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曦
【摘 要】灌注樁施工技術作為土木工程的基礎結構的關鍵,直接影響著建筑業(yè)的質量水平和發(fā)展進度。文章就土木工程中灌注樁施工技術進行分析,探討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關鍵詞】土木;工程;灌注樁;施工技術
引言:根基結構對于建筑工程來說是最為關鍵的施工部分,土木工程在整個建筑工程建設中至關重要,是整座建筑質量之根本。作為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土木工程中更是決定整個基礎承重臺質量安全的關鍵因素。
1.灌注樁施工技術
1.1 干作業(yè)成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干作業(yè)成孔灌注樁是利用成孔機具,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層中成樁的工藝,適用于黏土、粉土、填土、中等密實以上的砂土、風化巖層等土質。目前常采用螺旋鉆機成孔,它是利用動力旋轉鉆桿,使鉆頭的螺旋葉片旋轉削土體,土塊沿螺旋葉片上升排出孔外。鉆頭是鉆進取土的關鍵裝置,有多種類型,常用的有錐式鉆頭、平底鉆頭、耙式鉆頭等,錐式鉆頭適用于黏性土;平底鉆頭適用于松散土層;耙式鉆頭適用于雜填土,其鉆頭邊鑲有硬質合金刀頭,能將碎磚等硬塊削成小顆粒,螺旋鉆機成孔直徑一般為300 ~ 600mm。干作業(yè)成孔灌注樁的工藝流程為:測定樁位→鉆孔→清孔→下鋼筋籠→澆注混凝土。鉆孔操作時要求鉆桿垂直穩(wěn)固、位置正確。如發(fā)現鉆桿搖晃或難以鉆進時,可能是遇到石塊等異物,應立即停機,檢查排除。鉆孔時應隨時清理孔口積土,遇到塌孔、縮孔等異常情況,應及時研究解決。當螺旋鉆機鉆至設計標高后,應在原位空轉清土,以清除孔底回落虛土。鋼筋籠應一次扎好,小心放人孔內,防止孔壁塌土?;炷翍B續(xù)澆筑,每次澆筑高度控制在1.5m 以內。
1.2 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是利用原土自然造漿或人工造漿護壁,并通過泥漿循環(huán)將被切削的土渣排除而成孔,再吊放鋼筋籠,水下灌注混凝土成樁,它不論在地下水位高或低的土層皆適用。
1.3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施工要點
(1)埋設護筒。鉆孔前需在樁位處埋設鋼護筒,護筒的作用有固定樁位、鉆頭導向、保護孔口、維持泥漿水頭及防止地面水流入等。護筒一般用4 ~ 8mm 厚鋼板制成,內徑應比鉆頭直徑大20cm以上。
(2)護壁泥漿。泥漿在樁孔內會吸附在孔壁上,甚至滲透進周同土孔隙中,避免內壁漏水。它具有保持孔內水壓穩(wěn)定、保護孔壁以防止塌孔、攜帶土渣排出孔外以及冷卻與潤滑鉆頭的作用。在砂土中鉆孔,需在現場專門制備泥漿注入,泥漿是由高塑性黏土或膨潤土和水拌和的混合物,還可在其中摻入其他摻合劑,如加重劑、分散劑、增黏劑及堵漏劑等。在黏土中鉆孔,也可采用輸入清水,鉆進原土自造泥漿的方法,注入的泥漿相對密度應控制在1.1kg/m3左右,排出泥漿的相對密度宜為1.2 ~ 1.4kg/m3。
(3)成孔。成孔機械有回轉鉆機、潛水鉆機、沖擊鉆機等,其中以回轉鉆機應用最多。
①回轉鉆機成孔:該鉆機由動力裝置傳動,帶動帶有鉆頭的鉆桿強制旋轉,鉆頭切削土體成孔,切削形成的土渣通過泥漿循環(huán)排出樁孔。根據泥漿循環(huán)方式的不同,分為正循環(huán)回轉鉆機和反循環(huán)同轉鉆機。泥漿或高壓水由空心鉆桿內部注入,并從鉆桿底部噴出,攜帶鉆下的土渣沿孔壁向上流動,由孔口將土渣帶出流入沉淀池,沉渣后的泥漿循環(huán)使用。該法是依靠泥漿向上的流動排渣,其提升力較小,孔底沉渣較多。泥漿帶渣流動的方向與正循環(huán)工藝相反,它須啟動砂石泵在鉆桿內形成真空,土渣被吸出流入沉淀池。反循環(huán)工藝由于泵吸作用,泥漿上升的速度較快,排渣能力大,但土質較差或易塌孔的土層應謹慎使用。回轉鉆機設備性能可靠,噪聲和振動較小,鉆進效率高,鉆孔質量好。它適用于松散土層、黏土層、砂礫層、軟質巖層等多種地質條件,應用比較廣泛。
