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偉
公元750年末。
日本首都平城京(今奈良)的皇宮里,燈火耀眼、鐘鼓齊鳴,第十一次遣唐使的任命儀式正在進行。日本孝謙女皇端坐在高堂之上,大廳的兩側是王公大臣,陣仗齊整,威儀襲人。
英俊瀟灑、器宇軒昂的藤原清河應召來到殿前候旨。
御前官宣讀詔書:“朕體認遣唐使赴大唐已有十次,收獲頗豐,理應存續(xù)。藤原清河系皇室外戚,飽讀詩書,供職京都,一向勤懇敬業(yè),忠孝兼?zhèn)洹=裼韶┫喔扑],眾臣附議,任命為日本第十一次遣唐大使,欽此。”
藤原清河跪接圣旨:“謝天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經(jīng)過兩年的準備,第十一次遣唐使于752年春起航。
遣唐使船隊在奈良港準備出發(fā)。四條船,共五百八十九人。船上彩旗飄飄,所有船員和遣唐使團人員在甲板上列隊,向人群告別。
港口岸邊鼓樂齊鳴,來送行的人熙熙攘攘,灑淚呼喊,萬千叮嚀。
船隊行駛海上,狂風驟起,閃電劈空,暴雨大作,船在巨浪中顛簸前行。所有船員各司其職,奮力把握船體平衡。藤原清河在甲板上觀察氣象,濃眉緊鎖。順著他的眼前望去,海上烏云翻滾,險象環(huán)生。
藤原清河在他的日志上寫道:“海上航行三日,即遇狂烈風暴,雷震天地,浪卷蒼穹,如自云路經(jīng)地獄之門,似見乎氣色蓊郁,又聞呼叫鍛錘之聲,甚可畏懼也!”
遠處,岸邊漸漸清晰。
全船人群情激動,高聲嘶喊:“我們到了,走了兩個月啊,終于看到偉大的大唐了!”“感謝天皇,感謝太陽神保佑?。 ?/p>
船行靠岸,港口里的人十分緊張,打旗語問:“哪里來的,想要干什么?”
船上回答旗語:“我們是日本來的訪問船,要靠岸!”
靠岸之后,港口的人喝問:“你們到這里干什么?”
船上的人回答:“我們是日本遣唐使,來大唐學習訪問的!”
岸上的人說:“大唐?你們要去中國?為什么來到我們這里?”
船上的人回答:“這里不是大唐?是哪里啊?”
岸上的人說:“我們這里是越南的峴港!”
船上的人:“?。窟@里是越南,我們走迷路了!”
一片悲泣哀號。
藤原清河對副使阿倍麻呂命令道:“船靠岸做些必要的休整和補給,然后繼續(xù)向大唐航行!”
十五天以后,船隊終于到達中國廣西北海港。
港口打出旗語:“哪里來的,要做什么?”
船上答:“日本來的遣唐使船!”
港口旗語:“歡迎你們靠岸!”
船靠岸后,藤原清河向港口主管出示了官府文書,港口主管立即作揖相迎,親如故交。
主管:“藤原先生一路長途跋涉,歷盡艱險,舟車勞頓,十分辛苦,請在北海多歇息幾日吧!”
藤原清河:“多謝先生美意!不過吾等公務在身,需盡快趕往長安,還望主管多行方便!”
主管:“藤原先生真是不辭勞苦,勤勉敬業(yè)??!好,本港定當全力以赴,配合先生一行!”
遠山,近水,山脈疊嶂。
藤原清河一行鞍馬勞頓,逶迤前行。二十日之后,終于抵達長安。
藤原清河一行穿過繁華的街道和巍峨的建筑群,來到大唐宮廷門外。禮部尚書石元慶在禮部門廳迎接。
藤原清河趨步向前,鞠躬行禮:“日本國遣唐使藤原清河拜見尚書大人!”
石元慶:“免禮免禮,藤原先生遠道而來,一路辛苦,實屬不易??!”
藤原清河:“卑職肩負著天皇的囑托,來大唐求學取經(jīng),還望大人一如既往,不吝賜教,安排我等執(zhí)學于長輩精英,讓大唐文化的光華照耀到遠鄰日本,彪炳千秋!”
