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賀 李哲 劉正蓬等
[摘 要] 目的:探討肩胛骨外側緣入路手術治療肩胛骨骨折的安全性和臨床療效。方法:對我科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行肩胛骨外側緣入路手術的3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30例患者均獲得隨訪,根據(jù)Hardegger療效評價標準,優(yōu)25例,良3例,可2例,差0例,優(yōu)良率為93.33%。結論:經(jīng)外側緣入路內(nèi)固定肩胛骨骨折操作簡單,暴露充分,安全性高,且可早期進行康復訓練。
[關鍵詞] 肩胛骨骨折;肩胛骨外側入路;手術
中圖分類號:R683.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2095-5200(2015)05-087-02
由于肩胛骨的解剖結構復雜,又有周圍組織包裹,肩胛骨骨折會因牽拉較多和組織覆蓋造成斷骨走向紊亂,時有重疊發(fā)生[1],使骨折后手術難度大,且術后恢復多不理想[2]。鑒于肩胛骨特殊解剖結構,在發(fā)生骨折后準確選取合適手術方法顯得尤為重要[3]。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30例肩胛骨骨折行肩胛骨外側緣入路患者資料,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均為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收治肩胛骨復雜骨折患者,30例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齡14~66歲。車禍傷24例,高處墜落5例,人為鈍器擊傷1例。單側肩胛骨骨折26例,其中右側9例,左側17例,雙側肩胛骨骨折4例。其中合并肋骨骨折15例,胸部皮下腫2例,同側肱骨骨折3例,鎖骨骨折4例。所有患者均行X線前后位檢查和CT三維重建檢查。
1.2 手術方法
待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并符合手術指征后手術,一般認為骨折2周內(nèi)為最佳手術時間,不宜超過3周[4]。對合并鎖骨骨折、肩鎖關節(jié)脫位等損傷患者,先前方切口進行鎖骨骨折及肩鎖關節(jié)脫位復位固定。患者行全身麻醉,健側俯臥位,采用肩胛骨外緣手術入路,切口起自肩峰后緣,沿肩胛岡走行至肩胛骨下角,切斷三角肌肩胛岡附著部,暴露岡下肌及小圓肌并鈍性分離,充分顯露肩胛體。手術采用鋼板、螺絲釘內(nèi)固定,注意術中保護肩胛周圍神經(jīng)、血管。術后吊帶或三角巾懸吊貼胸制動保護,根據(jù)固定穩(wěn)定程度逐步進行功能鍛煉,一般情況下術后2 周后切口拆線,3周后開始進行主動鍛煉,6 周后完全解除外固定制動,8 周后進行肌肉力量對抗訓練。術后1個月拍片復查,此后每3個月行X片片復查,了解骨折恢復情況。
1.3 療效評價標準
采用Hardegger[5-6]療效評價標準,優(yōu)秀:肩關節(jié)活動不受限制,肩周未出現(xiàn)疼痛,外展肌肌力Ⅴ級。良好:關節(jié)活動稍受限,肩周輕微疼痛,外展肌力下降,外展幅度減少30°,外展肌力降為VI級。一般:肩關節(jié)活動受到很大限制,外展幅度減少30°~40°,外展肌力降為III級。差:肩關節(jié)活動嚴重受限,肩周疼痛嚴重,外展幅度減少40°以上,外展肌力降為II級??傆行蕿榍叭椫蚚7]。
2 結果
30例患者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8個月~3年,平均19個月。30例患者X線片復查顯示切口均愈合良好,骨折基本愈合,均未發(fā)生感染,只有1例出現(xiàn)異位骨化,平均愈合時間10周左右。根據(jù) Hardegger療效評價標準,優(yōu)25例,良3例,可2例,差0例,優(yōu)良率為93.33%。
3 討論
肩胛骨是一種不規(guī)則骨,形狀扁寬,其骨折多由外界暴力或高沖擊外傷所致,因其形態(tài)不規(guī)則,解剖結構較復雜[8-9],且有豐厚的肌肉層保護,并骨折時伴有其他組織損傷,這均給骨折情況的整體判斷和治療帶來一定困難,稍有處理不當便會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損傷[10]。
肩胛骨結構復雜,相較于傳統(tǒng)入路方法,肩胛骨外側緣入路手術具有以下優(yōu)勢:(1)術中視野開闊,能使肩胛頸、肩峰及肩胛岡等肩胛骨骨折高發(fā)部位暴露充分[11],可滿足多種肩胛骨骨折治療需求[12];(2)外側緣入路從神經(jīng)界面進入,從岡下肌與小圓肌的肌間隙入路,不影響岡下肌血運[13],保持肩袖部各肌肉完整,能最大可能減少對肩胛顧骨折部位周圍肌肉、神經(jīng)和血管損傷[14-15],且手術開口小,創(chuàng)傷少,從該入路行骨折固定術風險小,安全性高[16]。本研究中30例患者優(yōu)良率為93.33%。且可早期進行康復訓練。從肩關節(jié)前舉、外展上舉、內(nèi)旋外旋活動范圍的改善來看,早期康復鍛煉干預可以明顯減輕骨折周圍組織水腫和炎癥反應[17],盡可能避免軟組織攣縮,最大程度避免肩關節(jié)與周圍組織粘連和肩關節(jié)周圍肌肉萎縮[18],減少術后并發(fā)癥,達到提高手術療效作用。本研究患者除一例發(fā)生異位骨化外,其余患者肩部功能恢復均較好。
