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
【摘要】目的:觀察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把6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治療組,除了進行常規(guī)的治療以外,治療組還要注射泮托拉唑,而對照組主要采用西米替丁進行治療。結(jié)果:兩組患者在治療之后,病情有所好轉(zhuǎn),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更高。結(jié)論:采用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并且副作用比較少,值得推廣。
【關(guān)鍵詞】泮托拉唑;消化性潰瘍;臨床治療
【中圖分類號】R59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5)01-0222-01
消化性潰瘍在臨床中通常指的是胃、十二指腸潰瘍,在內(nèi)科中,這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也不一種多發(fā)疾病。近幾年,對于消化性潰瘍的治療,質(zhì)子泵抑制劑產(chǎn)生了良好的作用,使消化性潰瘍的治愈率大大提高。質(zhì)子泵抑制劑是一種新型的抑酸藥物,并且作用比較強,藥效持久,它對于胃酸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作用。當前,在臨床上使用的質(zhì)子泵抑制劑品種有很多,不僅僅有泮托拉唑,還有雷貝拉唑、蘭索拉唑、奧美拉唑、依索拉唑等等。本文重點探討的是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并得到了滿意的療效,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入院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患者60例。其中,男性有40例,女性20例,年齡在21~63歲,平均年齡44歲。把6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與治療組分別為30例。治療組主要采用泮托拉唑,對照組主要采用西米替丁。全部患者在兩天內(nèi)都出現(xiàn)消化性潰瘍出現(xiàn)癥狀,具有吐血、柏油樣編等現(xiàn)象,患者同時還伴有乏力、心悸、頭暈、血壓下降、肚痛等等現(xiàn)象,都沒有休克癥狀出現(xiàn)。進行胃鏡檢查以后,患者均為活動性潰瘍、復(fù)合性潰瘍出血以及十二指腸潰瘍。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以及潰瘍位置、大小等方面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首先進行常規(guī)的治療,然后治療組的患者使用泮托拉唑針劑40mg治療,并加入生理鹽水一起滴注,滴注時間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每天滴兩次。對照組的患者采用西米替丁針劑400mg,也加入生理鹽水一起滴注,時間也為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每天滴注兩次。用藥的時間在三個星期左右,治療過程中不采用其他的抗酸藥物。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都采用抗幽門螺桿菌,根據(jù)癥狀治療,如果需要可以輸血。兩組患者在治療結(jié)束之后再進行胃鏡檢查。
1.3觀察方法
在治療以前,患者首先進行胃鏡檢查以及鏡下活檢,患者全部為胃、十二指腸良性潰瘍出血,對潰瘍的大小和出血情況進行測量。在用藥以后對患者的癥狀、副作用等詳細記錄。觀察患者潰瘍的愈合程度、不良反應(yīng)以及疼痛感等,在治療之前和治療之后的三個星期內(nèi)對患者的血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血糖等進行測量,觀察藥物產(chǎn)生的副作用。
1.4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制全部消失,消化性潰瘍出血的情況消失,經(jīng)過胃鏡檢查,患者的潰瘍愈合或者是呈現(xiàn)白色的瘢痕期。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體征全部消失,消化性潰瘍的面積縮小1/2。
好轉(zhuǎn):患者的潰瘍面積縮小在1/2以下。
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明顯改善,潰瘍面積沒有縮小,并有出血現(xiàn)象或者基本沒有變化。
2結(jié)果
兩組患者在治療之后,病情有所好轉(zhuǎn),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更高。
不良反應(yīng):兩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產(chǎn)生頭暈、惡心現(xiàn)象,1例患者產(chǎn)生胸悶、氣短的現(xiàn)象,這些癥狀都比較輕微,對于藥物的服用不會產(chǎn)生很大影響。兩組患者在服藥過程中都沒有出現(xiàn)腎功能、尿、血變化。
3討論
發(fā)生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分泌的胃酸太多,幽門螺桿菌受到感染,胃黏膜的保護作用被削弱,其中,引起消化性潰瘍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是導(dǎo)致消化性潰瘍的一個重要因素,另外,它還是使?jié)儚?fù)發(fā)的一大誘因,根據(jù)流行病學(xué)研究顯示,大部分的十二指腸潰瘍與胃潰瘍都是由于患者受到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使患者的胃黏膜液減少分泌,使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受到影響,使得胃泌素不斷增加,胃蛋白以及胃酸的水平都有所提高,從而使十二指腸粘膜、胃受到損傷,最終導(dǎo)致潰瘍的產(chǎn)生。胃蛋白酶主要是主細胞所分泌的,在經(jīng)過鹽酸激活以后變成的。它可以降解蛋白質(zhì)分子,因此會侵襲黏膜,胃蛋白酶的生物活性是由胃酸的PH值決定的,主要原因在于,胃蛋白酶一方面需要有鹽酸的激活,另一方面也需要依賴胃酸的PH值。因此,我們在討論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病原因及治療的時候,要重點考慮胃酸的作用,如果沒有胃酸基本不會有潰瘍的發(fā)生,因此,要想使得潰瘍治愈,最主要的就是采用抑制胃酸的藥物。
根據(jù)研究可知,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主要手段就是采用抑制胃酸的藥物。胃腔的PH值越高,維持的時間越來。對凝血的作用也就越明顯。所以,治療消化性潰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胃腔PH值,這是一個基本的藥理常識。
根據(jù)本組的治療結(jié)果,對于消化性潰瘍的治療,采用泮托拉唑具有很好的療效,比使用西米替丁的效果更好。泮托拉唑主要是H+-K+-ATP酶的抑制劑,它具有強大的抑酸作用,使患者的胃中PH值可以不斷升高,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它的主要特點是,如果患者的胃酸比較低,那么,抑制作用不明顯,因此,這一藥物比其他同類的藥物優(yōu)點更多。泮托拉唑可以使質(zhì)子泵受到阻礙,效果良好,持續(xù)時間在三天左右。泮托拉唑盡管不能直接殺傷幽門螺旋桿菌,但是它可以抑制胃酸,而胃酸過少的情況下,幽門螺旋桿菌的生長是極其緩慢的。所以,也到達了間接減少幽門螺旋桿菌的作用,對消化性潰瘍的治療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綜上所述,采用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總有效率高,療程短、副作用小、價格便宜,值得臨床的進一步推廣應(yīng)用。
參考文獻
[1]劉京銘,劉嚴.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腦出血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療效比較的系統(tǒng)評價[J].浙江臨床醫(yī)學(xué),2009,11(9):940-942.
[2]廖振慧.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出血的效果比較[J].醫(yī)學(xué)信息,2011,22(8):1564-1565.
[3]金黎.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應(yīng)用[J].中外醫(yī)療,2010(26):72.
[4]沈玉根,劉建成,陳士葆.消化性潰瘍的病因和治療[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3,22(10):6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