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中國民族文化詞語的翻譯策略

    2015-09-10 07:22:44賈姍姍
    考試周刊 2015年19期
    關鍵詞:文學翻譯民族文化詞匯

    賈姍姍

    摘 要: 翻譯實踐是與翻譯作品的文體緊緊相連的。不同文體的翻譯作品有著各自獨特的語言特征。民族文化是語言的土壤,也是語言反映的對象。只有同時掌握源語和目的語兩種語言的特征且能熟練運用兩種語言,譯者才能創(chuàng)造出真實體現(xiàn)源語風格的翻譯作品。

    關鍵詞: 民族文化 文學翻譯 詞匯

    美國現(xiàn)代語言學家薩丕爾(Edward Sapir)指出:“語言不脫離文化而存在,也就是說不脫離社會流傳下來,是決定我們生活的面貌的風俗和信仰的總體?!濒斞赶壬M一步指出,譯文“必須有異國情調(diào),凡是翻譯,它必須兼顧兩方面,一則當然力求其易解,一則保持原作的風姿”。所以,譯者的責任就是將源語和目的語的不同民族風格相互溝通,涉及具體的翻譯時,翻譯原則和策略是不盡相同的。

    1.擴展詞

    擴展詞是指源語中的某個框架,在譯入語讀者頭腦中同樣存在,但只是部分近似,并不完全相同。這種情況下,通過對該框架直接移植,讓譯入語讀者了解該框架在源語中的框架要素和文化屬性,從而擴展該框架在譯入語讀者頭腦中的知識結構,使譯入語讀者準確理解這一框架。

    例1:“力士,大力神”:“Hercules”;“力大無比,神力”:“Herculean strength”;“坐冷板凳,空等”:“cool your heels”;“流水不腐”:“stagnat pond”;“晼晚”:太陽將要下山的光景,同時有年老之義,在這有一語雙關之義,在英文中,“decline”一詞也有日落、年老之意。

    例2:“北平”應譯為“Peiping”。北京于1928年改稱“北平”,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復稱“北京”。Peiping為外國人所熟悉,約定俗成,指新中國成立前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的北京都用此譯名。

    在大多文學翻譯中,雖源語和目的語都擁有某些共同的概念,屬于同一框架或類似框架,但采用忠實性法可更好地保持原文的風格和民族特色。

    例3:“三伏”本可對應為英語中的“dog days”,但是譯為“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更能體現(xiàn)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氣。

    例4:“甕中之鱉”的英譯雖可借用英語同義習語“l(fā)ike a rat in a hole”,但不如直譯“l(fā)ike a turtle in a jar”可取,因后者可保持原文的形象和民族特色。

    2.移植詞

    不同的國家和民族,存在大量的民族特有詞匯和現(xiàn)象。在文化交流和翻譯過程中,需要在譯入語中按照目的論中的忠誠性法則進行創(chuàng)建,并為目的語讀者提供必要的框架元素及其屬性。這種框架的移植和創(chuàng)建,在文學作品翻譯中大量存在。

    例1:“既望”:農(nóng)歷十六月滿,可譯為“the 16th of the lunar month”;“廢歷”:即舊歷或農(nóng)歷,譯為“Chinese Lunar Calendar”;“四合房”:“quadrangle dwellings”;“線裝書”:“Thread-bound Chinese book”;“圓帽”:“skullcap”;“馬褂”:“Mandarin jacket”;“長袍,長衫”:“l(fā)ong gown”;“黃土高原”:“the Loess Plateau”。

    此外,如果要翻譯的詞匯采用單純的直譯不能充分表達原文內(nèi)涵,也不能套譯,此種情況下可以考慮詮釋法:通過在句中簡要解釋、腳注、尾注、序言、附錄等方式,對該框架進行解釋,充分提供該框架的相關知識,從而在目的語讀者頭腦中創(chuàng)建出這一框架,使詞義更加清楚。

    例2:“上炕”:“to Kang(a brick bed in the North China)”。

    例3:“一葉知秋”:這是典型的中式成語,值得注意的是,“葉”的涵義是“落葉”,因此“一葉”:“a single fallen leave”,譯文中“葉”可被譯成“fallen leaf”。

    例4:“輕移蓮步”:原譯“l(fā)ight feet”,該詞若再次翻譯為中文則為步履輕盈,并未體現(xiàn)出特色。顯然,“輕移蓮步”帶有濃厚的中華民族特色,只有在中國封建社會,婦女纏足才有“三寸金蓮”之說,唯一的補救之策就是注釋,筆者認為“蓮步”應譯為“three-inch“golden lotuses”—woman’s bound feet in feudal age”。

    例5:“一帶紅墻”、“偎紅倚綠”中的“紅”則有引申之意,中國文化中將紅色作為一種象征,有時是春天,有時是青春,有時是富貴吉祥。然而,在英語文化背景下,“紅”除了年輕人緋紅的面頰和嘴唇外,別無其他褒義。漢語的紅色傾向于英語的金色和綠色,若改變源語框架,采用目的語讀者熟悉的框架進行意譯,則可以使譯文易于理解和接受,但對源語作品來說,這種做法容易造成作品本身的扭曲和文化失真,不利于文化的傳播。如果能夠在文中對紅色的文化含義加以解釋說明,則更有利于讀者的理解和接受。比如:“偎紅倚綠”可譯成“to spin around the red maidens and green girls—to have many concubines”。

    然而,有時直接照搬這一框架可能導致文化上的誤讀。所以,翻譯時不應只考慮本民族的文化,還應注意原文所體現(xiàn)的民族風格。

    例6:“紅白喜事”:若譯為“the births,deaths and marriages”,則未能體現(xiàn)出顏色的象征意味。若直譯為“red weddings and white funerals”,在顏色的使用上東西方是有所不同的,所以“紅白喜事”直譯就不恰當。有時翻譯時由于民族文化差異而沒有對等的詞,即產(chǎn)生了可譯性限度,這種由于文化不同而引起的可譯限度是一時難以消除的。因此,在翻譯時,筆者認為不僅要考慮民族風格,還要適當注意其可譯度。

    參考文獻:

    [1]張今,張寧.文學翻譯原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張美芳,王克非,譯.譯有所為——功能翻譯理論闡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41.

    [3]鄭海凌.文學翻譯學[M].鄭州:文心出版社,2000.

    猜你喜歡
    文學翻譯民族文化詞匯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一些常用詞匯可直接用縮寫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文學翻譯主體的詮釋學研究構想
    論文學翻譯中的形象思維
    青年時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2:38:54
    以《傲慢與偏見》為例探討情景語境理論觀下的文學翻譯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6:09:50
    俄漢成語中動物形象特點分析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6:07:33
    淺析民族文化和傳統(tǒng)圖案在面料設計中的應用
    內(nèi)蒙古民族文化對外傳播效果研究
    論仡佬族作家王華小說中的鄉(xiāng)村鏡像與民間想象
    哈尔滨市| 柏乡县| 胶州市| 平昌县| 长宁区| 扬州市| 清镇市| 嘉峪关市| 阜新市| 肥东县| 定州市| 绵阳市| 社旗县| 天长市| 丰原市| 龙口市| 南平市| 彩票| 兴宁市| 桂东县| 常山县| 东安县| 芦溪县| 东莞市| 仙游县| 葫芦岛市| 唐河县| 上犹县| 罗城| 库伦旗| 出国| 梧州市| 惠州市| 长沙县| 监利县| 酉阳| 丘北县| 安丘市| 乳山市| 江华|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