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云
摘要:學生作文中空話、套話、假話連篇,甚至有抄襲他人文章的現(xiàn)象。面對此現(xiàn)狀,我感覺作文教學應走向生活。要想走向生活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讓學生走出去,走進大自然;2、聽一聽,說一說;3、試一試,做一做;4、走一走,訪一訪,做生活的有心人。
關鍵詞:作文教學、走向生活、體驗生活、做有心人
正文:
二十多年的語文教學,一直最讓我頭痛的就是作文教學。學生作文時,常常是愁眉苦臉,冥思苦想,聲拉硬拽。作為農(nóng)村,有美麗的自然風景:各種鳥獸、藍天、白云、花草樹木.......學生在這片廣闊的田野中,有豐富多彩的生活,樹上捕蟬,泥中玩耍,河中摸魚等等寫作素材,可謂拾之即可,取之不盡??涩F(xiàn)實卻不樂觀。學生寫作時,無內(nèi)容可寫,空話連篇。作文中,空話、套話、假話連篇,甚至抄襲他人文章,這種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究其原因,我們的孩子雖然生活在農(nóng)村,可隨著他們在父母心目中地位的日漸升高,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時不時來點小脾氣,更不用說去野外勞動,就連泥中玩耍,田中種花這些游戲也已不可能了,他們過的是守著電視機、電腦的生活,加上缺乏發(fā)現(xiàn)生活的慧眼,何來生活素材。冰心老人曾說過:“創(chuàng)造來源于生活,沒有生活的真情實感,寫出的東西就不鮮明,沒有生活中真實感人的情景,寫出的東西就不能感人?!币虼?,要想改變這種現(xiàn)狀,作文教學就要走向生活。正如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所說:“應該打開教室的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現(xiàn)象映入學生的腦海,借以豐富他們的感情經(jīng)驗,激發(fā)他們的作文熱情?!薄墩Z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著名作家老舍在他的《三年寫作自述》中說過:“我生在北京,那里的人、事、風景和賣酸楊梅、杏兒茶的吆喝的聲音,我都很熟悉。一閉眼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像一張彩色鮮明的圖畫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膽的描寫它。它是一條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條活潑潑的魚兒來?!边@就道出了作文的道理:只有真正的貼近生活,讓生活“原汁原味”的從我們的筆下流淌出來,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而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善于調(diào)動細致入微的感覺,捕捉生活中令心靈顫動的極細小的生活“切片。”于是,走向生活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走出去,走進大自然
葉圣陶說:“天地閱覽室,萬物皆書卷?!蔽益?zhèn)三面環(huán)水,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讓學生走出家門、校門,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讓學生到河邊觀賞水流,在小溪邊摸魚、捉蝦,從而體會其中的快樂。春天帶學生去踏青,聽麥苗拔節(jié),嗅泥土的氣息,花的芬芳,感受春風的愛撫,躺在草地上感受大地的溫暖……夏天讓學生月下傾聽蛙鳴、蟲啾,白天樹上捕蟬……秋天帶學生去野餐,在秋高氣爽,碩果累累的時節(jié),讓學生去動手感受豐收的喜悅。冬天,讓學生去感受大自然的空曠寂寞和大雪后的熱鬧。從而讓學生了解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神奇。從而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二、聽一聽,說一說
魯迅說:“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部活書,生活是一本書,只有用心去聽,用心去看,才能發(fā)現(xiàn)他的奧秘?!蔽益?zhèn)被稱為“尚書之鄉(xiāng)”,讓學生去了解、傾聽有關“艾尚書”這一名人的故事以及發(fā)生在當?shù)氐囊恍┟?、英雄的事跡。讓學生走向社會,體驗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我抓住這些生活素材,讓學生去調(diào)查、了解。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更重要的是不斷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也培養(yǎng)了學生時時學語文,處處用語文的好習慣,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水平。
三、試一試,做一做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豐富多彩的生活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材料,但有的同學一到作文時就苦思冥想,難以下筆,頭腦空空,不知寫什么好,問題就在于沒有細心的去感受生活,觀察生活,“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敝挥小肮小?,才會有深刻的印象,深切地感受,那么動筆時,做過的事,想說的話就會自然涌到筆端。利用雙休,我布置學生自己買菜,做一次飯,嘗一嘗當家的味道,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自由命題寫一篇習作,這樣學生就懂得了珍惜。利用節(jié)假日,讓學生親自到田間勞作,體驗勞動的艱辛、父母的辛苦,糧食的來之不易和豐收的喜悅,讓學生寫一寫一天中遇到的最難忘的事。如何學會技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贊揚的歡樂;遇到困難、挫折時的懊喪;受到責備、誤解時的難過與憤慨……引導學生把這一切裝進自己的“作文素材庫?!?/p>
四、走一走,訪一訪,做生活的有心人。
讓作文走向生活,不但要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各自生活積累,觀察自然風光,還要讓學生了解社會,讓作文洋溢時代的氣息。前蘇聯(lián)教育家贊可夫指出:美不僅存在于自然界,而且存在于人們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中,存在于人們的英雄業(yè)績和日常的高尚行為中,對于社會生活和人的個性生活的美,應當在學生的心目中給予高度贊賞。于是我組織學生參觀了“科技園”、“達利食品廠”、“龍力液壓機械制造廠”“金佰利、“光大環(huán)保能源有限公司”等等,傾聽廠長關于該單位的創(chuàng)業(yè)、規(guī)模、產(chǎn)品的銷售、生產(chǎn)流水線等情況的介紹,不但指導寫參觀記,還寫觀后感等。
總之,只要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去體驗生活,實踐生活,有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再運用恰當?shù)谋磉_方式,就一定會寫出令人滿意的作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