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鶯 江維華 廖寧
摘 要 在對江西省靈巖洞國家森林公園的森林風景資源進行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對其主要景點進行詳細描述,并根據中國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評定標準對其進行評價。結果表明,靈巖洞國家森林公園的最終得分為40.725分,風景資源質量為一級,其資源價值和旅游價值較高,可在保證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前提下,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fā)利用。
關鍵詞 靈巖洞國家森林公園;森林風景資源;調查;質量評價
中圖分類號:S759.9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30--02
森林公園可為人們提供一個生態(tài)與游憩和諧共存的理想場所,使人們遠離喧囂,回歸自我[1]。森林風景資源是指森林資源及其環(huán)境要素中凡能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游業(yè)開發(fā)所利用,并可產生相應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各種物質和因素[2]。森林風景資源質量的調查和正確評價是搞好森林旅游建設和開發(fā)的基礎,通過對森林風景質量的美學評價,可從中了解不同森林風景類型的現狀,提出相應的經營對策,為森林風景的開發(fā)利用、經營、決策、管理以及生態(tài)觀光旅游規(guī)劃等提供科學依據[3]。
江西省靈巖洞國家森林公園內群山逶迤,峰巒疊嶂,山川秀美,集孤山、秀水、茂林、修竹、幽谷、溪水、奇洞、古村和歷史人文等風景資源。其中以溶洞為主的石灰?guī)r地貌構成了森林公園內千奇百怪的地文景觀;以柏木林、青岡林和黃連木林等典型石灰?guī)r地貌植被組成的植被景觀,由南方紅豆杉、香榧、銀杏、香樟、杭州榆、苦櫧和紅楠等古樹名木組成的古樹名木群景觀和由銀杏、南方紅豆杉、香榧、香樟和楠木等珍稀保護植物組成的古樹名木景觀,構成了森林公園內豐富多彩的森林植物景觀。
1 基本情況
1.1 地理位置
江西省靈巖洞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婺源縣大鄣山鄉(xiāng)西部,總面積3000hm2,地理坐標為東經117°34′02″~117°39′34″,北緯29°26′57″~29°30′52″。
1.2 地質地貌
森林公園在自然地理分帶上屬北亞熱帶南緣,地勢總體北東高南西低,山脈走向呈北東-南西走向,是呈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帶。從地貌學上講,森林公園有著森林喀斯特的典型特征。其中較為典型的類型是洞穴喀斯特、峰叢喀斯特和峰林喀斯特。
1.3 氣候
森林公園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4 ℃,月平均日照時數約為140 h,年平均無霜期252 d,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會超過1 000 mm。森林公園氣候宜人,尤其是溶洞內冬暖夏涼,溫度適宜,適合開展旅游活動。
1.4 水文
森林公園內由于土地覆蓋良好,有利于水資源的匯聚,又是贛東北暴雨中心,降水充沛,天然河庫落差大,水資源豐裕。公園境內有2個流域,分別為古坦水流域和長溪水流域。其中古坦水發(fā)源于水嵐村,全長16 km;長溪水發(fā)源于戴村,在公園范圍內長5.2 km。
2 森林風景資源
2.1 生物景觀
2.1.1 森林植被景觀
森林公園內適宜的氣候和水文條件,孕育了豐富多樣的森林植被景觀,主要有暖性針葉林景觀、常綠闊葉林景觀、落葉闊葉林景觀、針闊混交林景觀和竹林景觀等。
