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建
【摘 要】本文就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學生語言表達不積極和氣氛不熱烈的特點,提出多樣化交流對活化課堂教學過程的促進作用。運用課前主題演講、課堂群體爭辯、情景活動展現(xiàn)等方式來豐富教學內(nèi)容,使得學生在展現(xiàn)自己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靈活運用語言知識進行多樣化表達,呈現(xiàn)暢所欲言的和諧課堂學習情境。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境;交流;討論
當前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發(fā)言不夠活躍、表達缺少一定連貫性是制約課堂教學的重要因素。針對上述問題,教師應該多反思,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角,建議他們在暢所欲言的過程中,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圍繞問題靈活予以探究。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更多實踐交流的機會,引導他們在自愿、自主、自信的表達中加深對英語學習的認知,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水平。
一、借助課前主題演講讓學生充分預習表達
引導學生在自我預習的過程中能主動表達認知,更能夠使得他們在學習前獲得深刻感知。運用主題演講的方式讓學生展現(xiàn)思考過程,能使得他們在表達中更好地有效深化感悟。
運用課前主題演講的方式指導學生靈活表達,能夠使得他們享有更多的表達話語權(quán)。例如,在譯林版八年級上冊Unit 5 Birdwatchers中的“Reading Birds in Zhalong”教學中,可建議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整體理解感知,圍繞“What do I know about Zhalong?”進行主題演講,讓他們有更為深刻的感知。通過學生主題演講,要求學生針對文章表達內(nèi)容就“The characters about Zhalong”、“Why do we need the place as Zhalong?”等表達內(nèi)容有更為全面的感知。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前主題演講的過程中,針對表達的“What do we should do for wild birds?”幫助學生有更多交流發(fā)展的機會。
運用課前主題演講,能使得學生根據(jù)整體學習感知形成初步的理解。在教學中,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主題內(nèi)容,幫助他們在了解學習需要和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更加主動地投入到演講中。多以尊重和信任的方式肯定學生的演講,給他們掌聲和喝彩,讓他們在主動展現(xiàn)的過程中更加積極參與。針對學生的演講,多運用留白的方式,給他們提供相應的指導,幫助他們在主題演講中能有所發(fā)現(xiàn)和收獲。
二、運用小組爭辯交流使學生自由展示觀點
通過群體合作的形式指導學生有針對性互動,利于他們在相互討論和爭辯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主動展現(xiàn)觀點中獲得更為深刻的感悟。小組爭辯交流,更能夠使得學生從個體感知中主動與同學交流,形成團結(jié)協(xié)作的學習精神。
創(chuàng)設相應的話題,引導學生就相關內(nèi)容進行探討,更利于他們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像在八年級下冊Unit 5 Good manners的“Reading When in Rome”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different greets in the world?”進行相互交流,幫助他們加深整體理解感知。在此基礎上,可要求學生就“What do you do to meet others in Rome?”和“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article?”等問題進行討論,并鼓勵他們就理解感知中不同見解進行爭辯交流,讓他們的思想情感更為活躍。小組爭辯交流,能使得學生不再滿足于課堂的聽講,而是帶著好奇和深思去主動表達交流。
在實施小組討論交流中,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征,有針對性地安排他們靈活運用話題,做到內(nèi)容豐富和形式多樣,鼓勵學生質(zhì)疑爭辯,讓他們有更多的交流機會。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表達,多參與他們的爭辯,多給他們提供指導性意見和建議,幫助他們總結(jié)反思。運用爭辯來激活學生表達思維,讓學生表達更趨于理性和多樣化,更利于他們在爭辯中產(chǎn)生相互學習和合作的沖動。
三、嘗試情境活動模擬,幫助學生主動表達感知
運用情境活動給學生提供實踐交流的機會,能使得他們獲得更為豐富的感知體驗。情境活動的創(chuàng)設,應在凸顯課程學習內(nèi)容價值意義基礎上,更多給予學生自由參與的權(quán)利,讓他們在主動表達的過程中靈活準確地運用語言知識。
在情境活動創(chuàng)設中,應該圍繞課程教學要點,突出趣味性和多元化,引導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主動參與,如,給學生提供自我嘗試的機會,通過手抄畫報、小品表演、角色對話、游戲互動等形式來幫助他們主動增強理解感知,形成更為豐富的體驗,利于他們激活思維感知。多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運用發(fā)展的思維主動表達感知,改變被動應付學習的局面。
教師在學生參與的情境活動中,多給他們提供環(huán)境支持和物質(zhì)幫助,引導他們結(jié)合課程學習內(nèi)容進行認真表達。教師還可參與學生的情境活動,讓他們在不斷強化感知的過程中豐富表達內(nèi)容。針對學生在情境活動中的出色表演應該予以表揚和獎勵,讓他們保持高漲的學習信心和激情。
如前所述,英語課堂走出啞巴英語問題的尷尬局面,應該多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和激情,讓學生在主動嘗試和實踐體驗中不斷學習和使用英語,更利于他們有效增強感知。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情境,能在調(diào)動學生表達強烈愿望的基礎上更利于他們獲得更全面的感知體驗。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3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李夏.中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4(10)
[3]徐莉莉.打造初中英語“互動交流”高效課堂[J].軟件·教學,2015(02)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劉集鎮(zhèn)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