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冬群
摘 要: 令很多語文老師頭疼的是,一堂精心準備的作文課,孩子上課后寫出來的作文卻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當我們反思以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時,會體悟到可能是自己出了問題:老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唱“獨角戲”,作文命題無法激發(fā)學生寫作動機,在學生看來只是“被迫”完成作業(yè)。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讓孩子親身體驗,激發(fā)孩子寫作動機和表達愿望。體驗式作文教學不失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關鍵詞: 作文教學 積極體驗 作文方法
在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通常只注重學生的表達,而忽略學生的真實體驗,使學生寫作文時只是盲目地對結構套路進行堆砌和復制。專注于作文技巧訓練,強調怎樣把語言表達出來,確實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作文水平,但學生心中缺乏真實體驗和感受,寫出來的作文內容乏善可陳,因此,要多讓學生在體驗中表達,體驗是多彩多姿的,體驗是充滿個性的。學生在體驗中有情可抒,有想法要表達,能讓孩子學會與他人交流,自己因此獲得情感體驗和抒發(fā)真情實感后的滿足。
一、以教師積極情感為載體,激發(fā)學生情感。
教師的積極情感表現(xiàn)在教師的語言、行為和衣著上,特別是在教師的語言上。宋代教育家朱熹曾引用程頤的話說:“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钡拇_,教師教學語言至關重要,如能充滿激情,寓理于情,寓知識于生動,昂揚著奮發(fā)進取的精神,學生往往樂于學習。教師組織教學時要善于通過形象的語言描述,創(chuàng)設情境,示范朗讀,誘導移情等手段,使學生激起與教學內容一致的情感,提高學生審美情趣。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特別注意用自己的積極情感激發(fā)學生情感。
不同于蘇教版第二單元的“我的自畫像”,這是一個系列作文,首先觀察老師的臉:從整體到部分,先寫臉型,突出與眾不同的特征,學生興奮地觀察:老師的臉上有斑點,是熬夜熬出的;老師的鼻子上有顆痣,這痣的位置大有講究;老師的牙齒遠看還不錯,可是近看黃黃的、有點參差不齊……學生興奮地觀察著,與眾不同之處也敢于說出來。
“老師笑起來的時候,眉毛擠在一起,就像漢字的‘川’字!”有孩子發(fā)現(xiàn)后興奮地說了出來?!皩Φ?,對的,老師的嘴巴上像一個大寫的‘八’字!”學生的觀察更仔細了?!袄蠋焹雌饋淼臅r候,眼睛好大?。≌嫦駜深w黑珍珠!不對,是黑葡萄才對!”孩子們?yōu)榇笮幷撝??!熬拖駜芍还?,朝著我們放箭呢,我都不敢看老師的眼睛了!”“老師的眼神真鋒利啊,老師你快笑一笑吧!”孩子們從不敢說到敢說,到大膽地想象、大膽地說,很享受,老師臉上各種表情已然記在他們心中。
在體驗式作文教學中,體驗是表達的基礎,在活動中有了真實體驗,學生的表達必然各不相同。有趣的體驗讓孩子們寫作的時候有強烈的表達意識,寫出來的作文真實而生動。
二、從學生主體生活入手,尊重學生情感體驗,自我肯定,培植自信心。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生由于自身遺傳素質、生活的社會和家庭環(huán)境,以及生活閱歷的不同,形成個人獨特的“心理世界”、“情感世界”,有著不同于別人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在感受;有著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新課程改革認為學生主體的“童心”、“童趣”也是課程資源,理應給予足夠重視和保持。況且,青少年隨著年齡增長,已逐步產生自我肯定的要求,他們不再希望被當成小孩子,而是要尊重他們、認可他們。老師當然希望孩子們的表現(xiàn)都是完美的,但是孩子們并不都是一樣的,他們的回答有時不容易被老師和同學理解。
《雞蛋撞地球》是我們開展的一項有趣的體驗活動,規(guī)則很簡單:每個孩子拿著一個熟雞蛋從三樓拋下去,想辦法讓雞蛋完好無損,雞蛋沒碎的人就可以獲得成功。從得知這一消息后,孩子們就開始精心準備他們的武裝。孩子們做足了準備,看到他們躍躍欲試的樣子,大家都忍不住看看他們的實際成果,“撞地球”的過程是體驗活動的重頭戲。
文萃小學三(2)班劉祁:只聽見”嗖……”的一聲,雞蛋女俠從天而降,最后重重地摔在地上。這時,評委的助手們蜂擁而上,雞蛋女俠最終被一個五年級的哥哥拿到了。遠遠看到雞蛋女俠像一塊堅硬無比的石頭,安然無恙地躺在她溫柔的被窩里睡大覺呢。
三、讓學生真實地體驗,釋放情感。
在體驗式作文教學中,體驗是表達的基礎,在活動中有了真實體驗,學生的表達必然各不相同。有趣的體驗讓孩子們寫作的時候有強烈的表達意識,寫出來的作文真實而生動。
在三年級下學期,我們開始了關于動作描寫的系列寫作,孩子們在正式上指導課之前進行了一系列動手作文作為鋪墊:恰逢元宵節(jié),我們讓孩子們和家長一起體驗包湯圓,提示孩子寫好包湯圓的動作,周末,又讓孩子們和家長一起體驗包餃子,同樣提示孩子注意包餃子的動作。2天以后,孩子們在家長的指導下學著做“雞蛋炒飯”。孩子們對動作描寫的概念從幾乎陌生到慢慢熟悉,這個過程經(jīng)歷了大約一周的時間。動作系列作文經(jīng)歷了三步便開始進入課堂指導階段:做雞蛋炒飯的過程中,要經(jīng)歷打蛋—調勻—放油—炒蛋—炒飯—放蛋—出鍋—吃飯等過程,這么多步驟可以寫,老師帶領同學們以“打蛋”為例討論怎樣把動作寫細致、寫具體。光有這些動作還不夠,要說得具體生動,讓孩子回想一下當時是怎么做這些動作的,可以加上適當?shù)男揎椩~語,比如:輕輕拿起碗。試著說一說,還可以用剛才“過電影”和“空手做”的方法幫忙。
經(jīng)過以上步驟,孩子們將自己體驗到的過程說了出來,他們經(jīng)歷的打蛋步驟并不相同,大多富有個性。
體驗式作文教學的出發(fā)點是通過吸引學生的情境或活動,使學生極性、自覺地參與,獲得體驗,進而引導學生表達噴薄而出的真情實感的作文教學方式。教師是課堂的策劃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真正主體。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斌w驗式作文教學關注每位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寫作動機,引導學生參與到作文教學過程中,從方方面面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育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