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凡, 余金龍*, 劉麗芳, 余韓開宗, 張 弦, 傅玉凡
(1.四川省綿陽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四川綿陽 621023;2.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qū)楊家鎮(zhèn)政府,四川綿陽 621000;3.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重慶甘薯研究中心,重慶 400715)
?
甘薯新品種綿渝紫11的選育及栽培技術
丁 凡1, 余金龍1*, 劉麗芳1, 余韓開宗1, 張 弦2, 傅玉凡3
(1.四川省綿陽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四川綿陽 621023;2.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qū)楊家鎮(zhèn)政府,四川綿陽 621000;3.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重慶甘薯研究中心,重慶 400715)
綿渝紫11系綿陽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于2006年從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重慶甘薯研究中心引進的3-14-384×4-4-259(浙薯13×浙薯78)雜交組合實生種子,經實生苗鑒定、復選、品比等逐級試驗選育而成的一個優(yōu)質食用紫色甘薯新品種。該品種具有萌芽性好、薯型好、皮色美觀、食味品質優(yōu)、耐貯藏、抗黑斑病等特點,2014年通過四川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川審薯2014 004。主要介紹了綿渝紫11的選育經過、特征特性和栽培技術。
甘薯; 綿渝紫11;選育; 栽培技術
紫薯[Ipomoeabatatas(L.) Lam.],別名黑薯,因薯肉呈紫色而得名。紫薯除具有普通甘薯的營養(yǎng)成分外,還富含花青素和硒。與其他作物花青素包括葡萄皮色素、紫玉米色素等色素相比,紫薯花青素耐熱性與耐光性最好[1-2]。研究表明,紫薯具有抗氧化、抗腫瘤、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抗輻射、抗衰老等多種藥用和保健功能[3-6]。此外,紫薯還可以用來加工薯脯、薯片、飲料、口服液等,也可以加工成全粉后作為天然的食品添加劑來制作各種糕點、冰淇淋、月餅等食品。紫薯因其獨特的保健功能和廣泛的利用途徑而深受人們追捧,市場前景十分可觀。
為了適應市場需求,筆者積極調整育種目標,經過多年選育,育成了綿渝紫11號。該品種具有產量高、薯型好、皮色美觀、食味品質優(yōu)、耐貯藏、中抗黑斑病等特點,2014年通過四川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綿渝紫11是由3-14-384(母本)和4-4-259(浙薯13×浙薯78)(父本),通過定向雜交、復選、品比等逐級選育而成,原系號綿6-3-16。2008年進行復選鑒定;2009~2010年進行品比鑒定試驗;2011~2012年參加四川省甘薯新品種區(qū)域試驗,2013年參加生產試驗,同年進行田間鑒定;2014年通過四川省甘薯新品種審定。
2.1 形態(tài)特征
2.1.1藤葉性狀。頂葉綠色,成熟葉心臟型,葉色綠色,葉脈綠色,葉片大小中等,蔓綠帶紫色,單株分枝4~6個,藤粗細中等,株型匍匐。
2.1.2薯塊。紡錘形,薯皮淺紫紅,薯肉紫色,薯塊烘干率30.19%,淀粉率19.91%,花青素含量為230.5 mg/kg鮮薯。2.1.3萌芽性。萌芽性好,單塊萌芽15~20個,長勢中等。
2.1.4結薯習性。結薯集中,單株結薯4~6個,大中薯率67.7%。2.2 抗病性四川省甘薯區(qū)域試驗黑斑病的鑒定單位南充市農業(yè)科學院于2011和2012年均進行了室內人工接種黑斑病抗性鑒定。2011年結果表現為抗病,2012年結果表現為中抗,綜合2年結果表現為中抗黑斑病。
