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針對學生作文的思想內(nèi)容或篇章結(jié)構(gòu),三言兩語的給予平價,這就是作文批語。作文批語分眉批、旁批和尾批,作文批語雖然短小,其作用卻不小。客觀、中肯、有見地的批語,無疑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僅如此,它還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為什么這樣說呢?
一、作文是學生心理情感和思想意識的充分流露和表現(xiàn)
有道是:言為心聲。作文不過是筆言,學生對某種現(xiàn)象的看法,對某個問題的見解,或是學生某種感情的流露,無不折射出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所以,在作文的字里行間充溢著他們的喜怒哀樂,只言片語之中蘊涵著他們的思想感情。而且,學生在作文中所流露出的感情或是思想上的問題,往往都是隱藏在內(nèi)心深處不愿告訴別人的,所以才在作文中流露,是想求得教師的指導、理解和關(guān)懷。比如,一位學生在學了《范進中舉》后寫了一篇讀后感,文中有這樣的話:“世態(tài)炎涼,人情如紙,當今社會又何嘗不是如此?”由此看出,該學生思想上有點“看破紅塵”的意識,看問題表面化、簡單化。教師的批語是這樣的:“世間果真如此嗎?你可曾體會到父母的深愛、師長的關(guān)愛?你如何理解李劍英生命最后那閃光的十六秒?你怎樣看待孟祥斌縱身一躍的輝煌隕落?世間更多的還是真、善、美?!痹偃纾晃粚W生在一篇作文中,對自己的成績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我的成績?yōu)槭裁催@樣差?是我笨嗎?”教師立刻在這兩句話下面畫上著重號,批語:“你不笨,真的,只要不懈努力,最后你一定會把成績趕上來的!”可以想一想,假如教師不寫什么批語,是不是就等于默許了這個學生的說法,那將在他精神上、思想上造成多大的壓力。又如,還有一位學生,由于母親去世不久,心中悲憤萬分,作文中流露出對母親的感情,真讓人要落淚。但這個學生也因此無法安心上課,常常一個人哭哭啼啼。教師決定利用作文批語,讓他安心學習??紤]再三,教師的批語是這樣的:“你有一個好母親,對她的去世我很悲痛。但你想,假如你母親在天有靈,她對你目前的狀況會滿意嗎?你要節(jié)哀,想想以何慰藉母親的英靈?。 ?/p>
作文批語,固然首先要針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客觀的評價,肯定長處,指出不足和缺點。但由于學生作文本身就客觀地反映出了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和思想感情,所以,教師批改作文時就不可能對學生作文中流露出來的思想問題視而不見,無動于衷。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從這個意義上說,作文批語必然是思想教育的方法之一。
二、作文批語是師生間思想交流的最好紐帶
做教師的,可以從學生的作文中窺見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和思想意識,從而有的放矢地打出批語。那么,學生又是怎樣對待教師的批語的呢?可以概括為以下兩點:
1.急急忙忙地去看。
不知教師是否觀察過,每次發(fā)作文,每個學生在拿到作文時,總是急不可待地做兩件事:一看分數(shù);二看批語。分數(shù)一看就明白,一看就看完了,于是急急忙忙往后翻看批語。他們急切地想知道教師對自己的作文評價如何,更想知道教師是否回答了自己作文中的問題,是怎樣回答的,教師的觀點如何,可否同意自己的看法,等等。所以,學生會格外認真地去看教師的作文批語,讀了一遍又一遍,短短的幾行批語,有好多學生能默看好幾分鐘。如果教師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注意在批語上進行思想教育,怎能不收到顯著效果呢?
2.認認真真地去想。
學生所以花了很長時間,把批語讀了一遍又一遍,就是因為他們邊讀邊想,邊想邊讀。這里所說的“想”,除了有認真思考的意義外,更多的是“享受”和“陶醉”。讀著教師對自己中肯、親切的批語,如同教師在悄悄地表揚自己,更能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器重和關(guān)懷,無形中對教師充滿了感激,形成了一種“親師”的心理。在這種心理支配下,學生會覺得教師的話多么有道理,因而更能從內(nèi)心深處用心體味教師的批語,從而在思想、心靈深處受到教育。有時,學生還會對教師的批語圈圈點點,有的還會接著續(xù)上幾句,都是很深刻、很實在的話。
以上兩點足以說明,學生對教師的作文批語是非常重視的,他們在用整個的心靈去讀,去思考。既然如此,教師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呢?
目前,學生的思想教育令人堪憂,對單純的思想教育,他們普遍有種強烈的抵觸情緒。而作文批語就事論事,學生樂于接受,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思想教育,效果當然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