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泉
夏青學習成績曾在班里排倒數(shù)第7名,是一名讓“爸媽愁兮兮”的中等偏下初中生。面對爸媽轟炸式的嘮叨,夏青用了很多奇妙招法反擊,讓爸媽發(fā)自內(nèi)心地不想嘮叨。從此,夏青沒有廢寢忘食增加課外學習的時間,也沒有上補習班看課外輔導教材,該上網(wǎng)上網(wǎng),該看電視看電視,腦瓜卻突然開竅了,過去記不住的課文現(xiàn)在讀幾遍就忘不了,過去解不開的數(shù)學題現(xiàn)在像玩游戲……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腦瓜開竅,功夫在課外
初三中考,一不留神,夏青考了個年級第2名。父母目瞪口呆,像買彩票中了千萬元大獎。有人猜他可能看了什么學習秘籍,一夜間由傻小子變成“武林高手”,也有人說他瞎貓碰上死耗子。大家都覺得這個成績不屬于他這個“差生”。
夏青在全班50名學生中,成績在30名以下,最差的一次是倒數(shù)第7名。老師說他上課心不在焉,寫作業(yè)應(yīng)付差事,玩起來比誰都歡,打架比誰都兇。這些麻煩,讓他爸媽整天愁兮兮的。為了不讓他“輸在起跑線上”,父母從他還在娘胎里起就給他放音樂、講故事、看新聞聯(lián)播。老爸還時常摸著老媽的肚皮說:這是專門給北大、清華預(yù)留的娃娃。出娘胎第一天,他就開始了繁重的“學習”,老媽給他喂奶,老爸就在旁邊給他讀泰戈爾的詩:“母親讓嬰兒離開右乳的時候,嬰兒就啼哭,可他轉(zhuǎn)瞬間又從左乳得到了安慰?!狈艑W回家,爸媽生怕夏青貪玩,又添加了很多學習任務(wù),累得他氣喘吁吁。他心里想:連國家都說要給小孩子減負,怎么爸媽還是老一套,這樣逼我學習!父母的北大、清華夢破滅后,把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夏青身上。然而,這個夢被夏青糟糕的學習成績擊得粉碎。
父母不甘心,什么方法都試過了,卻沒有一點作用。他們著急上火地嘮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F(xiàn)在不好好學習,你將來刷盤子都沒有人要!”夏青頂嘴:“我活在當下,不能為了將來不刷盤子而犧牲現(xiàn)在的快樂!”母子倆經(jīng)常發(fā)生“戰(zhàn)爭”。夏青還不時給爸媽分析老來快樂和兒時快樂的關(guān)系。面對兒子的反擊,父母加大了嘮叨密度,擴大了嘮叨范圍,從生活、學習到為人處世,這些密集的“雨點”打在夏青的身上,讓他無處可藏。
夏青被嘮叨急了,暗地里跟爸媽較勁,想辦法讓他們不嘮叨。他開始認真翻閱大量書籍、上網(wǎng)查找資料、和同學溝通。他細心觀察爸媽的嘮叨規(guī)律,還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來:他們喜歡在什么事上嘮叨?經(jīng)常在什么時間嘮叨?并把父母的嘮叨劃分為10個類型,對不同類型的嘮叨采取不同的應(yīng)付方法。在這場化解嘮叨的博弈中,夏青的能力得到了施展,自覺不自覺地運用到學習上,腦瓜開了竅。他依然跟以前一樣,寫完作業(yè)絕不多學一分鐘,背誦課文手里還拿著《哈利·波特》,考試前也不耽誤游泳、打籃球??伤麉s覺得過去解不開的數(shù)學題,現(xiàn)在就好像玩游戲一樣輕松,記不住的課文,現(xiàn)在念幾遍就過目不忘,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力比過去不知強了多少倍。學習成績突飛猛進的他,讓父母和老師目瞪口呆。班主任說:“這孩子,如果能保持這種狀態(tài),北大、清華任他挑選。”老師的前后評語反差讓夏青覺得好笑。他認為,現(xiàn)在的小孩子智商、情商基本上都差不多。只要腦瓜開竅了,大多數(shù)孩子都能輕而易舉地上北大、清華。
