各種疫苗的免疫成功率均超過了85%的水平,但是擴大免疫規(guī)劃加入的疫苗的IgG陽性率顯著低于擴大免疫規(guī)劃之前的疫苗的抗體水平,擴大免疫規(guī)劃后新加入的疫苗的免疫成功率仍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本文研究發(fā)現,我縣麻疹的抗體陽性率高于蔡標[3]報道的相關年齡組陽性率,也高于我省撫州王曉敏[4]等的報道,與潘春柳[5]等報道相近;脊髓灰質炎IgG抗體陽性率與貴陽[5]、江蘇[6]等研究結果相似。
文獻報道[7],三組分的無細胞百白破聯(lián)合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我縣兒童百、白、破IgG抗體陽性率各年齡組以及各年份均保持較高水平(> 98%),都高于廣東、寧夏[8,9]的相關報道。我縣乙腦抗體陽性率略低于潘春柳[5]、紀文艷[10]等報道,與谷芳[11]報道相近。
在流腦疫苗推廣之前,A群腦膜炎球菌是亞洲和非洲流行性腦膜炎球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而B群和C群腦膜炎球菌是歐洲國家主要的病原[12]。李亞南[13]等研究表明,A群C群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對6~35月齡嬰幼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徐鷺[14]報道A群流腦免疫成功率分別為90.9%。本文結果顯示,我縣兒童A群流腦抗體陽性率與蔡標[3]、尹駿[15]報道相似,2~年齡組抗體陽性率低于3~和4~年齡組的原因可能是3歲兒童接種A+C流腦疫苗,但是5~年齡組抗體陽性率顯著低于其他年齡組,提示隨著接種時間越長,抗體水平逐步降低,建議開展A群流腦免疫持久性監(jiān)測。我縣2~年齡組乙腦抗體陽性率最低,可能與該年齡組兒童來接種點進行乙腦第二針接種時進行采血用于免疫效果評價有關。我縣甲肝抗體陽性率2014年顯著低于2013年,而2013年的抗體陽性率與潘春柳[4]的報道相似,提示我縣甲肝接種工作存在問題,應認真查找原因。
擴大免疫規(guī)劃工作不僅要保持較高的疫苗常規(guī)接種率、嚴格按照接種程序進行免疫接種,確保免疫接種的成功率,并且需全面開展抗體水平的日常監(jiān)測以及免疫持久性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免疫失敗及免疫效果下降的人群,對這些人群應進行強化接種或改進免疫接種程序,方能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有效防控疫苗可預防性疾病。
[1]王隴德.預防接種實踐與管理[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3-185.
[2]張國民,譚楚生,李迪,等.中國5個縣(區(qū))首劑麻疹減毒活疫苗免疫成功率監(jiān)測分析[J].中國疫苗和免疫,2014,20(2):122-126.
[3]蔡標,董朝陽,武昌俊,等.皖北地區(qū)1~16歲兒童麻疹、風疹、流腦、乙腦抗體水平調查[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2,16(7):608-610.
[4]王曉敏,何軍,余有泉,等.撫州市健康人群麻疹疫苗接種及免疫效果監(jiān)測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09,27(5):555-556.
[5]潘春柳,蘇柳芊,陳旭輝,等.貴陽市云巖區(qū)適齡兒童常規(guī)疫苗接種率及免疫效果評價[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15,28(6):614-617.
[6]吳昀,冷紅英,葉珣,等.江蘇省2011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質炎抗體水平監(jiān)測分析[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2,26(5):76-77.
[7]侯啟明,馬霄,張庶民,等.三組分的無細胞百白破聯(lián)合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J].中國計劃免疫,2003,9(5):253-255.
[8]劉美真,譚海玲,柯昌文,等.廣東省部分地區(qū)人群百、白、破IgG抗體水平監(jiān)測[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8,8(4):625-627.
[9]馬金宇,周莉薇,張穎.寧夏川區(qū)、山區(qū)健康人群白破抗體水平調查[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5,42(7):1322-1324.
[10]紀文艷,張合潤,孫美平,等.流行性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觀察[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08,9(8):755-756.
[11]谷芳,王馨,韋宛秋,等.2010年南陽市臥龍區(qū)部分健康人群乙肝、麻疹、風疹、乙腦、流腦免疫水平監(jiān)測[J].預防醫(yī)學論壇,2012,18(9):676-678.
[12]Trotter CL,Andrews NJ,Kaczmarski EB,et al.Effectiveness of meningococcal serogroup C conjugate vaccine 4 years after introduction[J].Lancet,2004,364(9431):365-367.
[13]李亞南,莫少軍,周富昌,等.A群C群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的免疫效果[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14,27(8):1048-1051.
[14]徐鷺,路堅,丁筱竹.南京市健康兒童流腦A群和C群抗體水平監(jiān)測及A+C群流腦疫苗免疫效果分析[J].現代預防醫(yī)學,2009,36(11):2048-2051.
[15]尹駿,錢伯培,王德倉.靖江市部分幼兒A群流腦疫苗基礎免疫效果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預防醫(yī)學論壇,2007,13(3):205-206.
R446.62,R186
A
1674-1129(2015)06-0818-04
10.3969/j.issn.1674-1129.2015.06.051
2015-08-06;
201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