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誠
摘 要:戊聚糖是小麥制粉和食品加工品質(zhì)中重要的影響因子之一。研究測定了我國北方地區(qū)32個冬小麥品種(系)籽粒中的戊聚糖和蛋白質(zhì)、千粒重等性狀,結(jié)果表明,不同品種(系)戊聚糖含量的變幅為3.92%~7.11%,戊聚糖與蛋白質(zhì)含量的相關系數(shù)為0.681,達到極顯著水平,蛋白質(zhì)含量還與粒寬、千粒重呈顯著正相關。
關鍵詞:小麥籽粒;戊聚糖;相關系數(shù);間苯三酚法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21-54-03
The Pentosan Content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Other Character among Winter Wheat Varieties
Shi Cheng
(Sixian Agricultural Commission,Sixian 234300, China)
Abstract:Wheat pentosan is one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flour processing and food quality. The contents of pentosan,protein,1000- kernel weight were investigated on 32 winter wheat varieties/accessions which were planted in north China.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pentosan varied from 3.92% to 7.11%,and the contents of protein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significant(r=0.681),the contents of protein with 1000 -kernel weight and kernel width was positively related significantly .
Key words:Wheat kernel;Pentosan;Correlation coefficient;Phloroglucinol method
戊聚糖(pentosans/arabinoxylans.簡寫為Ax)又稱阿拉伯木聚糖,由Hoffmann等在1927年從面包專用粉中分離獲得。戊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和木糖組成,兩者含量約占60%~70%,另外還含有己糖、蛋白質(zhì)、糖醛酸和酚酸等,它是小麥面粉中非淀粉多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細胞壁多糖的重要組分,具有膳食纖維固有的一些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降低血糖和血中膽固醇含量及具有減肥等功能。研究表明,戊聚糖影響小麥的硬度、加工品質(zhì)、面團的粘稠度和流變學特性以及面包的烘焙品質(zhì)和淀粉的回生等[1-2]。以往在衡量面包面粉品質(zhì)時主要以面筋含量、面團穩(wěn)定時間等作為指標,但近年的研究表明,小麥中戊聚糖和面包面粉品質(zhì)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它與蛋白質(zhì)一起參與面筋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的形成,從而改善面團的加工性狀,提高面包的品質(zhì)[3-5]。因此,面粉的品質(zhì)并非簡單地取決于其蛋白質(zhì)含量的高低,只有蛋白質(zhì)、戊聚糖、脂肪、淀粉等組成的比例協(xié)調(diào),才能獲得理想的功能品質(zhì)。
戊聚糖在谷物中的分布具有從內(nèi)到外逐漸增加的特性,如小麥中的戊聚糖主要集中于糊粉層﹑果皮及種皮部分,胚乳中含量較少。目前小麥戊聚糖已經(jīng)引起國內(nèi)外谷物科研人員的極大興趣,在戊聚糖的測定方法、戊聚糖的純化以及對面粉品質(zhì)的影響等方面都進行了大量研究[6-8]。本研究測定了我國北方冬麥區(qū)(國內(nèi)小麥主產(chǎn)區(qū)之一)不同小麥品種(系)籽粒中戊聚糖的含量以及蛋白質(zhì)等性狀,目的在于初步探明小麥戊聚糖一些性狀的關系,為進一步開展品質(zhì)育種工作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材料 本實驗的供試材料來自我國北方冬麥區(qū)的32個小麥品種(系)。其中部分材料是現(xiàn)在或過去生產(chǎn)上的主要推廣品種,其余是新育成的優(yōu)良高代品系和引進的優(yōu)異種質(zhì)。
1.2 主要儀器設備及試劑 (1)儀器設備:101A-2型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實驗儀器廠)、1255型近紅外光譜儀(美國FOSS公司)、JFS-13A旋風磨(杭州錢江儀器設備有限公司)、722N可見光分光光度計(上??茖W儀器有限公司)、FA1004電子天平秤、SHA-B水浴恒溫震蕩器(江蘇金壇市金城國實驗儀器廠)。(2)主要試劑:木糖、冰醋酸、無水乙醇、間苯三酚、葡萄糖、鹽酸,以上均為分析純。
1.3 千粒重等籽粒性狀的測定 將風干供試材料分別編號、去雜,各品種(系)籽粒取樣20g分別裝入牛皮紙袋內(nèi),在70℃電熱鼓風箱內(nèi)烘干12h。然后隨機數(shù)取200粒測定千粒重和籽粒體積,50粒測定粒長、寬,重復2次。
1.4 蛋白質(zhì)和戊聚糖含量的測定 將上述裝入牛皮紙的籽粒,再次放入70℃電熱鼓風干燥箱內(nèi)烘12h,密閉儲藏24h以均衡水分,然后用1255型近紅外光譜儀測定各供試材料的蛋白質(zhì)含量。將密封于牛皮紙袋內(nèi)的各供試材料的籽粒用旋風磨(篩孔0.5mm)制成全麥粉,分別儲藏于小型密封塑料袋內(nèi)。戊聚糖含量測定采用間苯三酚—冰醋酸法,按鄭學玲的方法進行[9-11]。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小麥品種(系)戊聚糖含量等性狀的變化 小麥戊聚糖等6個性狀的測定結(jié)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在32份供試材料中,戊聚糖含量的變幅為3.92%~7.11%,平均值為5.83%,變異系數(shù)為13.28%,說明不同品種間戊聚糖含量差異較大。