“反嘮叨”,快樂成長
“我不是郭靖,不是令狐沖,也不是張無忌,沒有秘籍?!毕那嗾f,“但是我有訣竅。這個訣竅不在學習上,而在學習外。”他說,幫爸媽化解嘮叨,不像死學功課那么乏味,非常有趣。通過觀察,他發(fā)現(xiàn)老媽像小孩,馬虎,丟三落四,不知道愛自己。他列了一份清單:1.拖拉,事情總是拖到不能不做的時候再做。2.亂丟東西,用的時候找不著。3.不知道愛惜自己,水喝得少,胃不好還總吃辣。4.脾氣急躁,對老爸態(tài)度不好……一共10條。夏青深知,爸媽非常愛他,越愛越擔心,有了擔心就有了嘮叨。嘮叨就像老媽的心結(jié),不能硬拽,越拽越緊,得順著她,用巧勁解開。
到網(wǎng)上查閱資料,劉文典大師教孩子寫文章的消息吸引了夏青的眼球。大師用了“觀世音菩薩”五個字:善于觀察,明白人情世故,講究音韻,有仁愛之心。他眼前一亮,對!何不用這五個字來化解老媽的嘮叨呢?媽媽逛街,常把包挎在一邊,有時拉鏈都不拉,被小偷偷過幾次,商店里“小心扒手”的警示牌也沒能讓她改掉這個毛病。夏青就嘮叨媽媽:“逛街的時候,記得把包放在前面,拉上拉鏈,小心小偷?!痹缟希蠇尀樗桶职肿隽素S盛的營養(yǎng)早餐,而自己卻常常來不及吃。“老媽,你要記得吃早飯,多喝水,每天至少8杯水,千萬別忘了。”老媽忙碌了一天下班后,買菜、做飯、洗衣服,照顧老公和孩子,青春一去不返,夏青心疼媽媽,就對她說:“去做美容,每周兩次,你是天下最漂亮的‘中婦’?!?/p>
夏青的嘮叨事無巨細,想得周全。他一天至少嘮叨媽媽兩遍,幾天以后,媽媽受不了了:“你一個小孩怎么學得這么嘮叨?”夏青說:“媽媽,等我將來出去工作不在你身邊了,你就會知道,兒子的嘮叨多么重要。沒有兒子的嘮叨,你會生活得一團糟……”“別整這些沒用的,給我好好學習去!不好好學習,將來洗盤子都沒人要?!崩蠇層职岢鲞@老掉牙的話刺激他。以前,夏青每次都反唇相譏,惹得媽媽很惱火,說他沒志氣、沒出息。這次夏青借勢說:“媽媽,你累了一天,讓我洗吧?!薄叭W習吧,只要你學習好了,媽媽就不累了?!薄拔乙獙W會洗碗,將來或許用得著?!边@句話平時是媽媽最不愛聽的,在她心里,洗盤子就是“沒出息”的代名詞,現(xiàn)在語氣卻變了:“你好好學習就行了,只要學習好了,將來就用不著自己洗碗了。”夏青回答:“沒關(guān)系,李嘉誠也洗過盤子端過碗呢!你的兒子將來要比李嘉誠還牛。即使將來洗盤子端碗,我也是你的兒子,也要孝順你?!眿寢尭袆又嘧屜那嗳ド暇W(wǎng)休息休息再寫作業(yè)。嘿嘿,“不寫完作業(yè)不許上網(wǎng)”,這可是她規(guī)定的鐵紀律啊。初見成效,夏青心里美滋滋的。
讓夏青心煩不已的嘮叨還有一句:“誰誰誰的孩子比你好……”為了讓媽媽不再刺激他,夏青決定用“誰誰誰的媽媽”來對付“誰誰誰的孩子”。媽媽過生日,夏青不讓爸爸買蛋糕,他要自己買。吹滅蠟燭,夏青切了一塊蛋糕遞給老媽:“祝媽媽生日快樂,心想事成!過了這個生日,媽一定時來運轉(zhuǎn),升職加薪。”他知道媽媽心里想什么,就挑她喜歡的說。果然,老媽笑著說他最懂媽的心。繞了個大圈,夏青開始切入正題:誰誰誰的媽升了處級,誰誰誰的媽評上了高級職稱,誰誰誰的媽月收入N千元……媽媽聽著兒子羅列的“誰誰誰的媽”,臉都綠了。她想,以前自己用這樣的話刺激兒子,他內(nèi)心該多難過啊。她意識到,這句話對孩子產(chǎn)生了“致命傷害”。媽媽有了反應(yīng),夏青趕緊說:“媽媽,不管別人的媽有多么優(yōu)秀、多么出色、多么了不起,對我來說,你永遠都是天下最好的媽媽?!贝撕?,每次想拿“誰誰誰的孩子”來嘮叨夏青時,媽媽就覺得對兒子是一種傷害。慢慢地,這句話就從媽媽的“語庫”里消失了。
