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飛 黃春 李潔等
[摘要] 目的 探討2型糖尿病口服藥治療效果欠佳的患者改用餐前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睡前甘精胰島素治療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擇71例口服藥治療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患者采用餐前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治療,比較治療前后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及胰島C肽釋放功能。 結(jié)果 71例患者治療后血糖較治療前顯著下降,空腹、糖負荷后1、2、3h后C-P值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 結(jié)論 口服降糖藥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餐前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血糖控制程度,改善胰島C肽釋放功能。
[關(guān)鍵詞] 2型糖尿??;甘精胰島素;胰島C肽;降糖藥物;胰島β細胞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15-8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clinical efficacy of fasting Insulin aspart combined with bedtime glargine for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ith poor oral treatment. Methods 71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ith poor oral treatment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fasting Insulin aspart combined with bedtime glargine. Glycemic control and insulin C-peptide release function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blood sugar glucose was lower after treatment (P<0.05); After treatment, fasting C-P and 1, 2, 3h after the glucose load C-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Blood glucose controlling and insulin C-peptide release function are improved with fasting Insulin aspart combined with bedtime Glargine for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ith poor oral treatment.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sulin glargine; Islet C peptide; Hypoglycemic agents; Pancreatic beta cells
許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發(fā)病初期不愿采用胰島素治療,選擇長期服用降糖藥物來控制血糖,但仍然有部分患者口服藥物血糖控制效果較差,或者病情反復[1]。臨床采用胰島素泵持續(xù)性皮下注射能顯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癥狀,但由于胰島素泵價格昂貴,制約了其在臨床的廣泛運用[2-3]。因此尋找效果好又經(jīng)濟的2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案是普遍關(guān)注的焦點[4]。本研究采用餐前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治療口服藥物治療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探討其改善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長期服用降糖藥的2型糖尿病患者71例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5]。所有患者入院前均采用口服降糖藥治療,并且出現(xiàn)病情發(fā)展,因血糖控制不理想而入院治療。其中男47例,女24例,年齡41~79歲,平均年齡(56.1±4.0)歲,病程5~18年,平均病程(10.23±2.04)年。
1.2 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診斷標準患者;(2)所有患者入院前均采用口服降糖藥治療,并且出現(xiàn)病情發(fā)展,因血糖控制不理想而入院治療。(3)倫理協(xié)會批準,與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心、肝、腎、造血系統(tǒng)嚴重疾病患者;(2)合并急性感染或精神病患者;(3)1個月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患者;(4)糖尿病性酮癥酸中毒等嚴重并發(fā)癥患者。
1.3 治療方法
患者停止口服降糖藥,于三餐前10min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丹麥諾和諾德公司,J20100124),于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賽諾菲北京制藥有限公司,J20120021),根據(jù)血糖濃度調(diào)整胰島素劑量。治療3周后觀察療效。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血糖達標標準:空腹血糖<7mmol/L或餐后2h血糖<8mmol/L。觀察并記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控制情況;分別于治療前后,進行C-P釋放試驗,于空腹、糖負荷后1、2、3h抽取患者2mL靜脈血,檢測C-P值變化情況。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5.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的形式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治療前后患者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治療后空腹及三餐后2h血糖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見表1。
2.2 患者治療前后C-P值變化情況比較endprint
治療后空腹、糖負荷后1、2、3h后C-P值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見表2。
3 討論
2型糖尿病傳統(tǒng)的治療方式為在合理飲食和適量鍛煉的基礎上,口服1種、2種或3種的降糖藥治療[6]。有研究報道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病時胰島β細胞功能已下降接近一半,并隨著病程的發(fā)展,以每年大約5%的速度降低[7]。當患者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或血糖控制不佳時才給予胰島素治療[8]。2005年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指出有經(jīng)濟條件的糖尿病患者應采用胰島素泵或超短效胰島素治療,可有效精細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的發(fā)生率[9]。目前普遍認為,胰島素泵是治療2型糖尿病最有效的方式,但胰島素泵價格昂貴,不適合廣泛運用[10]。門冬胰島素是一種胰島素類似物,其作用機制為與脂肪或肌肉組織細胞中的胰島素受體結(jié)合,促進吸收葡萄糖,同時抑制釋放肝糖原,以降低血糖含量[11]。