從圖1可以看出,大部分材料戊聚糖含量在4.73%~6.35%;蛋白質(zhì)含量的變幅為12.90%~17.90%,平均值15.07%,其中平均值大于15%的有17個;籽粒寬度平均值為3.20mm,變異系數(shù)為6.83%;粒長平均6.65mm﹑變幅為6.01~7.28mm,變異系數(shù)5.2%處于6個性狀的最低水平,表明籽粒長度品種(系)間差異較??;千粒重平均為41.28g,變幅為30.67~55.11g,變異系數(shù)13.72%,表明在供試品種中間千粒重變化很大。
2.2 戊聚糖含量和其他性狀的關系 利用表1資料,將各個品種(系)戊聚糖含量等6個性狀進行相關分析,其結(jié)果列于表2。從表2可見,小麥戊聚糖與蛋白質(zhì)含量的相關系數(shù)為0.681,具有極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其原因可能與小麥戊聚糖主要存在麩皮內(nèi),而蛋白質(zhì)大部分存在于小麥糊粉層,兩者都位于籽粒表層有關。因此,在高蛋白質(zhì)性狀選擇中,也間接選擇了戊聚糖含量高的材料。另外戊聚糖含量與粒長﹑粒寬和千粒重均顯著相關,可以認為籽粒較大的籽粒,戊聚糖含量也高。小麥蛋白質(zhì)除與戊聚糖含量極顯著正相關外,還與籽粒寬度﹑千粒重具有顯著正相關關系。據(jù)此推論,提高籽粒蛋白質(zhì)含量的育種,應選擇短圓型千粒重大的類型。當然,這一結(jié)論可能與供試材料中優(yōu)質(zhì)品種(系)較高,特別是其中的一些新育成的材料多數(shù)是屬于大粒而優(yōu)質(zhì)的優(yōu)質(zhì)類型有關。從表2還可以看出,與磨粉品質(zhì)關系密切的籽粒比重這一性狀,與粒寬雖然有正相關的趨勢(但沒有達到顯著水平),比重與粒寬以外的其他4個性狀相關系數(shù)很小。說明籽粒比重這一性狀在蛋白質(zhì)﹑戊聚糖含量育種中的作用較小,不能據(jù)此進行間接選擇蛋白質(zhì)或戊聚糖含量高的材料。
3 討論與結(jié)論
戊聚糖測定的方法有色譜法和分光光度法,色譜法制備工藝復雜、費時,對儀器的要求程度要高,因此該方法未能得到廣泛的應用;分光光度法因顯色劑的不同(地衣酚、間苯三酚、苯肼等)也有多種方法。其中,采用地衣酚-鹽酸法,樣品需要在酸性環(huán)境下水解1h以上,相比較而言,間苯三酚-冰醋酸法測定戊聚糖含量,其操作簡便,無需酸預水解,在樣品溶液中加入冰醋酸、間苯三酚等混合試劑后,沸水浴下反應25min后比色即可。本研究中,戊聚糖含量的變幅在3.92%~7.11%,品種間差異顯著,但同國內(nèi)其他利用地衣酚-鹽酸法測定的結(jié)果(5%~8%)相比,本實驗所得的戊聚糖含量偏低,其原因可能是間苯三酚法對面粉中水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的提取量較少[11],也可能與于其不能完全將水不溶性的戊聚糖水解有關。然而在地衣酚-鹽酸法中大量已糖的存在會干擾戊聚糖的準確測定,當葡萄糖的濃度超過木糖的5倍以上,就有必要除去體系中的葡萄糖。因此筆者認為,間苯三酚-冰醋酸法能快速有效的測定小麥籽粒中戊聚糖的含量,真實地反映了品種間的遺傳差異。
參考文獻
[1]Hong B H,G L Rubenthaler,R E Allen.Wheat pentosan II Estimating kernel hardness and pentosan in water extracts by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J].Cereal Chemistry,1989,66(5):374-377.
[2]鄭學玲,姚惠源,李利民,等.小麥戊聚糖對面團特性及面包烘焙品質(zhì)的影響[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2,23(4):25-27.
[3]吳雪輝,陳永泉,劉欣,等.戊聚糖對面粉品質(zhì)的影響[J].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1998,19(1):119-124.
[4]王明偉.小麥水溶性戊聚糖對面筋形成及品質(zhì)影響的研究[J].糧食與飼料工業(yè),2002(10):36-37.
[5]周素梅,王璋,許時嬰.戊聚糖酶與氧化酶對面包品質(zhì)影響的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2,23(9):34-36.
[6]周素梅,王璋,許時嬰.面粉中戊聚糖含量測定方法的探討[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0,21(6):70-72.
[7]李胤,陸 健,顧國賢.啤酒中戊聚糖的測定:地衣酚鹽酸法[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3,29(9):35-38.
[8]李胤,周廣勇,陸健,等.Douglas快速測定啤酒中的戊聚糖[J].釀酒,2003,30(4):60-62.
[9]鄭學玲,李利民,朱永義,等.戊聚糖在小麥中的分布規(guī)律及其與灰分、白度相關性的研究[J].中國糧油學報,2002,17(6)19-22.
[10]時俠清.間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測定小麥戊聚糖新方法及其應用[J].安徽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2005,19(3):6-10.
[11]Michniewicz J,Biliaderis C.G,Bushuk W.Effect of added pentosans on some physical and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ough
and gluten[J].Cereal Chemistry,1991,68:252-258.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