石元慶:“藤原先生過獎了。日本派來的遣唐使已有十批之多,他們在借鑒我大唐文化方面,頗有建樹。我大唐向來提倡夷我一家,貴使如此真心誠意,吾自當將閣下一行視若家人,全力施教,毫無保留!”
藤原:“萬分感謝尚書大人盛情,并望大人轉達吾女皇陛下對大唐皇帝的頌揚和問候!”
石元慶:“定遵君囑!”
大唐皇城興慶宮。
御前官:“宣日本、越南、新羅、緬甸、老撾、天竺、波斯、蒙古、俄國、吐蕃、突厥使臣覲見!”
藤原清河上場,深鞠作揖,執(zhí)禮甚恭:“尊敬的唐皇,吾謹轉達日本天皇對陛下最熱情的問候。天遂人愿,吾等能來大唐,實乃在下三生有幸也!”
唐玄宗:“謝謝天皇美意!中日邦交,源遠流長,一衣帶水,相得益彰??!爾等作為第十一次遣唐使,理應更多加研習,歡迎爾等長留本朝啊!”
藤原清河:“叩謝陛下盛情!”
國子監(jiān)。祭酒蔡元與藤原清河執(zhí)手前行。
蔡元:“藤原先生光臨我國子監(jiān),使我等深感蓬蓽生輝??!”
藤原清河:“豈敢豈敢,祭酒大人乃學界泰斗,國家棟梁,晚輩遠來只為傾心求教啊!”
蔡元:“安排先生一行到我國子監(jiān)常駐研習,乃奉皇上旨意,足以見得皇上對先生的特殊重視啊!”
藤原清河:“皇恩浩蕩!多謝祭酒大人,還望多多指教!”
蔡元:“這國子監(jiān)始建于隋朝末年,大興于唐朝。唐朝的歷代皇帝都十分器重國子監(jiān)的發(fā)展。唐高宗登基的第八天就親臨國子監(jiān)視察,還時常在這里給大臣官吏和洋學生們講解國家大事,讓我們這些臣子們感動至極??!”
藤原清河:“多么圣明的唐皇??!”
蔡元:“我們這國子監(jiān)原來是太學,從隋煬帝開始改為國子監(jiān),下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算學和書學等六門。目前在這里學習的各國學子已有六百余人。隨先生一起來的學生和僧侶們都可以在這里選修課程??!”
藤原清河:“多謝祭酒大人!這是學子們所報的專業(yè),還望祭酒大人關照!”
蔡元:“沒問題,我等自當盡力安排!”
藤原清河:“大唐文化名人甚多,還望大人多多引見??!”
蔡元:“哈哈哈,我的朋友都可以見啊。明天,我與你去一妙處,包你大開眼界!”
藤原清河:“多謝大人抬愛!”
在唐朝,詩人是全民偶像,人們喜歡音樂,還喜歡隨著音樂唱出喜愛的詩句,教坊的歌女更以唱名詩為榮。詩人寫了一首好詩,就有朋友宣傳出去,歌女們口口相傳,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全能欣賞到詩人的杰作。
在長安郊外旗亭酒家,蔡元、藤原清河、王昌齡、王之渙和高適圍坐一起喝酒談天。恰巧一群梨園子弟也來郊游,這些樂工歌女進店要了酒菜,就拿出樂器,自娛自樂地開始唱歌。
王昌齡對王之渙和高適說:“平時我們吟詩作賦總是想一爭高低,比來比去,誰都覺得自己的詩更勝一籌,苦無公平判斷,不如趁今天比試高下,等一下看那些歌女唱誰的詩最多,誰就是贏家,各位覺得如何?”
王之渙:“如此甚好!”
高適:“妙哉,妙哉!”
藤原清河:“看來今天是要大開眼界了!”
蔡元頷首微笑。
這三位大詩人自信滿滿,和蔡元、藤原清河一起凝神聽歌女們唱歌。
只見一個歌女抱著琵琶,調(diào)好弦音,玉音婉轉唱出:“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p>
王昌齡得意地對王之渙和高適說:“這是在下的《芙蓉樓送辛漸》,一首絕句!”
藤原清河:“好生精彩??!”
另一位歌女接著開唱:“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臺今寂寞,獨是子云居……”
王煥之:“這是高適兄的《哭單父梁九少府》??!”
高適大喜說:“正是!我的一首,多謝抬愛!”
緊接著又聽一位歌女哀戚地唱道:“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p>
高適:“又是昌齡兄的《長信秋詞》,悲切感人,唱得我想哭??!”
