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莉
摘 要:小組合作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形式,在課堂上通過小組合作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和聯(lián)系,為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基礎。然而,現(xiàn)實課堂上小組合作往往是學生湊到一起七嘴八舌,自己興致勃勃在講起來,有的還是隨意交談;有的小組合作,成績好一些的小組長擔當“主講”,其他成員則都甘愿當成“傾聽者”,有的學生則會趁機玩耍,時間長了,小組合作交流成了閑談,這樣的小組合作有表無實,不能收到實際的交流效果。對此,教師要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引導,讓小組合作學習起到應有的效果。
關鍵詞:語文 小組 合作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0-0085-01
“學講方式”要求以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為目的,讓學生“學進去”“講出來”。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獲取知識、說出見解,提高學生在課堂上參與度。小組合作是通過廣泛參考成員之間的意見,學生在小組討論時可以各抒己見,最后達到統(tǒng)一意見的過程。但是,走進課堂時我們卻發(fā)現(xiàn),課堂上的小組合作通常發(fā)揮不了應有的效果,教師在小組合作中應該體現(xiàn)“主導”作用,因各個學生情況不同合理組建小組,明確學生討論的目標,適當?shù)臅r候教師要對小組討論進行指引,讓學生有的放矢,在小組討論結束時,教師也應及時給及討論評價,讓學生養(yǎng)成敢發(fā)言,會合作的好習慣。
1 科學地劃分合作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讓學生每個人都參與到學習中去,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每個學生都是有潛力的人,因為學生的成績、習慣、喜好等因素不同,所以在對學生劃分小組時也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科學合理的劃分小組。例如在教學《我的母親》一課時,筆者把全班學生分成8個小組,每個小組由5個程度不同的學生組成,在小組中挑選出一名小組長,在小組中起到“領頭羊”的作用。每個小組還有特定的小組名字,如第一組是星星組,第二組是月亮組,第三組是太陽組等等。小組成員可以各抒己見,然后在無數(shù)討論中達到意見一致,最后讓小組長或是組員來代表發(fā)言。教師想要檢查討論成果時,每個小組就可以派出代表發(fā)言,闡述自己小組的意見。通過合理分組,同學們可以在組員的幫助下很快取得進步,學生之間的團結寫作精神也以發(fā)展,同時也有利于教師的因材施教,節(jié)省教師在課上的時間,提高課堂效果。
2 要明確提出合作目標
小組合作“做什么?”是首先要明確的問題,合作要圍繞具體的教學內容展開,教師在備課時只有為學生創(chuàng)設好合作學習的目標,給學生明確學習內容和所期望的效果。因此,教學目標要因地制宜,目標也不宜過高或是過低,過高了,學生會望而生畏,過低的合作目標達不到教學的目的。例如在教學《我的母親》一文時,筆者這樣給學生設計小組合作目標:(1)學習完課文,想想文中哪些事情來表明母親對自己嚴格要求?(2)通過小組互相討論一下媽媽為什么這樣對我嚴格要求?(3)文章最讓你感動的是哪個情節(jié)?(4)小組內議一議,母愛還表現(xiàn)在哪里?學生看到合作目標之后,第一步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思考問題,第二步在小組合作中,同學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每個小組成員都從不同方面來敘說母親對自己嚴格要求的事情,感受到母愛無處不在;第三步學生從書本中的母愛聯(lián)系到自己的母愛。第四步學生展開熱烈討論,每個學生都積極動腦思考,很快掌握文章的大概內容。通過明確合作目標,學生更容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合作討論中,在合作小組中,學生感受到成功地喜悅,提高課堂效果,也發(fā)揮合作的有效性。
3 教師要適時給予指導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僅是學生自主性學習,還要求老師在適當?shù)臅r候發(fā)揮指導作用,和學生一起參與到合作中,一起討論探究。學生在小組合作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學生有時候因為觀點不同有時就會產生分歧,教師在這個時候就要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不能對有異議的學生加以責罰,應該鼓勵學生有自己的理解和發(fā)言。例如在學習《背影》一文時,小組之間對課文開頭部分是否運用倒敘手法產生分歧,這時筆者引導學生應該在多讀幾遍課文之后再展開小組討論,通過教師的指導,課文一開始就寫料理完家里的喪事和父親在車站告別的場景,也寫了最不能忘記的就是父親的背影,最后學生熟讀課文之后,得出小組之間認同的答案。在小組合作交流時,學生之間發(fā)生分歧意見是不可避免的,教師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適時引導學生,讓學生更細心的思考,加強小組團隊合作能力。
4 做好合作效果的評價
評價是對小組合作效果的評估和小節(jié),沒有有效的評價,合作學習也很難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為讓每個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激發(fā)學習潛能,在小組中相互進步,共同成長。因此在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要把評價指向于合作成員的共同努力,按照小組給予肯定或是建議,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獲取成功的體驗,得到老師的鼓勵,進而取得不同程度的進步。例如,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時,筆者假設當時出現(xiàn)在大家眼前的于勒是大富翁,菲利普夫婦一家人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為內容寫一個劇本,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由一個人把劇本的主要內容寫下來,然后根據小組意見再做修改,直到滿意為止,小組之間把自己寫的劇本通過表演的形式演繹出來,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最后的效果也讓人很滿意。為了鼓勵小組的合作能力,筆者根據小組的表現(xiàn)設計了各項獎勵:“最佳合作獎、最佳劇本獎、最佳小組獎、最佳勵志獎……”學生得到獎項,個個興奮的手舞足蹈,通過給學生頒發(fā)獎狀,學生覺得和自己組員的努力沒有白費,鼓勵學生小組的信心。
總之,小組合作是體現(xiàn)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的互動關系的過程。小組合作是從之前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讓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加強學生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生動手動腦的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想要提高小組合作的有效性,首先應該科學的劃分小組,讓學生成立合作小組;其次是在學生合作時明確的提出科學目標;然后小組合作時,適當?shù)匕l(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并對合作效果作出中肯的評價,讓學生學會合作,在合作中促進學生的共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