3.1 區(qū)試產量表現2011年綿渝紫11號在5個試點的平均鮮薯產量19 723.5 kg/hm2;薯干產量5 827.5 kg/hm2;淀粉產量3 829.5 kg/hm2;薯塊干率29.88%,較對照高2.13個百分點;淀粉率19.64%,較對照高1.86個百分點;大中薯率66.0%。
2012年綿渝紫11號在7個試點的平均鮮薯產量21 708.0 kg/hm2;薯干產量6 552.0 kg/hm2;淀粉產量4 312.5 kg/hm2;薯塊干率為30.19%,較對照高2.78個百分點;淀粉率19.91%,較對照高2.14個百分點;大中薯率67.7%。
2011~2012年綿渝紫11號在12個試點平均鮮薯產量20 716.5 kg/hm2;薯干產量6 190.5 kg/hm2;淀粉產量4 074.0 kg/hm2。薯塊干率30.19%;淀粉率19.91%;大中薯率67.7%。
3.2 生產試驗產量表現2013年綿渝紫11號在成都、南充、綿陽3點平均鮮薯產量25 210.5 kg/hm2;薯干產量7 033.5 kg/hm2;淀粉產量4 512 kg/hm2。平均薯塊干率28.05%;淀粉率18.03%,生產試驗結果與區(qū)試一致。
4.1 稀播種薯、培育壯苗在長江流域薯區(qū),以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為宜,應選擇較為肥沃和向陽的田塊作為苗床,并施用適量的有機肥。綿渝紫11號萌芽性好,出苗量較多,應稀播種薯以培育壯苗。
4.2 適時早栽、合理密植一般以5月中旬至6月上旬栽插為宜,如要想獲得高產,可以適時早栽。栽前用90%乙草胺乳油1 500~2 100 ml/hm2進行壟面萌芽除草,噴霧后5~7 d栽插,一般凈作密度為52 500~60 000株/hm2,套作密度45 000~52 500株//hm2。
4.3 合理肥水、施足基肥綿渝紫11屬于中短蔓類型品種,適宜在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塊種植。在丘陵薄地上種植應施足基肥,肥料以NPK復合肥最佳,施用量一般為750 kg/hm2,同時還應做好排水工作,確保田間干燥。
4.4 實施收獲綿渝紫11正常收獲期為11月初,也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及鮮薯生長情況選擇收獲期。具體收獲應選擇氣候干燥的晴天,有利于剝離薯塊及損傷薯塊的傷口愈合。
[1] 陸國權,李秀玲.紫甘薯紅色素與其它同類色素的穩(wěn)定性比較[J].浙江大學學報:農學與生命科學版,2001,27(6):635-638.
[2] 葉小利,李學剛,李坤培,等.紫色甘薯花色素苷色澤穩(wěn)定性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8(5):725-729.
[3] 王杉,鄧澤元,曹樹,等.紫薯色素對老齡小鼠抗氧化功能的改善作用[J].營養(yǎng)學報,2005,27(3):245-248.
[4] KANO M,TAKAYANAGI T,HARADA K, et al. Ant-oxidative activity of anthocyanins from purple sweet potato,Ipomeoabatatascultivar Ayamurasaki[J].Biosci Biotechnology Biochem,2005,69(5):979-988.
[5] 須田郁夫.甘薯的生活習慣病預防效果[J].Food & Food Ingredients J. of Japan, 1991, 181:59-69.
[6] 呂曉玲,孫曉俠,姚秀玲. 采取熒光化學發(fā)光法分析紫甘薯花色苷產品的抗氧化作用[J].食品與發(fā)酵工程,2005,34(9):53-55.
國家甘薯產業(yè)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專項資金項目(CARS-11-C-22);四川省薯類創(chuàng)新團隊專項資金項目;四川省“十二五”農作物育種攻關項目(2011NZ0098-4)。
丁凡(1981- ),男,湖北天門人,高級農藝師,從事甘薯育種與栽培技術研究。*通訊作者。
2015-02-28
S 531
A
0517-6611(2015)10-0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