王昌齡更加得意地說:“兩首絕句!”
高適:“之渙兄的那首‘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早已家喻戶曉,我想一定會有人唱?!?/p>
王之渙指著歌女中最漂亮的一個說:“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詩,我這輩子都不敢再和你們爭高下了!”
只見那個最漂亮的歌女試了試嗓子,開始唱道:“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p>
王昌齡:“果然是兄弟的《涼州詞》!”
五人聽罷哈哈大笑,各自喝了一杯酒。歌女樂工們不知他們在打賭,看他們狂笑狂飲,很是好奇,放下樂器問這幾個人究竟在笑什么。
王昌齡:“你們唱的就是我們的詩!”
這些樂工歌女們互相看了一眼,大喜過望,當即邀請幾位大文人并席。席間,藤原清河對那位最漂亮的領班情有獨鐘,頻頻敬酒。
藤原清河:“敢問姑娘尊姓大名,老家何處?”
范馨元:“小女范馨元,老家咸陽?!?/p>
藤原清河:“范姑娘歌舞精湛,詩賦滿腹,熟通音聲,乃難得的才女??!”
范馨元:“使節(jié)大人抬舉了!小女父親是當朝名將,隨皇帝遠征鎮(zhèn)邊,戰(zhàn)死沙場。母親對我與弟弟期望甚高,從小就給我們請老師,研讀詩文,學習舞樂,陶冶情操?!?/p>
藤原清河:“原來姑娘是名門之后,敬佩敬佩,希望今后能有機會向姑娘請教詩詞舞樂,還望姑娘不吝賜教!”
范馨元:“哪里的話,我素來向往了解異國文化,對日本也充滿好奇,還望使節(jié)大人多多指教才是?。 ?/p>
兩人頻頻舉杯相敬,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長安城門外,送行的人們與遣唐使告別,蔡元、王昌齡等人在列。
范馨元站在風中,淚流滿面,撕心裂肺之痛溢于言表。
藤原清河與蔡元等寒暄過后,來到范馨元面前,也已是情不自禁,苦情難卻。
藤原清河:“多謝姑娘前來相送,在此一別,不知何時還能相見!”
范馨元:“與君相識乃天賜之福,只要是使節(jié)大人一路平安順利,回日后健康快樂,天涯此處,我心足矣!”
藤原清河:“清河須回朝復命,身不由己。一旦再有機會,定然重回大唐,與姑娘相見。愿天遂人愿,有此福緣?!?/p>
范馨元:“先生能有此情懷,妾身人在天涯,心隨君往?!?/p>
兩人相揖依依,淚眼婆娑,愁云漫天。
遣唐使的船隊抵達揚州,藤原清河、吉備真?zhèn)洹⒈吨俾閰我黄饋淼窖庸馑聟⒅]鑒真和尚。
鑒真和尚:“貴客光臨,有失遠迎,見諒見諒!”
藤原清河:“鑒真大師應我日本佛界之邀去日本傳經(jīng)授戒,籌備嘗試歷時十年,屢經(jīng)艱險,堅韌不拔,雖東渡未成,然誠意拳拳,感天動地。今懇請大師乘坐本使船隊,一同前往日本。”
鑒真和尚:“善哉善哉,為日本僧眾傳經(jīng)授戒是我等許下的夙愿。普度眾生,永無止境也。如能借大使之船,前往東瀛,實乃萬幸!”
阿倍仲麻呂:“大師屢次東渡未成,已驚動官府。恐在揚州上船,目標太大。故請大師先乘小船到蘇州黃泗浦,然后再那里與遣唐使船隊會合,直航日本!”
鑒真和尚:“善哉善哉!”
蘇州黃泗浦。
吉備真?zhèn)洌骸拔乙寻才盆b真大師和他的弟子乘坐第二艘船。四艘船整裝待發(fā)!”
藤原清河:“出發(fā)吧!”
四艘大船在夜色中徐徐開出港口,向深海進發(fā)。
深夜,海風驟起,雷聲大作,洶涌的巨浪把四條船吹打得顛簸起伏,如同一葉扁舟隨波逐流。
突然,第一條船船體崩裂,船帆傾斜,搖搖欲墜,離另外三條船越來越遠。船上的人大呼小叫,百般挽救,最后大船搖搖晃晃靠到一個大唐鄰國的岸邊,不料岸上沖出一些劫匪,上船見人就砍,見東西就搶。船上的水手一面抗擊劫匪,一面掩護藤原清河等人坐小艇逃生。
小艇在海上飛馳良久,終于遠離小島,甩開劫匪。
藤原清河:“就逃出我們這十幾個人嗎?”