胰島素的作用主要是調(diào)節(jié)糖的代謝,其通過促進骨骼肌及脂肪等組織對葡萄糖的社區(qū)以及對肝葡萄糖產(chǎn)生的抑制而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胰島素還能夠抑制脂肪細胞的脂解,抑制蛋白質(zhì)的水解,促進蛋白質(zhì)的合成。門冬胰島素是胰島素類似物,與人胰島素相比,低血糖的總體發(fā)生率沒有差異。比可溶性人胰島素起效更快,作用持續(xù)時間更短。由于快速起效,所以一般須緊鄰餐前注射。患者使用該品時發(fā)生的不良反應主要與劑量相關(guān),且與胰島素藥理學作用有關(guān)。與其他胰島素制劑相同,低血糖是胰島素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當胰島素的給予量高于需要量時就會導致低血糖的發(fā)生。嚴重低血糖的患者可能導致意識喪失和(或)驚厥以及暫時性或永久性腦損傷甚至死亡。因此在臨床應用過程中,應注意低血糖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醫(yī)生根據(jù)患者情況,設定合適的臨床療效。本次納入研究的患者,無低血糖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以及其他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甘精胰島素是一種長效胰島素,屬于人胰島素類似物。皮下組織注射后,酸性溶液被中和,從而形成微細沉積物,可發(fā)揮持續(xù)釋放少量甘精胰島素的作用,從而產(chǎn)生長效、平穩(wěn)、無峰值的血藥濃度特性。甘精胰島素與人胰島素在與受體結(jié)合方面非常相似,靜脈注射同等劑量的人胰島素和甘精胰島素效價相同。甘精胰島素同其他胰島素一樣,其作用時程受到體力活動以及其他因素影響。甘精胰島素皮下注射起效時間比人精蛋白鋅中性低精蛋白鋅人胰島素(NPH)要慢,但其特征是平穩(wěn)無峰值,并且作用時間長。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的方法為患者提供基礎胰島素水平。
C肽又稱為連接肽,是β細胞分泌產(chǎn)物,胰島素原是C肽和胰島素的共同前體[12-15]。一個胰島素原裂解后成一個胰島素和一個C肽。胰島素原是一條很長的蛋白質(zhì)鏈,胰島素原在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為三段,前后兩段又重新聯(lián)接,成為有A鏈和B鏈組成的胰島素,中間一段獨立出來,稱為C肽。胰島素和C肽總克分子量相等,而血液中胰島素原的濃度不到C肽1/10,因此一般檢測血中的總C肽可代表游離C肽,從而評價胰島素釋放水平。當患者沒有使用胰島素治療時,可直接測定空腹和餐后2h血腫胰島素水平而評價胰島素釋放功能,判斷胰島β細胞功能。但是,當患者接受外來胰島素治療后,血中的胰島素水平不能反應β細胞的釋放功能,因此,需要通過測定血中C肽水平,來判斷胰島β細胞的釋放功能。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長期口服降糖藥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餐前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治療后,有效的改善了血糖控制情況。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餐前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聯(lián)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治療后,胰島β細胞功能得到了顯著改善,更及時有效的控制血糖,縮短了血糖達標的時間。其作用機制可能為,患者得到外源性胰島素治療,緩解了機體內(nèi)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壓力。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長期口服藥治療后改用餐前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和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可有效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率,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提高胰島C肽含量,值得在廣大2型糖尿病患者中推廣應用[16]。
[參考文獻]
[1] 李英,朱紅霞,王敏哲,等.沙格列汀聯(lián)合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4,14(7):568-570.
[2] 劉湘茹,胡德龍,薛珮怡,等.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瑞格列奈與雙相門冬胰島素治療新診斷2型糖尿病的效果比較[J].廣東醫(yī)學,2014(10):1603-1605.
[3] 汪江波,俞冬梅,孫海燕,等.胰島素泵短期持續(xù)皮下注射胰島素類似物治療初診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2,52(34):68-70.
[4] 牛建生,張玲,郝堯,等.預混人胰島素類似物等劑量3次餐時注射對糖尿病患者強化降血糖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9(15):4344-4345.
[5] 南映瑜,陳瑜,黃恬,等.兩種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在2型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患者放化療期的對比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2,41(28):2943-2944.
[6] 蒙光義,龐家蓮,王冬曉,等.地特胰島素聯(lián)合門冬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評估[J].海南醫(yī)學,2014,19(12):1730-1733.
[7] 劉蓮葉,丁曉煉.門冬胰島素30/70治療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2,52(33):74-75.
[8] 陳莉,韓萍.甘精胰島素和門冬胰島素30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比較[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1,14(4):344-345.
[9] 莊啟州,王轉(zhuǎn)鎖.門冬胰島素30聯(lián)合阿卡波糖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30例[J].中國藥業(yè),2014,23(9):56-57.
[10] 甄月巧,馬運芝.地特胰島素或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門冬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和安全性的觀察[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6):435-437.
[11] 曹月香.甘精胰島素和中效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比較[J].山東醫(yī)藥,2012,52(22):60-61.
[12] 董敬堅,甘利明.甘精胰島素與格列美脲聯(lián)合治療口服降糖藥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2):2892-2893.
[13] 馬靜,趙立華,謝云.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與空腹C肽和胰島素抵抗的相關(guān)性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5,23(1):46-49.
[14] 邱毅文.化學發(fā)光法測C肽、胰島素對糖尿病的診斷價值[J].醫(yī)療裝備,2015,28(2):45-46.
[15] 張妮婭,劉超.老年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癥患者血清胰島素、C肽水平變化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14,54(38):72-74.
[16] 倪玲玲,施羽.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39例初診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34):34-36.
(收稿日期:2015-03-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