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國輝 杜鑫
[摘要] 地黃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的塊根,最早記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被列為上品,是中國著名的“四大懷藥”之一,我國對地黃的應用有長久的歷史,用藥經(jīng)驗豐富,近年來對地黃的研究也不斷深入,筆者歸納總結(jié)了相關(guān)文獻,對地黃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做一綜述。
[關(guān)鍵詞] 地黃;化學成分;藥理作用
[中圖分類號] R282.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15-39-03
地黃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的塊根,最早記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被列為上品,主要產(chǎn)于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地,但以“古懷慶府”一代的懷地黃栽培歷史最長,是中國著名的“四大懷藥”之一[1]。按照炮制方法可將地黃藥材分為三種:鮮地黃、干地黃、熟地黃,由于炮制方法不同藥性及藥物成分等均發(fā)生了變化,因此藥物作用也各不相同[2]。生地黃性味甘、寒,入心、肝、腎經(jīng),為清熱涼血之品,有清熱生津,滋陰養(yǎng)血之功[3]。熟地黃補血滋陰、益腎填髓;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近年來對地黃的研究也不斷深入,筆者歸納總結(jié)了相關(guān)文獻,對地黃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綜述如下。
1 化學成分
1.1 環(huán)烯醚萜、苷類
環(huán)烯醚萜苷是地黃中的特征成分,環(huán)烯醚萜化學結(jié)構(gòu)有半縮醛及環(huán)戊烷的特點,因此穩(wěn)定性差,在植物體內(nèi)長以苷的形式存在,干燥后的含量較新鮮樣品損失一半以上。目前已經(jīng)分離鑒定出梓醇、益母草苷、桃葉珊瑚苷、蜜力特苷、地黃苷A、D、E等30余種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為梓醇[4]。梓醇為環(huán)烯醚萜單糖苷,化學性質(zhì)不穩(wěn)定,鮮地黃中梓醇含量最高,達3.46%,其次為生地黃,熟地黃含量最低[5]。李民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河南溫縣、武陟等6個產(chǎn)地地黃進行梓醇含量測定,各地地黃中梓醇含量差別較大,說明產(chǎn)區(qū)地理環(huán)境對梓醇的含量有一定的影響[6]。
1.2 糖、苷類
Tomoda等[7]將懷慶地黃鮮根的水溶性成分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將其分為三個組分:酸性、中性、堿性,中性組分所占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兩個組份,而糖類成分占中性成分的90.9%。現(xiàn)在從地黃中已經(jīng)分離鑒定出水蘇糖、棉子糖、葡萄糖、蔗糖、果糖、甘露三糖、毛蕊花糖及半乳糖等8種糖類,其中水蘇糖所占比例最高,達到64.9%。地黃的不同炮制品中糖的含量存在顯著的差別,鮮地黃和生地黃中含量最高的均為水蘇糖,而熟地黃中含量最高的則為甘露三糖[8],鮮地黃中還原糖含量為272.3~467.9mg/g,多糖含量為90.2~98.6mg/g;干地黃中還原糖含量為140.3~287.3mg/g,多糖含量為31.3~50.5mg/g[9]。
1.3 氨基酸類
地黃中含有多種氨基酸,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賴氨酸、亮氨酸為鮮地黃、生地黃及熟地黃中質(zhì)量分數(shù)較高的氨基酸,總氨基酸質(zhì)量分數(shù)隨著炮制過程的進行而隨之降低,新鮮狀態(tài)的地黃總氨基酸質(zhì)量分數(shù)為4.798%,干制后下降到3.608%,生地黃炮制后總氨基酸質(zhì)量分數(shù)降低到3.037%[10]。
1.4 其他成分
地黃中含有Fe、Mg、Cu、Ca、Zn、Cr、Mo、K等多種微量元素,鮮地黃中K的含量最高,生地黃中Ca的含量最高,Cu的含量最低[11]。干地黃中分離得到系列脂肪酸、β-谷甾醇、丁二酸等[12]。地黃中含有脂肪酸及芳香酸等揮發(fā)油成分[13]。
2 藥理作用
2.1 對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
趙素榮等[14]觀察不同濃度地黃多糖灌胃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各種劑量地黃多糖均可使小鼠的脾指數(shù)顯著提高,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增強,劑量為200mg/(kg·d)的地黃多糖可使外周血CD8+細胞的比例提高,此外,劑量為10~200?g/mL濃度范圍內(nèi)的地黃多糖還可明顯促進ConA刺激72h的T淋巴細胞增殖,使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增強。邱妍等[15]分別用六味地黃湯和地黃水提液對健康小鼠灌胃,亦發(fā)現(xiàn)六味地黃湯及君藥地黃水提液均可使小鼠的免疫功能增強。