吉備真?zhèn)洌骸笆前?,船上一共一百七十多人啊,有的掉到海里了,其他的都被這劫匪殺害了!”
藤原清河:“天啊,但愿那三條船能順利回到日本啊!”
后來得知,如藤原清河所愿,其他三條船奇跡般地回到日本,鑒真和尚東渡成功。
數(shù)月以后。
幾輛馬車拉著日本遣唐使船的一行人沮喪落魄地回到長安,蔡元、王昌齡一行人在國子監(jiān)門外迎迓。
藤原清河:“吾等慚愧,船在海上遇險,四艘船被風浪漂散,我們乘坐的第一艘船裂帆傾,靠岸后又遭遇劫匪,只剩我們十幾個幸存者,萬幸逃回到長安,只好又叨擾各位,再等時機了!”
蔡元:“都聽說了。賢弟一行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岬扰笥压式?,不必客氣。賢弟屢遭風浪,回國受阻,一路辛苦了!權且安心休整,從長計議!”
王昌齡:“但愿賢弟塞翁失馬,因禍得福?。 ?/p>
話音未落,只見一個轎子狂奔而來,尚未停穩(wěn),范馨元從轎上破簾而出,奔到藤原清河身邊,四手緊握,淚眼漣漣,含情脈脈,義薄云天。
藤原清河的宅院張燈結彩,喜字高掛,藤原清河胸帶紅綢大花在門前迎接客人。來賓有壽王李瑁、國子監(jiān)祭酒蔡元、大詩人李白、杜甫、王昌齡、王維、王之渙等。
藤原清河:“今日小弟大喜之日,承蒙各位高朋關照,光臨寒舍,蓬蓽生輝,在下實在是感恩不盡啊!”
壽王李瑁:“我父皇聽說藤原先生娶了我大唐女子為妻,十分高興,特讓本王代父皇前來賀喜??!”
藤原清河:“叩謝皇恩浩蕩!”
王昌齡:“太白先生今天要多飲幾杯,好喝出靈感,寫出千古名篇啊!”
杜甫:“太白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人常說李白斗酒詩百篇,可不要讓太白兄喝得太多了,他就只能去夢里作詩了。”
李白:“賢弟又在取笑我了,哈哈哈!”
藤原清河與帶著頭蓋的范馨元拜天地、父母、互拜,圖如畫般美,人在畫中行。
六年以后。
喜娘跟隨父母親在院子里玩耍。
藤原清河:“喜娘啊,將來等你長大了,咱們一起坐船到你父親的家鄉(xiāng)日本去看看,那里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有終年積雪不化的高高的富士山,有燦若明霞的江戶櫻花。你還有很多親戚在那里呢!”
喜娘:“我還有什么親戚在日本???”
藤原清河:“哦,好多呢,你的爺爺奶奶、伯伯、叔叔、姑姑,還有幾個哥哥姐妹呢!”
喜娘:“哦,那太好了,咱們快點一起去見他們吧!”
小喜娘被父親描繪的美景迷住了,美麗的眼中充滿了向往。
藤原清河:“娘子,快帶喜娘來見從日本專程來接我們的高元度特使!”
客廳中,日本遣唐使高元度等一行與藤原清河一家人相見,激動異常。
高元度:“嫂夫人,我等此次前來,是日本淳仁天皇專門安排迎接藤原君和您一家人回日本的!你們的女兒都這么大了,好可愛啊!”
藤原清河:“太好了,我們都盼著這一天呢!”
范馨元:“喜娘,給高原叔叔背首詩吧!”
喜娘:“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高元度:“哦,好啊好啊,這是李白的名篇。李太白、杜甫、王維的詩,在日本都有好多人會背誦??!喜娘還會背誦日本人寫的詩嗎?”
喜娘:“會??!”
高元度:“哦,好啊,快背來聽聽!”
