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萍
摘 ? ?要: 現(xiàn)階段義務教育的模式是社會關注的重點。本文主要研究初三化學教學的實踐教學模式及實際意義。
關鍵詞: 體驗式教學 ? ?初三化學教學 ? ?實踐研究
引言
初中教育注重的是學科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學科的認知和探索能力。而化學學科的引入加強了學生對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的對比和學習,激發(fā)了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和潛能,因為化學是一門充滿探索性且很神奇的學科。
一、初三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初中化學學科的起始教學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而且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但是對于初三化學教學來說可能需要講究一些教學技巧。初中教學中,教師傳授知識的方式主要以面授講解為主,相對來說比較被動和死板。單就課本上的知識進行講解的話,對這門抽象且涉及領域較廣的學科來說,使學生難于理解。我們應該注意到實驗給實際生活帶來的意義,而不只是局限于課本上實驗的表現(xiàn)結果。
2.教育模式的被動性
教育的最根本任務是傳授知識。對于初三學生來說,所有學科學習都是為了考試,因而課堂學習是比較緊張的。在化學學科教育中,老師應該認識到這一形勢,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將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犹剿鲗W習,提高教學效率。
二、體驗式教學在化學學科中引入的意義
1.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引入
體驗式教學,顧名思義,是一種互動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更能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興趣。通常應用于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和專業(yè)教學中,表現(xiàn)方式一般為:實驗、課題探究等。一般課外探究較多,如課外調查學習、手工制作等。在初三化學教學中引入體驗式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幫助面臨中考的學生緩解壓力,營造出輕松的課堂氛圍。
2.體驗式教學的特點
(1)使用范圍廣,針對性強。
對于化學這門比較抽象的難于灌輸?shù)膶W科來說,我們可以實踐活動、實驗方法進行互動學習。初三化學學科的主要知識點是常見的化學反應與相關化學方程式的學習。按課本直接講述學生會覺得枯燥,學習效率很低。如果結合生活實例,如氧氣、二氧化碳的實際意義,再做成相關課題完成,則對于知識點的學習更有針對性,有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
(2)實踐性強,便于學生理解。
體驗式教學貴在體驗。在化學學科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詮釋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簡化抽象的化學符號和化學方程式,使學習不再枯燥。
三、在探究實踐中增強能力
九年級化學課本中的大量實驗為探究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素材,在組織探究教學時,不必刻意追求一套看似完整的探究步驟,而要關注探究教學的精神內核,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懷疑精神、求證精神。開展探究教學時,要精心篩選探究問題,靈活取舍探究環(huán)節(jié),準確把握探究程度。
1.精心篩選探究問題
主動探究是學生的一種天性,但是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在“對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有明確要求的學科教學”中,并不是所有課題(問題)都有探究價值,必須對探究問題精心篩選,教師應根據(jù)地域特點、學生基礎、教師特長篩選出合適的探究問題,這是開展探究教學的第一步。
哪些問題適合探究教學呢?前蘇聯(lián)教育家巴班斯基的研究值得借鑒:當教材內容是針對形成相應科學領域的概念、規(guī)律和理論,而不是提供實踐活動材料和培養(yǎng)勞動活動的實驗技能、技巧的時候;當教材內容不是嶄新的,而是在邏輯上繼續(xù)充實以前所學知識的時候;當教材內容適合學生做出獨立結論,可以揭示現(xiàn)象之間的因果關系,適合做出概括的時候;當教師訓練學生通過開展活動解決問題的時候,都適合采用探究教學法。那些沒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就可以從問題堆中刪除。有的問題雖然有探究的價值,但是受學生知識基礎或者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無法開展探究,對于這些問題可以留在課后或者興趣小組活動時開展探究。
2.靈活取舍探究環(huán)節(jié)
科學探究包括提出問題、設計實驗、驗證實驗、交流與匯報、反思與評價五個基本程序,但是就某一個具體探究問題而言,不一定每個程序都要平均使用力量,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有的問題適合全程探究,如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從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設計實驗、開展實驗、得出結論都值得探究,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組織探究教學;有的問題只需要重點探究某個環(huán)節(jié),其他環(huán)節(jié)可以提供資料,降低探究難度。例如,探究活潑金屬與酸反應后生成的氣體是什么?探究教學的重點是猜想、實驗設計和動手實驗,其他環(huán)節(jié)不必進行探究。
結語
體驗式教學是教師在了解學生學習認知能力之后,通過創(chuàng)造與教學內容相對應的情境,讓學生在親身經(jīng)歷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體驗式教學的意義在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投入學習中,讓學生積極思考,更有效地學習?;瘜W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對于初三化學學科的學習,不應該只從中考應試角度被動進行,不論對于傳授者還是學者,都應該明白其對于人們生活的意義,然后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體驗式教學模式中探索其產(chǎn)生過程及意義。
參考文獻:
[1]新課改背景下中學化學體驗式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新導刊,2010(02).
[2]滕金秀.體驗式教學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2(11).
[3]王寶斌.“體驗式”化學教學的實踐策略——精心預設化學課堂引領學生知能體悟[J].新課程(教研),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