2.2 對血液系統(tǒng)的影響
賈秀梅等[16]用干姜水煎劑灌胃結(jié)合5%乙醇代替自由飲水復制大鼠血熱出血模型,分別用鮮地黃、鮮地黃汁、鮮地黃粉、顆粒、飲片給大鼠灌胃,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鼠的熱盛癥狀,改善血熱出血大鼠的全血粘度及血漿黏度的增加、凝血時間延長,使之與正常大鼠水平接近,由于鮮地黃及保鮮加工品中均不同程度的保留了鮮地黃的有效成分,因此,均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王梅等[17]研究中用系統(tǒng)溶劑法提取生地黃水煎液給小鼠灌胃,眼球后靜脈叢取血同時用剪尾法,觀察不同極性溶劑提取的生地黃水煎液的止血效果,發(fā)現(xiàn)乙醇部位可使小鼠出、凝血時間明顯縮短,認為該部分所含的成分為生地黃中的主要止血活血成分,用大孔吸附樹脂分離純化,認為生地黃的止血作用的活性成分與糖類、環(huán)烯醚萜苷類有關(guān)。
2.3 抗腫瘤作用
多項研究表明,地黃寡糖具有抗腫瘤作用,其中水蘇糖在地黃寡糖中所占比例最高。賈紹華等[18]從鮮地黃、生地黃、熟地黃三種常用炮制品中提取水蘇糖并對含量進行比較,觀察不同濃度水蘇糖體外抗腫瘤活性,結(jié)果表明,鮮地黃中水蘇糖含量在常用的三種地黃制品中最高,水蘇糖體外對HepG-2和SGC-7901腫瘤細胞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還能使環(huán)磷酰胺的抑瘤作用明顯增強。
2.4 抗衰老作用
自由基和衰老過程有密切的關(guān)系,人體內(nèi)的自由基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呈現(xiàn)增長的趨勢,但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卻不斷降低,造成人體內(nèi)產(chǎn)生的自由基不能及時被清除,在體內(nèi)不斷增多造成損害,機體出現(xiàn)一系列衰老表現(xiàn)[19]。麻銳等[20]采用體外誘導脂質(zhì)過氧化損傷模型,在誘發(fā)氧化開始前分別給予不同濃度的地黃水煎液,不同濃度地黃水煎液均能較好的抑制過氧化丙二醛(MDA),以3.25mg/mL的濃度抑制率最高,且該濃度的溶血率較低。endprint
2.5 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影響
地黃是臨床治療老年健忘、記憶力減退的常用藥。崔瑛等[21]研究熟地黃水提液對東莨菪堿所致記憶獲得障礙模型小鼠、對乙醇所致記憶再現(xiàn)障礙模型小鼠、ALCl3擬癡呆模型小鼠模型的益智作用,研究認為熟地黃有改善學習記憶作用,該作用與降低腦組織膽堿酯酶活性,抑制腦組織中過量鋁離子含量有關(guān),對腦組織起到保護作用。薛麗君等[22]用斷尾放血結(jié)合注射環(huán)磷酰胺復制貧血大鼠模型,灌胃不同濃度地黃水提液,用Morris水迷宮對空間記憶能力進行觀測,結(jié)果地黃治療組空間記憶力顯著提高,可能改善貧血、提高血漿紅細胞生成素水平、上調(diào)腦紅細胞生成素及其受體表達與提高空間記憶力有關(guān)。
2.6 降血糖作用
地黃在臨床用于糖尿病的治療歷史悠久,與人參、瓜蔞、葛根被并稱為治療糖尿病的四大“圣藥”。仝國輝等[23]認為地黃寡糖降血糖作用顯著,能緩解糖尿病小鼠體重下降現(xiàn)象,使血糖、血脂水平均顯著降低,有利于延緩糖尿病進展,及防治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段衛(wèi)娜等[24]用高脂肪飼料加鏈脲佐菌素復制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給鮮地黃、生地黃、熟地黃三種地黃不同炮制品組成的增液湯,鮮地黃、生地黃降血糖作用明顯,熟地黃-增液湯對糖尿病大鼠的血糖無明顯影響,不同地黃炮制品的降糖作用有較大的差別。吳金環(huán)等[25]用相同的方法復制了糖尿病小鼠模型,灌胃給予不同濃度生地黃、熟地黃顆粒劑,認為地黃對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優(yōu)于熟地黃。
2.7 保護胃黏膜作用
王竹立等[26]用無水乙醇制備胃黏膜損傷模型,于120、30、1min胃飼干地黃煎劑,發(fā)現(xiàn)干地黃煎劑可有效抑制大鼠的胃黏膜損傷,提示干地黃煎劑具有快速保護胃黏膜作用。
3 結(jié)語
綜上所述,我國對地黃的應用有長久的歷史,地黃化學成分復雜,包括環(huán)烯醚萜及苷類、糖、苷類、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藥理作用廣泛,主要表現(xiàn)在對免疫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抗衰老作用等多種方面,地黃的化學成分受到產(chǎn)地、炮制加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由于化學成分是藥理作用的物質(zhì)基礎,因此,除了推廣規(guī)范化種植、加工工藝,提高藥材質(zhì)量外,隨著醫(yī)學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及中藥現(xiàn)代化的推進,仍需對其藥效物質(zhì)基礎深入研究,使其作用機制明朗透徹,以便于地黃在臨床的綜合利用。
[參考文獻]
[1] 馮衛(wèi)生,李孟,鄭曉珂,等.生地黃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14,49(17):1496-1502.
