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晶
[摘 要]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努力鑄就“真學”課堂。課堂中充滿“真學”氛圍,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教學實踐中,應(yīng)引導學生將心、情、行融為一體。真心:激發(fā)學生心底“真學”興趣;真情:引導學生體會真情實感;真行:鼓勵學生真正回歸實踐。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真學”課堂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22-044
“真學”課堂是一種本真自然的學習課堂?!罢鎸W”課堂的構(gòu)建,就是要保持教學的本色和真實,保持課堂的“真學”和學生的性格本真,從而帶領(lǐng)學生主動求真。教師在充分把握學生基礎(chǔ)知識結(jié)構(gòu)的同時,要尊重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認識規(guī)律,大力營造民主平等、活潑生動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真心:激發(fā)學生心底“真學”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唯有真心想要去探究、去學習,學生才會在課堂中表現(xiàn)出絕佳的學習狀態(tài)和氛圍。
《天鵝的故事》課堂開始,為避免學生心生枯燥的感覺,我用多媒體為學生鋪開了一幅生動的畫面:粉妝玉砌的貝加爾湖畔,冰封千里,一只老天鵝不惜用自己的身體勇敢破冰,為同族換取獵食的機會,其他天鵝看到此情景隨即加入破冰行列,最終共同獲得食物。看到如此優(yōu)美壯烈的畫面,學生們都已經(jīng)從心底產(chǎn)生想要繼續(xù)探究的興趣。在此基礎(chǔ)上,我順勢引導:“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畫出一只天鵝好不好?比一比誰是繪畫能手?!睂W生們頓時興趣盎然,一個個心底都笑開了花,紛紛拿筆在紙上畫起心中的天鵝。繪畫完畢,我讓學生自己上臺展現(xiàn)自己的作品,并讓他們互相評比,選出公認的最美天鵝……整個教學過程,沉浸在生動而活躍的氣氛中,學生們在親自動手、親自參與點評的過程中達到了對課文知識的進一步鞏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多媒體畫面激起學生想要學習的興趣,并通過一些小比賽活躍課堂氛圍,鞏固課堂知識,讓學生隨著課程的深入不知不覺地將知識印入腦海中。這樣,課堂的學習效果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
二、真情:引導學生體會真情實感
每一篇文章都飽含著作者真摯而深刻的情感,唯有引導學生全心沉入到作者的情感中,方能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情由心生,滿口余香。
《第一次抱母親》是一篇非常感人的短文,其中蘊涵的濃濃母愛、暖暖親情讓人感動。為了讓學生能真心、真情地去學習,我首先讓學生閉上眼,靜下心來聽我深情地朗讀全文。在靜靜的課堂中,低沉溫暖的朗讀聲將學生帶到了母親病重,兒子去醫(yī)院抱著母親的情景氛圍中來,一些學生都已經(jīng)有了抽泣的聲音。我趁機引導他們:“你們知道自己媽媽多少斤嗎?”“你們主動抱過媽媽嗎?”“你們可曾記得你們生病的時候,媽媽那焦急的眼神?”“你們可曾在媽媽不舒服的時候主動去抱抱媽媽?”……學生們帶著感動,紛紛講述自己記憶中媽媽為自己操勞、擔心的點點滴滴,并紛紛表示,回家后一定也主動去抱抱媽媽,主動去關(guān)心媽媽……我耐心地傾聽著學生的講述,安靜地感受著他們那淳樸卻真誠的心靈,作出總結(jié):“孩子們,今天,我們從書本中看到了溫暖的媽媽,我們一直在媽媽的心底,我們回去,也要多多關(guān)心、體貼媽媽,不要讓媽媽白了頭發(fā),不要讓媽媽傷心流淚,抱一抱媽媽,讓媽媽滿臉笑開花……”整個課堂,洋溢著溫暖純真的情親,學生們從心底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感受到了親情的真摯和深厚。
無情則不能動人,唯情真方可動心。在教學時,我們要巧妙地將課本中所流露的情感和學生們生活經(jīng)歷的情感結(jié)合起來,營造出充滿真情實感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不僅真正學到課本知識,更從心底里得到真情的熏陶。
三、真行:鼓勵學生真正回歸實踐
“真學”課堂,其最終目的還是用于指導生活,用于豐富學生心靈,增強學生能力。因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將所學到的語文知識應(yīng)用到生活實踐中,實現(xiàn)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真學”效果。
《談禮貌》是一個生動而簡單的小片段,全文通過中國古語、《說岳全傳》、周總理待人等幾個簡練片段,生動闡述了禮貌待人是傳統(tǒng)美德,是和諧關(guān)系的法寶。為了讓學生真正將課文所講的禮貌待人的真諦應(yīng)用到生活實踐中,我在課堂中進行了禮儀實踐:讓學生輪流表演如何向同學借東西,比比看誰借東西更為禮貌得體。頓時,“您好”“請問”“謝謝”等各種禮貌用語從學生口中說出來,整個課堂笑容多了,語言生動了,人變得有禮貌了,課堂氛圍也變得和諧了。在此基礎(chǔ)上,我號召全班評選出班上的“文明禮儀”之星,讓“禮儀之星”引導并監(jiān)督大家的言行舉止。雖然短短幾十分鐘的課程講完了,但每個學生的文明禮貌實踐卻被延伸到了課堂之外,從內(nèi)而外的生動踐行了講禮貌、講文明的文章真意。
“真學”最終還是要真正行動,真正實踐,真正將所學知識應(yīng)用到生活中來。這不僅僅是對語文課本知識的最好鞏固,更是讓學生從書本中真正獲益,真正化書本理論為自我成長養(yǎng)分的絕佳路徑。
“真學”課堂是真心學習,真情體會,真正實踐的融合。在“真學”課堂中,我們要巧妙轉(zhuǎn)變教學方式,聲影結(jié)合,音畫結(jié)合,知行合一,這樣方能做到真教、真學、真情、真意、真實踐,從而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沃土。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