②潛水鉆機成孔:潛水鉆機是一種旋轉式鉆孔機械,其動力、變速機構和鉆頭連在一起,并加以密封,可下放至孔內地下水中切土成孔,采用正循環(huán)工藝注漿、護壁和排渣。潛水鉆孔適用于淤泥、淤泥質土、黏性土、砂土及強風化巖層,不宜用于碎石土。
③沖擊鉆機成孔。沖擊鉆機成孔是用動力將沖錐式鉆頭提升到一定高度后,靠自由下落的沖擊力來掘削硬質土和巖層,然后用淘渣筒排除渣漿。它可用于黏性土、粉質黏土,特別適用于堅硬土層和砂礫石、卵漂石及巖層。
(4)清孔。鉆孔達設計標高后,應測量沉渣厚度,立即進行清孔。以原土造漿的鉆孔,清孔可采用射水法,此時鉆頭只轉不進,待泥漿相對密度降到1.1kg/m3左右即可;注入制備泥漿的鉆孔,采用換漿法清孔,即用稀泥漿置換出濃泥漿,待泥漿的相對密度降到1.15 ~ 1.25kg/m3 即認為清孔合格。在清孔過程中通過置換泥漿,使得孔底沉渣排出。剩余沉渣厚度的控制是:對端承樁不大于50mm,對摩擦端承樁及端承摩擦樁不大于100mm,對摩擦樁不大于300m。
1.4 錘擊沉管灌注樁施工技術
在錘擊沉管灌注樁施工時,用樁架吊起鋼套管,關閉樁尖活瓣或安放到預先設在樁位處的鋼筋混凝土預制樁靴上。套管與樁靴連接處要墊以麻、草繩等,以防地下水滲入管內。然后緩緩放下套管,壓進土中。套管頂端扣上樁帽,檢查套管與樁錘是否在同一垂直線上,其偏斜不大于0.5%時,即可起錘沉套管。先用低錘輕擊,若無偏移,才正常施打,直至符合設計要求的貫入度或標高。在檢查管內無泥漿或水進入后,即可灌注混凝土。套管內混凝土應盡量灌滿,然后開始拔管。拔管時應保持連續(xù)低錘密擊不停。拔管中要隨時探測混凝土落下的擴散情況,注意使管內的混凝土保持略高于地面,直到全管拔出為止。樁的中心距小于5倍樁管外徑或小于2m 時,均應采取跳打的方式,且中間空出的樁需待鄰樁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50%以后方可施打,防止因擠土而使前面的樁發(fā)生樁身斷裂。
2.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2.1 鉆孔坍塌。①最主要的問題是因為護筒埋得不深,引起護筒底進水。進行解決的方法:馬上把護筒拆下,再進行第二次安裝,然后再進行鉆孔。②由于地質原因形成坍孔,比如遇到比較松軟的沙土層。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向孔內注入石塊、速凝水泥等,用這種方法形成堅固的筒壁。③因為泥漿濃度達不到質量要求,所以引起護壁松軟,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增加粘土的數量,從而使泥漿濃度達到標準。
2.2 卡住鉆錘。①如果探頭出現卡鉆現象,可以運用打撈鉤來制約鉆錘,從而使其左右擺動,上下移動。②如果鉆孔形狀是梅花形,也很容易出現卡鉆現象,可以通過擺動鋼絲繩,從而把鉆錘轉變?yōu)槠渌嵌忍崂?/p>
2.3 鉆孔減小。①在實際操作當中遇有松軟土,自身吸水能夠脹大,從而引起鉆孔減小,這時可以運用鉆錘多次打磨孔壁,保持鉆孔直徑不變。②有的情況是由于鉆頭使用時間過長,自身變形,導致鉆孔過小,這時要馬上對鉆頭進行維修。
2.4 鉆孔位置不精確。①在鉆孔時遇有堅硬石塊,容易使鉆頭發(fā)生歪斜,這時應對鉆頭進行重新調整,在鉆頭工作當中要經常進行觀察。②因為鉆孔的底座沒有固定好,發(fā)生自身位置移動現象。這時應該加固底座,打實四周土壤,最好能使鉆頭勻速運轉。
3.結語
灌注樁的施工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施工技術,需要抓好施工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偠灾?,灌注樁施工技術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熟練的掌握施工技術,才能保證施工質量,提高施工水平。
參考文獻:
[1] 丁紅霞. 關于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探討[J]. 江西建材,2013,01:78-79.
[2] 曾令樞. 關于土木工程中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探討[J]. 科學之友,2013,0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