喜娘:“昭昭大唐國,如日懸東方。不畏路途險,求學興奈良?!?/p>
高元度:“哦,這是誰寫的,聽來還真是日本人寫的詩?。 ?/p>
藤原清河:“這是阿倍仲麻呂寫的,獻給了大唐皇帝,深受皇上喜愛??!”
高元度:“大唐對我們?nèi)毡厩髮W的人真是優(yōu)待啊!藤原君,你來大唐,一轉眼就是六年有余,這次一定要和我一起回國復命啊!”
藤原清河:“當然當然!”
高元度:“還請嫂夫人多多費心,打點好行裝!”
范馨元:“多謝特使大人,我們這就開始打點行裝,準備跟隨特使的船隊啟程。”
高元度:“天皇陛下見到你們幸福的一家人,該有多高興??!”
藤原清河的府衙內(nèi)。
高元度:“藤原君,你說,我這都來了快一年了,為什么唐皇還不肯接見我,不肯放你回日本呢?還望老兄想方設法找找門道?。 ?/p>
藤原清河:“我已求過所有能說上話的人,去探尋肅宗皇上的意思,估計很快就可知道?!?/p>
門童:“蔡元祭酒大人到!”
藤原清河:“快請快請!”
蔡元:“藤原先生,高元度先生,近來可好???”
藤原清河:“一切尚好,只是高元君日夜盼望唐皇的接見,寢食難安?。 ?/p>
蔡元:“哈哈哈,我早都想到了,你也總是跟我說這件事情,老朽理當盡力啊。今有幸面見圣上,討得一封敕書,特來送達。請高元度先生接旨!”
高元度深躬接旨,展開一看,上書道:“特進秘書監(jiān)藤原清河當依請歸,而恐殘賊未平,道路多艱。元度宜取南路,先歸復命。”
高元度:“哦,皇上的意思還是不讓藤原君走啊,先讓我自己回去復命!”
藤原清河接過敕書,看后也陷入深思,不得其解。
蔡元笑吟吟地說:“皇上是舍不得他走?。 ?/p>
高元度:“那我只好先自己回日本了!”
777年3月。
日本遣唐使臣野田來到藤原清河的家里。藤原清河與野田相擁而泣,激動萬分。范馨元與喜娘在一旁也熱淚盈眶。
野田:“藤原君,本朝光仁天皇又派我等專程前來迎接藤原君一家回日本,這次你可無論如何要跟我回去??!你看,這是天皇陛下給你的書信!”
藤原清河接過書信,讀之動容,老淚縱橫:“汝奉使絕域,久經(jīng)年序,忠誠遠著,消息有聞,故今聘使迎之。望君宜能努力,與使共歸,相見非賒,指不多及?!?/p>
興慶宮。
御前官:“宣日本遣唐使野田先生、秘書監(jiān)藤原清河先生上殿!”
野田:“日本遣唐使野田拜見大唐皇帝,祝皇上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唐代宗:“野田先生遠道而來,很是辛苦。貴國光仁天皇的書信朕已閱過,朕愿意滿足天皇心愿。然朕念藤原先生年事已高,體弱多病,恐難承受海浪顛簸,路之艱難。藤原先生可否委托家人回國省親如何?。俊?/p>
藤原清河:“十分感激皇恩浩蕩,小臣也是如此想法,今特請皇上恩準民女喜娘隨遣唐使船回日本探親!”
唐代宗:“朕準了!喜娘年紀尚輕,故此跋涉,勇氣可嘉!朕命隨船特使趙寶英照料喜娘姑娘,并賜愛卿家三千金幣作為路途盤纏。”
藤原清河、野田:“謝皇上皇恩浩蕩!”
778年4月。
喜娘來到遣唐使的船上,與前來送行的人們揮手告別。
年邁的藤原清河和范馨元夫婦互相攙扶,望船遠去,淚眼婆娑。
船行月余,突然海上狂風大作,巨浪滔天,電閃雷鳴,天海一片混沌,船在浪中顛簸起伏,船上的人亂作一團。
突然,咔嚓一聲巨響,船體撕裂,船漸漸沉沒,船上的人驚恐萬狀,各自逃命。
船斷成兩截,喜娘伏在船尾的甲板上,死死抓住窗前的橫桿,在海上飄搖,風吹浪打,岌岌可危。
一個巨浪打來,喜娘落水。喜娘抓住一塊木方,漂流在海面上。
三天之后,日本西仲島海域。遠處出現(xiàn)一個船影,一艘小船由遠及近,靠上前來,把喜娘救起。
日本船員:“姑娘,你真命大,你們船上有三十多人被救,六十多個人被淹死了!”
