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少歡
【摘要】目的: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探究社區(qū)護理對其病情的影響。方法:從在我院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選擇7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選擇對象隨機分為A、B兩組,對A組患者實施社區(qū)護理,作為實驗研究組;B組在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治療模式,作為對照組。比較分析A、B組患者的呼吸困難情況和生活質量。結果:干預后,采用問卷調查形式統(tǒng)計分析兩組的護理結果,A組患者的呼吸困難情況和生活質量相對于B組都有了明顯的改善(P<0.05)。結論:對居家慢性阻塞性肺病,實施社區(qū)護理治療方案,可以大大促進患者病情的好轉,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社區(qū)護理干預;慢性阻塞性疾??;病情影響
【中圖分類號】R578.2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5)01-0591-02
人們的生活水平隨著社會的進步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萍嫉陌l(fā)達使得私家車入住到每家每戶,甚至在農村超過半數(shù)以上的家庭擁有了私家汽車。也正因為這些使得環(huán)境空氣變得越來越差,霧霾天氣在冬天已經不足為奇。而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環(huán)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1],已知COPD是一種慢性支氣管炎,具有氣流阻塞特征,也可稱為肺氣腫。護理保養(yǎng)不當可發(fā)展為肺心病或者呼吸衰竭等嚴重疾病[2],對人類身體危害甚大,具有很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選擇72慢性阻塞性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36例進行社區(qū)護理干預治療,與常規(guī)護理模式組作對照,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選擇72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COPDII級患者20例,COPDIII級患者56例。將患者隨機分為例數(shù)相等的A、B兩組。A組為社區(qū)護理干預組,有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齡在51~80歲,平均年齡(63.2±5.9)歲。B組為常規(guī)護理模式組,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齡在52~81歲,平均年齡(61.5±5.4)歲。就教育程度、工作性質、身體疾病狀態(tài)對兩組體檢人群的分析對比,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不會對研究結果造成影響,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兩組患者實施相同的基礎治療,此外對A組患者出院后進行社區(qū)護理干預輔助治療。對B組只進行常規(guī)的出院護理指導,具體如下。
A組(社區(qū)護理干預組):保證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在此基礎上在患者出院后給予1年的社區(qū)護理干預,要求定期隨訪,做到每周1~2次的社區(qū)服務,護理內容要全面周到:(1)相關健康知識的傳授,保證患者正確了解COPD的相關知識,使患者能夠掌握一些自我調節(jié)的簡單治療方法,監(jiān)督患者戒煙,以及在特殊環(huán)境如霧霾時減少外出。(2)營養(yǎng)保證,幫助患者安排合理的飲食方案,不僅做到規(guī)律飲食還需做到少食多餐,多高蛋白,少脂肪,低油鹽低糖,多食新鮮蔬果。(3)身體鍛煉,護理人員需針對不同的患者為其制定合適的運動訓練方案,安排合理的運動時間和適合強度的鍛煉方案。(4)心理干預,加強與患者進行溝通,耐心為患者解答疑惑問題,適當做一些有益身心的小游戲,保證患者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B組(常規(guī)護理組):只在出院時給予常規(guī)的護理囑咐。
1.3評價標準
在社區(qū)護理干預后主要對患者的呼吸情況和生活質量做了定性分析,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1)呼吸困難情況分級。按照患者運動劇烈程度與呼吸情況將呼吸困難分為0~4級,0級表示幾乎無呼吸困難,4級表示明顯的呼吸困難[3]。(3)生活質量分析。采用SGRQ方法,對呼吸癥狀、疾病影響、運動受限三方面進行測評。分值在0~100,分數(shù)越低越好。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選擇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分析,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1)呼吸情況: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呼吸困難情況統(tǒng)計如表1所示。
3.討論
已知全球40歲以上人群COPD的發(fā)病率高達近10%,且男性高于女性,病死率非常高。對于COPD的治療和調理,藥物治療是基礎,平時習慣是關鍵[4]。社區(qū)護理干預就是為使患者保證一個良好的有利于COPD治療的生活習慣[5]。由本次研究結果表明:(1)關于患者的呼吸困難情況:實施社區(qū)護理干預的A組患者,護理后呼吸困難平均得分為(2.18±0.96),與干預前的(2.83±1.13)對比具有明顯差異(P<0.05),再與B組患者干預后的得分(2.73±1.13)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而兩組患者在干預之前得分無差異,由此可見,社區(qū)護理干預組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難情況。(2)關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A、B組患者在護理干預前各項評分無差異,護理干預后A組患者在活動受限和疾病影響的得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SGRQ總分對比護理干預后,A組(109.8±41.9)的要顯著低于B組(109.8±41.9),具有較大的差異(<0.05)。對比以上兩組數(shù)據(jù),A組的呼吸困難改善情況和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均要優(yōu)于B組,可見社區(qū)干預護理模式,在COPD的治療中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取社區(qū)護理干預模式,相對于原有的常規(guī)護理模式,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明顯改善了COPD患者的呼吸困難情況和生活質量,進而提高了患者和家屬的生活幸福感,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張兵,鄭玉龍,閡曉紅等.社區(qū)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的影[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35):4274-4276.
[2]繆利君.社區(qū)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11):6382.
[3]張偉清,葉樟蘭,蘭月英.社區(qū)護理干預對老年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再住院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7A):1-7.
[4]陳建明,金愛玲,蘇燕玉.康復護理對COPD患者穩(wěn)定期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干預作用.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4):539-541.
[5]LamersF,JonkersCC,BosmaH,eta1.ImprovingqualityoflifeindepressedCOPDpatients:effectivenessofaminimal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COPD,2010,7(5):31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