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華鋒
摘要:知識源于生活,同樣思想品德知識也與學生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發(fā)現(xiàn)優(yōu)秀思想品德就在身邊,清楚的明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在心里擁有自己的一根道德標桿,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本文主要講述將思想品德課與學生生活相結合的措施。
關鍵詞:學生;思想品德課;生活
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學生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的關鍵。將初中思想教學與學生生活相聯(lián)系,使學生更加親近了解生活中的道德與不道德的一些事,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培育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公民,促進社會整體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1思想品德課貼近生活的意義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在部分學校并不受學生,老師的重視。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思想品德課程在中考中所占分數(shù)低,在考試沉重的壓力下思想品德教育很容易就被忽視。其次,思想品德教程令學生乏味,篇幅過多的文字使學生產(chǎn)生視覺疲勞,講道理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覺得索然無味。然而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貼近學生生活,使得思想品德教程突然有了生機。讓生活中的經(jīng)驗變成了學習,讓生活中的事情變成了例子。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釋放了學習壓力,又讓思想品德教育課變得如此的生動有趣,學生對思想品德課也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最重要的是,使學生于生活之中逐漸的提高了明白是非的眼力與抵制不良誘惑的能力。這影響既是潛移默化的,又是深遠持久的,對學生往后人生的發(fā)展都具有導向作用,是照亮學生人生之路的一盞明燈。
2將思想品德課與學生生活相結合的措施
2.1豐富課堂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思維能力
思想品德教學貼近學生生活。一方面,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與理念,學生不再是以應考為目的進行學習,不再需要對課本上內(nèi)容進行死記硬背。而是將課文中的理論與生活中的事例相結合。學生通過聯(lián)系生活中的例子,結合課文知識進行理解,再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使思想道德教育的觀點更深刻的留在學生的心中。另一方面,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擴展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學??刹扇《嗝襟w教學,利用好互聯(lián)網(wǎng),使學生的小世界得到擴大,思維能力也相應的得到發(fā)散。使得學習的案例更加的典型,與時代接軌。同時學校也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自己對每一個事例聯(lián)系課本理論,總結出自己的觀點。然后再由老師對學生的觀點進行點評,修改與補充。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讓思想品德課本上的知識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知識。
2.2巧用生活素材,激發(fā)學生興趣
生活是一個巨大的資料庫,每個人的經(jīng)歷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利用好生活中的例子,可以選擇身邊的同學的老師的,也可以是周圍的人和事,可以是國內(nèi)的也可以是國外的,可以是現(xiàn)在的也可以是過去的。如此豐富的事例,總會有一個激起你的興趣。例如,樂于助人,我們可以舉班上的一些生活事例,如借同學筆,下雨時送沒帶傘的同學回家,背受傷的同學上學,也可以用社會中的一些典型例子,如,感動中國十大杰出人物中為救同學不幸受傷的江西女孩肖玉玲。鼓勵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行動來證明自己也是一個思想品德良好的學生,從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你會獲得快樂,使學生更具有正義感,使命感,更加積極的有興趣做一些助人為樂的事。
2.3將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與教學相融合,讓學生養(yǎng)成思考問題的意識
學生可能不理解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好奇心驅動著他們?nèi)ふ覇栴}的答案。老師應抓住學生的求知欲,不斷的加以引導,使學生結合生活中自己的真實感受,思考事情的原因,養(yǎng)成遇事多思考的習慣。如,老師可以在課前要求學生思考一下什么是愛國,我們可以怎么做來愛我們的國家,舉一些愛國的事例。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學生就需要思考,找資料。有學生會說愛國就是要愛黨,堅持黨的思想路線不動搖,也有人可能會說愛國就不能做危害國家的事,要敢于勇于反對中外敵對勢力等。愛國有很多種方式,關鍵是學生心里是怎么理解的。通過將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與教學相融合,讓學生養(yǎng)成思考問題的習慣,以后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都有自己的觀點與看法,而非人云亦云。
2.4革新作業(yè)模式,快樂學習
思想品德教程是一門令學生乏味的課,老師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可能讓學生對這門課程失去興趣,在中考分數(shù)要求低的情況下,學生通常忽視對這門課程的深入學習。所以要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貼近學生生活,還需要革新作業(yè)模式,快樂學習。老師可以從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兩方面著手。課前可以要求學生去尋找與有關課文內(nèi)容的生活中的小事。讓每一個學生都去關注生活,了解生活。在課上將自己所收集的事例向同學們進行講述,這既有利于鍛煉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在復習的階段,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將收集來的事例找出其所對應的課文觀點,進行歸納總結,思考出怎樣將其應用到生活中去。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革新作業(yè)模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尋找知識,獲得知識的快樂。
2.5教師與學生真誠溝通,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教師教授學生知識,如何更好地使學生明白本文所要求掌握的知識呢,這既要求老師了解課文內(nèi)容及重點也要求老師要了解學生的需要及更能接受的方式。教師要與學生真誠的溝通,了解學生的需要,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老師通過與學生進行真誠的溝通,與學生一起商量學習的新方法,對學生提出的意見進行認真的考慮。采用學生提出的方法,學生滿意的方式,相較于以前方法更能調(diào)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更加快樂的去學習。積極主動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對老師提的問題能更加積極踴躍的去回答。所學的思想道德知識更加深刻的保存到學生的腦海中,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問題也能更加迅速的結合相關的知識進行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斷。
3結語
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貼近學生生活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方法。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相信量變最終會導致質變。擁有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基礎,是學生最終能否成為有益國家,人民的人的關鍵。我們應繼續(xù)努力探索如何讓思想道德教學貼近生活更好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成從林.讓思想品德課教學走進學生生活[J].時代教育,2013,(16):143-143.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25.
[2]張小莉.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應貼近學生生活[J].新校園(學習),2013,(3):160.
[3]屠長英.新課程下初中思想品德課的生活化教學[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3,(11):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