2.1.2 古樹名木景觀
2.1.2.1 通源村口古樹群
位于通源村村口,有數株古樹,主要為樟樹、銀杏和楠木,這幾株古樹樹體高大,樹干挺拔,姿態(tài)優(yōu)美,春夏翠綠。
2.1.2.2 通源村后山古樹群
位于通源村北山之上,約50株,包括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南方紅豆杉、銀杏,國家Ⅱ級的樟樹等,以及楓香古樹,具有很高的保護價值和觀賞價值。
2.1.2.3 石城古樹群
位于程村,主要樹種為楓香古樹,有百余株,還有樟樹、苦櫧、南方紅豆沙、香榧等古樹伴生,這些古樹樹高均在35 m以上。春季紅白鑲嵌,色彩斑斕,秋季紅楓盡染,如詩如畫。
2.2 地文景觀
2.2.1 石壁山
坐落在程村和戴村之間,高約70 m,一面山巒迭級而上,植被郁郁蔥蔥,另一面山崖陡峭,如鬼斧削削而成。
2.2.2 涵虛洞
涵虛洞上下7層,愈下愈空愈險,景觀也愈多愈奇。洞腹中飛云騰涌,巖瀑橫陳,鐘乳倒懸,石筍擎天,造型奇異,巖型栩栩如生,底層與地下河相通。洞內流水潺潺,波光倒影,乘舟暢游,別有一番情趣。
2.2.3 靈巖古洞群
在通源村周邊,除涵虛洞外,已探明的溶洞還有蓮華洞、卿云洞、凌虛洞、萃靈洞等35個,洞內景觀千姿百態(tài),形態(tài)各異。宋代詩人已有“三巖九洞絕塵寰”之名;清代譽為“地球上已發(fā)現之第一佳勝”。洞中景物紛呈,恍若仙府,令人目眩,名人題刻琳瑯滿目。
2.3 水文景觀
2.3.1 古坦水
古坦水古稱婺水,發(fā)源于水嵐村,經西山村山腳、石門村和在通源村匯入簧田、古坦,河寬5~30 m,水如碧玉,平如古鏡,順山而下,繞村而過如鑲嵌于山野。
2.3.2 長溪水
長溪水位于森林公園東部,發(fā)源于森林公園最高峰——五花尖,流經戴村,至車田流入景德鎮(zhèn)市,溪水順峽谷激蕩,跳躍,與古驛道相伴相隨。一泓溪流,山環(huán)水抱,兩旁碧樹繁花,蔚為壯觀。
2.4 人文景觀
2.4.1 古驛道
古驛道原為景德鎮(zhèn)通向浮梁的商道,長約2.5 km,石塊鋪砌,順山路蜿蜒曲折。
2.4.2 菊徑村落
菊徑村是個典型的山環(huán)水繞型村落,在村莊對面的小山坡半山腰處可俯瞰整個菊徑村,整個村子三面環(huán)水,一面靠山,很符合中國的八卦“后山前水”設計。當地人稱“臉盆村”。
2.4.3 遺墨題刻
靈巖洞群題墨,洞群中留有宋元明清名人之題墨、題刻2 000余處,這些摩崖石刻均刻在懸崖峭壁之上,集文化、書法和石刻藝術于一體,或隸或篆,或楷或行,蒼樸遒勁,渾然天成。歷代名人題詞有名將岳飛,理學大家朱熹,齊彥槐、施璜等。
3 森林風景資源質量評價
根據江西靈巖洞國家森林公園森林風景資源的實地調查結果,參照《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對森林公園內的森林公園旅游單體中的主要的77個森林風景資源進行評定。并對森林公園的風景資源質量、區(qū)域環(huán)境質量和旅游開發(fā)利用條件進行定量的綜合評定。最終得分為40.725分,表明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為一級,其資源價值和旅游價值較高,科在保證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前提下,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fā)利用。
參考文獻
[1]高中旺.廣東森林公園建設管理現狀及發(fā)展措施[J].南方農業(yè),2014,8(7X):98-99.
[2]黃哲,但新球,周樹懷,等.湖南省國家重要森林風景資源分類與評價體系[J].湖南林業(yè)科技,2009,36(1):21-24.
[3]歐陽勛志,廖為明,彭世揆.論森林風景資源質量評價與管理[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04,26(2):169-173.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