相對老媽的嘮叨,老爸的嘮叨更有創(chuàng)意。化解老爸的嘮叨需要動更多腦筋,學更多知識,用更多技巧。老爸對夏青給予了更高的期望:“兒子呀,林肯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已經(jīng)是優(yōu)秀學生了。”“老爸呀,林肯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已經(jīng)是國家總統(tǒng)了?!备缸觽z你一言我一語,接對聯(lián)似的。老爸小時候?qū)W習刻苦、成績優(yōu)秀,勤勞、節(jié)儉,絕對是個規(guī)矩的乖孩子。所以,老爸除了林肯外,又給夏青找了個榜樣——那就是他自己。老爸每個優(yōu)點里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夏青聽第一遍的時候感覺很有興趣,聽多了,耳朵都起繭子了,便感覺很煩。他覺得老爸就是做了個模子硬把他往里塞,就像瓜農(nóng)殘忍地把西瓜套進方塊模子里,逼迫圓西瓜長成方西瓜,怪怪的。夏青開始琢磨辦法掙脫這個模子。他從奶奶那里打聽到一籮筐老爸小時候的故事,再聽老爸說自己怎么怎么好時,他開玩笑地說:“你小時候還掀女生的裙子呢?!崩习旨t著臉要揍這個小兔崽子。之后,只要老爸一開口,“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夏青就抖摟一個。還沒等夏青把老爸的糗事講完,老爸就再也不拿小時候的正面形象教育他了。
光抖摟老爸小時候的糗事顯然欠缺說服力。夏青知道老爸喜歡古典名著,崇拜雨果、大仲馬,尤其崇拜泰戈爾,就找來泰戈爾的50多部詩集、100多部作品,一口氣讀完,越讀越感興趣。他把泰戈爾的一句名言貼在老爸書房里:“時間是變化的財富,然而時鐘拙劣的模仿,卻只有變化而毫無財富。”老爸恍然大悟:“不能讓兒子成為一個只會模仿時間的小鬧鐘?!毕那喔习至奶欤簥W巴馬的家庭隱私、空間站航天員的喝水和撒尿,從宇宙黑洞到地球微生物,從秦始皇到溥儀,從《詩經(jīng)》到《鬼吹燈》,他還從劉文典那里知道了胡適、陳寅恪、馮友蘭等一群國學大師。之后,再反擊老爸時,夏青順口就能指出來一個大家,直接把老爸驚暈了。
親子博弈,平等才健康
以前夏青想反駁老爸,但是大腦知識庫提供不出詞句,讓他苦于“才華”欠缺無力施展,終于體會到了“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偉大真理?,F(xiàn)在,他不僅得心應(yīng)手了,強烈的求知欲令他自己都大為吃驚。為了讓媽媽認識到喝水的重要性,他查閱了很多資料,關(guān)于喝水的知識,水在人體內(nèi)的作用、人體內(nèi)的含水量、喝什么樣的水最合適等,還寫了篇《喝水趣談》,儼然一個保健專家。在夏青的嘮叨中,有一條“別忘了給姥姥打電話”,早上囑咐一遍,中午囑咐一遍,晚上檢查落實一遍。這快讓老媽招架不住了。這時,夏青講了有關(guān)“空巢老人”的生活特點、心理需求等理論,讓老媽聽得心悅誠服。
夏青的改變強烈地刺激了爸媽。為了治療拖延癥,媽媽也查閱了很多資料。過去總是催促夏青“快點快點”,后來才明白,拖拉不是天生的,是從周圍環(huán)境學來的,可能來自強權(quán)的家教,也可能是一種反抗形式。以前,夏青的桌子總是很亂,他明明知道應(yīng)該收拾一下,但是怕麻煩,遲遲不行動。這時,遇到老媽嘮叨,他產(chǎn)生叛逆心理,越嘮叨越不收拾。后來,媽媽不再催促了,而是心平氣和地說:“兒子,你想一想自己決定,是收拾一下好還是亂糟糟的好?”媽媽剛一轉(zhuǎn)身,夏青就收拾了。久而久之,夏青的桌子再也不亂了。老爸也反思到,當他嘮叨夏青沒出息的時候,是否該反思是自己沒長進?孩子有待于教育和提高,但自己是否也應(yīng)該再教育和提高呢?