綜上所述,肩胛骨外側緣入路相較其他手術入路方法適用范圍廣、操作簡單[19],具有安全性高、并發(fā)癥少、成功率高優(yōu)勢。
參 考 文 獻
[1] 董文林,余洋,何登偉,等.嚴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的手術治療[J].實用骨科雜志,2011,17(3) : 206.
[2] 莫挺挺,何愛詠.肩胛骨骨折三種手術入路的應用解剖比較[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8,17(2):124-125.
[3] Jones C B,Sietsema D L. Analysis of operative versus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displaced scapular fracture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11,469 (12) : 3379.
[4] 凌義龍,張勝軍,李志龍,等.手術治療不穩(wěn)定性肩胛盂骨折[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5,20(11) : 757.
[5] 王暉,胡元生,高建明,等.后側肩胛骨外側緣人路手術治療不穩(wěn)定肩胛骨骨折[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1,26(5):460-461.
[6] 朱曉兵,莫文海,陶正剛.肩胛骨外側緣人路手術治療肩胛骨骨折36例分析[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1,16(l:)83-84.
[7] Chadwick EK,Noort A,Helm FC.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scapular neck malunion[J].Clin Biommeh. 2004,19:906-912.
[8] 張翼,文皓,謝佰彤.肩胛骨外側緣直切口手術治療肩胛骨頸下和體部骨折[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05,21(6):424-426.
[9] 王鵬飛,張堃,宋哲,等.肩胛骨骨折治療最新進展[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3,34(1):26-28.
[10] 陳強,王小兵,左紅光.30 例肩胛骨骨折的手術治療臨床分析[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3,22(3):317 -318.
[11] 施多偉,謝肇,羅飛.肩胛骨骨折的手術治療[J].臨床骨科雜志,2013,16(1):49-51.
[12] Hardegger FH ,Simpson LA ,Weber BG. The operative treatment of scapular fractures [J]. J Bone Joint Surg Br,1984,66(5):725 - 731.
[13] 趙增斌,李哲,劉師良.肩胛外側入路手術治療肩胛頸骨折19例[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3(4):317 -318.
[14] Cole PA,Talbot M,Schroder LK,et al.Extra-articular malunions of the scapula:a comparison of functional outcome before and after reconstruction[J].J Orthop Trauma,2011,25 (11):649 - 656.
[15] 王亦璁,郭子衡,主編.骨與關節(jié)損傷[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1. 505-506.
[16] 胡偉鋒,王偉東,曹根洪.鈦重建帶鋼板治療肩胛骨骨折[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09,14(1):66-67.
[17] Gauger EM,Cole PA.Surgical technique: a minimal invasive approach to scapula neck and body fracture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11,469(12):3390 -3399.
[18] 郭林新,林斌,劉慶軍,等.肩胛骨頸骨折合并同側鎖骨骨折的內(nèi)固定治療.骨損傷, 2003, 18: 625-626.
[19] 方劍鋒,張云慶,周楓,等.重建鋼板內(nèi)固定治療復雜肩胛骨骨折[J].江蘇醫(yī)藥,2010,36(8):983-984.
[20] LeungKS, LanTP.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ipsilateral fractures of the scapularneck and clavicle. JBone JointSurg (Am),1993,75: 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