[2] 郭麗娜,白皎,裴月湖.生地黃化學成分的分離與鑒定[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13,30(7):506-508.
[3] 韓清泉.不同炮制方法對中藥地黃化學成份的影響與分析[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3,5(9):33-34.
[4] 衛(wèi)冰,楊云.地黃環(huán)烯醚萜苷類類化學成分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1,9(24):130-133.
[5] 孔瑩瑩,張振凌,段衛(wèi)娜,等.懷地黃有效成分梓醇的提取工藝和不同炮制品含量的比較研究[J].中醫(yī)學報,2013,28(6):865-867.
[6] 李民,辛杰,王春艷,等.地黃中梓醇含量與產(chǎn)區(qū)相關(guān)性研究[J].中國藥物評價,2014,31(4):212-214.
[7] Tomoda M, Kato S,onuma M.Water-soluble constituents of rehmanniae radix. I Cabohydrates and acids of Rehmannia glutinosaf. Hueichingensis[J].Chem.Pharm.Bull,1971,19(7):1455.
[8] 溫學森,楊世林,馬小軍,等,地黃在加工炮制過程HPLC譜圖的變化[J].中草藥,2004,35(2):153.
[9] Wang TX,Li JY, Hu ZH.Morphogenesis and struc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root tubur of Rehmannia glutinosacv.hueichingensis[J]. Acta Bot Boreal-Occident Sin,2003,23(7):1217-1223.
[10] 高觀禎,周建武,汪惠勤,等.地黃炮制過程氨基酸組分分析[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2010,32(3):52-54.
[11] 李韜,趙超群,呂坤,等.玄參、生地黃、紫草等六種中藥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測定[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11,18(6):28-32.
[12] 李更生,于震,王慧森.地黃化學成分與藥理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中醫(yī)中藥分冊,2004,26(2):74-78,104.
[13] 李建軍,李靜云,王瑩,等.地黃藥用研究概述[J].生物學教學,2013,38(3):4-7.
[14] 趙素容,盧兗偉,袁麗珍,等.地黃多糖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院刊,2006,30(3):217-219.
[15] 邱妍,林霖,董發(fā)明,六味地黃湯及其君藥對小鼠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的影響[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0,37(5):234-236.
[16] 賈秀梅,張振凌,吳瑞環(huán).鮮地黃及保鮮加工品對血熱出血模型大鼠涼血止血藥效比較[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6):127-132.
[17] 王梅,張麗娟,郭東艷.生地黃止血作用藥效物質(zhì)基礎的初步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1,22(8):1938-1939.
[18] 賈紹華,張道勇,劉冰潔.地黃不同炮制品中水蘇糖含量比較及其水蘇糖抗腫瘤活性的研究[J],黑龍江醫(yī)藥,2012,25(4):511-514.
[19] 劉晶,鄒偉,安利佳.從現(xiàn)代衰老學說談地黃的抗衰老作用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8,35(6):952- 955.
[20] 麻銳,丁瑞恒,廖蘊華.不同濃度地黃對大鼠腎組織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內(nèi)科,2012,7(3):220-223.
[21] 崔瑛,沈云輝,侯士良,等.熟地黃對記憶障礙模型小鼠記憶力影響的實驗研究[J].河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18(5):32-34.
[22] 薛莉君,萬東,王紅利,等.地黃提取物改善貧血大鼠記憶及其機制[J].中國科學(化學),2011,41(6):1024-1030.
[23] 仝國輝,張懿,譚壯生.地黃寡糖對實驗性高血糖小鼠糖脂代謝的影響[J].毒理學雜志,2011,25(2):117-119.
[24] 段衛(wèi)娜,張振凌,孔瑩瑩,等.地黃生熟異用對增液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4,29(1):266-268.
[25] 吳金環(huán),顧紅巖,喇孝瑾,等.地黃與熟地黃對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8):161-163.
[26] 王竹立,李林.干地黃對胃黏膜的快速保護作用及其機制[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脾胃雜志,2000,8(5):265-267.
(收稿日期:2015-04-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