“反嘮叨”之戰(zhàn)讓夏青細心、體貼起來。平時調(diào)皮的他經(jīng)常惹得媽媽大怒。媽媽常拿“我懷你的時候”或者“我生你的時候”,督促他加足馬力學習,不要辜負了她的一片苦心。靈活的他趕緊編“我難產(chǎn)讓老媽受罪”故事給媽媽聽,其中一個版本是:“媽,這也不能全怪我,當時我記得我在一個漆黑的通道里爬,前面有個亮光,然后就看見很多大腦袋怪物看我,我一害怕就縮回去了,害得媽媽受了罪……”同樣的素材,他編很多版本,全當練習寫作,根據(jù)需要隨時拎出來。成績不好時,媽媽忍不住嘮叨“生你的時候”,接下來就是“操心受罪”,再接下來“好好學習報答爸媽”。夏青趕緊用“出生”版本來對付:“臍帶繞脖子,臉全紫,送去吸氧,才轉(zhuǎn)危為安。估計我其實本該是個天才的,被臍帶一勒給勒成平常人了……”引得媽媽哈哈大笑。一開心,嘮叨不翼而飛。他還不忘記耍嘴皮子:“媽,你別著急,對平常孩子就要有平常心,給我點時間,我絕不會讓你白操心,白受罪。”
夏青把泰戈爾的一篇表現(xiàn)孩子對自由渴望的文章《同情》讀給爸媽聽。父母則把另一篇文章《禮物》,對孩子的自由的鼓勵念給夏青聽,一家三口同讀一本書。“媽,我是你的幼稚的孩子,我是你的一部分,所以我能讀懂你的心,唯獨你一個人有權(quán)利罵我罰我……”老媽摸著兒子的頭笑著說:“兒子,媽媽生養(yǎng)你,為了你操心,你已經(jīng)回報媽媽了,你用你的生命延續(xù)了爸媽的生命,你用那么多的快樂快樂了爸媽,你不欠媽媽,你要甩掉歉疚的包袱,如果以后媽媽不小心再說出讓你歉疚的嘮叨,你就說,沒經(jīng)過我同意你憑什么生我?”兩人笑得前仰后合。逢年過節(jié),爸媽生日,夏青都會主動回憶他們一年來的辛苦。一方面等于給父母的嘮叨封上了口,另一方面也讓自己“吃水不忘挖井人”。他們相互嘮叨,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爸媽的嘮叨少了,夏青的自由越來越多,心情舒暢,輕輕松松,學習自然就好了。爸媽也終于意識到,嘮叨,即使是出于愛,也確實挺煩人。再好的關(guān)愛,如果放到嘮叨里去表達,也會讓被愛的人難以承受。
一位法國作家說:“一個男人一生中有三次塑造自己的機會。第一次要在父母的幫助和愛護下完成。如果這次沒有成功,妻子會給他第二次機會,幫他走出浮躁、自私和不成熟。如果依然沒有成功,孩子會給他最后一次機會??扇绻€是不行,他就徹底完了?!卑职终f:“我可不想徹底完了,我要珍惜兒子給我的第三次機會,把自己塑造成一個走出浮躁、自私和不成熟的人,一個陽光快樂的人?!?/p>
一場愛的博弈,夏青的爸媽終于算清了一筆糊涂賬:“我們希望得到兒子無條件的愛,可是當我們說出‘爸媽為你付出了心血’后,我們已經(jīng)得不到無條件的愛了,因為我們給兒子開出了愛的條件。我們希望兒子熱愛學習,可是當我們說出‘好好學習不要辜負爸媽的期望’后,兒子已經(jīng)沒有興趣學習了,因為兒子把精力都轉(zhuǎn)移到了回報爸媽上。建立健康的親子關(guān)系,要管住嘴,放開手。嘮叨是對孩子最大的不尊重。嘮叨就像一根繩索,牽拽著孩子跟在大人身后不許離開。管住嘴,從平等心開始,親子之間,沒有誰欠誰,平等相處才是健康的?!?/p>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