喜娘:“謝謝啦,謝謝救命之恩!”
四個月之后。京都奈良。
一條遣唐使船靠岸。
船長走下船來,藤原清河的哥哥藤原一郎和弟弟藤原淳仁一家人和眾多王公大臣都圍了上去。
船長:“藤原君,各位長輩,我朝二十多年前派到大唐的遣唐使藤原清河年老體衰,已無力承受航海艱險,只好派其女兒喜娘代表回國省親。喜娘在海上漂泊數(shù)月,屢經(jīng)風浪,船破落水,九死一生,我們已經(jīng)派船前去救援了!”
藤原秀子:“哦,上帝保佑喜娘平安到達吧!”
藤原淳仁:“太不易啦!見到喜娘,就像見到藤原清河兄長一樣!”
藤原一郎:“是啊,喜娘是我們的親眷,也是皇室的外戚,我們要以最隆重的禮儀歡迎她的歸來!”
眾齊呼:“是啊是啊,這是我們的親人啊!”
京都城門外,旌旗獵獵,人聲鼎沸,八百貴族子弟騎馬列隊迎接喜娘。
喜娘緩緩從華蓋車走下來,車前立即哭聲一片。
藤原一郎、藤原淳仁夫婦上前拉著喜娘的手,號啕痛哭。
喜娘屈身向前,長跪不起,淚如雨下,哽咽難言:“伯父、叔父、嬸嬸……”
八百貴族子弟下馬作揖,淚眼注目。
藤原秀成:“伯伯、爸爸媽媽,喜娘妹妹到來,是我們家的大喜事,也是大家的喜事!先別哭了,我們還要送喜娘覲見天皇呢!”
秀子扶起藤原一郎:“咱們走吧!”
藤原淳仁夫婦點頭止泣,又扶著喜娘上車。眾貴族子弟騎馬隨行,浩浩蕩蕩向皇宮行進。
皇宮門外階梯之上,兵臣肅立,禮仗森嚴。御前官的聲音清晰縹緲:“宣皇家貴戚喜娘上殿!”
喜娘滿懷激動,儀態(tài)萬方地走入宮殿。
藤原淳仁一家十幾人一起茶敘。
藤原淳仁:“此次喜娘回家,是我們藤原家族的大喜事,我們希望以后喜娘就留在這里,不要走了?!?/p>
眾親戚:“是啊,是啊,我們團聚在一起所不容易啊?!?/p>
喜娘:“感謝各位長輩的關愛。但我身為大唐的子民,且有父母在家,時刻牽掛,還是要回去的。在日本期間,我也想學習一些有日本特色的風俗文化,還請各位長輩和兄弟姐妹多多關照?!?/p>
喜娘各處學習茶道、插花、裁縫、烹飪、舞蹈,流連于親朋好友家和文化館舍,一晃幾個月過去了。
秀子:“喜娘姐姐,你來了幾個月,學會的東西可真多?。 ?/p>
喜娘:“我好喜歡這里的文化和民俗風情,越學越覺得會的少呢!”
秀子:“你要是能永遠留在這里不走該多好啊!”
喜娘:“我也好喜歡天天和你在一起??!”
藤原秀成從外面走進來:“爸媽,我回來了!小妹,今天有個留學生從大唐長安回來,捎信說,清河叔叔在長安病故了?!?/p>
全家人大驚失色,喜娘暈倒在秀子的懷里。
喜娘一身孝服,向親戚們辭行。
藤原淳仁家族和皇親貴戚數(shù)十人淚眼婆娑,依依惜別。
皇家信使飛馬前來:“喜娘姑娘,天皇陛下有旨,請看!”
喜娘將圣旨展開一看,上曰:“驚聞本朝遣唐使節(jié)藤原清河君在大唐辭世,朕心不勝悲痛。念其一生忠厚重義,對促進本國與大唐的交流和友誼頗有建樹,故追封藤原清河君為我朝從二品官位,欽此。”
喜娘懷抱圣旨,向皇宮方向深深鞠躬!
喜娘登上遣唐船,淚眼回望,向送行的人告別。
喜娘放眼眺望著遠方,使船全速向大唐行進……
黃河2015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