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崢嶸
摘 要:眾所周知,寫作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標準。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習作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責無旁貸,應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提高小學階段語文習作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習作教學 興趣 方法 創(chuàng)新 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9-0214-01
古往今來,寫作一直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要求學生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還要具備一定的審題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等。而在小學時期,由于學生自身的學習認知、學習能力有限,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更多的是需要教師的教學引導,所以教師只有在平時教學中有意識地系統(tǒng)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認知,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1 習作興趣培養(yǎng)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關鍵
古人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使人成功的動力。小學階段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要從習作興趣的培養(yǎng)。讓興趣變成學生內(nèi)心的驅(qū)動力,釋放出正能量。一旦學生有了強烈的興趣后,就能始終以興奮的狀態(tài)去完成寫作任務,愿意表達內(nèi)心真實的情感,從“要我學”改變?yōu)椤拔乙獙W”,讓學生在寫作中感受到快樂。為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培養(yǎng)興趣的方法有很多種,但關鍵是要讓孩子們能夠在寫作課程中感受到快樂,而不是為了學而學。老師可以先抽出幾分鐘的時間為學生朗讀幾篇寫得很好、很有意思的文章,從思想上讓學生投入其中,老師可以適當加以引導。比如,讀到一些精彩的句子就可以停頓一下告訴學生這句話很好,并分析好在哪里,還可以讓學生模仿寫一句。老師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誘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從心理上去接受寫作。同時,老師也可以讓學生去室外尋找靈感,而不是一直待在封閉的教室里。此外我們還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xiàn)等特點,教學中我們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習作興趣。如開展課前讀報活動,讓學生到講臺宣讀自己的優(yōu)秀習作,或是宣讀從作文選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斷等等,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和表現(xiàn)的機會。這樣不但可以調(diào)節(jié)以往習作所形成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讓學生的寫作質(zhì)量也得到相應的提高。只有讓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了興趣,相信寫作課不再是負擔。興趣培養(yǎng)顯得格外重要,新時期,作為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一定要明確興趣培養(yǎng)的重要性,并且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從而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2 重視指導過程,掌握習作方法
方法,老生常談的話題??墒悄サ恫徽`砍柴工,方法顯得格外重要。特別是小學階段的語文習作教學。其實寫作并不是素材的簡單堆砌,而是需要運用一定的方法與技巧,將這些素材進行再加工與再創(chuàng)作。這些方法與技巧的掌握與運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師加強指導與滲透的。一是學習課文時加以滲透。文章只是一個例子,意在通過教師的講解來讓學生掌握這一類文章的學習。在教學時,我們不要只忙著分析,而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向?qū)W生分析課文的寫作特點、方法、技巧等,并讓學生在課下閱讀作者的其他文章,或者不同體裁的文章等,在比較中來進行分析。在進行專題指導。如描寫人物,教師可告訴學生從哪些方面來描寫,并引導學生積極收集自己在閱讀教材與課外閱讀中的相關片段,在課上朗讀,在全班展開積極的交流與討論。這樣的專題訓練更利于學生方法與技巧的掌握。當然培養(yǎng)學生習作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希望廣大教學都能夠合理的重視教學方法的指導。
3 鼓勵創(chuàng)造,發(fā)散思維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過往沉悶的寫作模式已經(jīng)不再適應當前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我們應該合理的打破傳統(tǒng),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從而書寫出更加優(yōu)秀的文章。在習作訓練時,教師要改變單一的形式,把習作的內(nèi)容寓于生動的情境表演與動手操作之中。通過肢體動作的再現(xiàn)或創(chuàng)造,設計全體學生樂意參與的訓練方式。作文就是要引導學生去觀察、體驗、感受,讓他們將觀察所得、所感寫在作文里。這樣,學生就會寫出真切、有趣、富于想象的作文。同時,指導作文難的問題也將迎刃而解。教師教學時要貫穿陶行知的“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的教學觀。要積極通過多樣化、多渠道、多類型的開放式訓練,滿足學生的表達欲望,在表達中張揚個性。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在社會生活的大環(huán)境中得到充分展現(xiàn),真正實現(xiàn)健康個性的培養(yǎng)。
4 勤能補拙,加強訓練
熟能生巧,這就告訴我們勤勞的意義?,F(xiàn)在,沒有笨的學生,只有不努力的學生。為了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筆者覺得我們應該加強習作訓練。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課堂練筆的方式,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在空白處書寫自我的看法和觀點,同時展開想象,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書本。同時,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日記形式。日記形式靈活,隨意性大,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我們要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想都記錄下來,讓學生學會用語言來表達意見與看法。學生也可以將自己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的優(yōu)美語句與段落摘抄下來,并記錄下自己閱讀心得與體會。只要長期堅持,就會使學生積累很多的寫作素材,寫作水平也得到提高。其實,練習習作水平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為此,作為新時期的教師要加強督促,促進學生更加用功的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習作水平。
綜上所述,小學習作教學之路長期性的,要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在教學中,要把培養(yǎng)學生習作興趣放在教學的首位;同時加強指導;鼓勵創(chuàng)新,發(fā)散學生思維;以及訓練的加強,從而真正的幫助小學階段學生提高自身習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