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謝超
通常,特殊教育學校同一個班里的學生情況并不完全雷同,在能力方面也參差不齊。所以,要想讓所有孩子都輕松地掌握知識,我們必須做到因材施教,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下面,筆者以“快樂采摘節(jié)”的教學為例,談談游戲教學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
一、課前準備與課程設計
此次“快樂采摘節(jié)”游戲教學,我針對班里8個不同情況的孩子,制定了相關的教學目標,同時,對課程也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完整設計,明確了此次活動教學的目的是對紅黃綠3種顏色的認識與區(qū)分,以及20以內(nèi)減法的意義與應用。根據(jù)學生特點,我將這些知識點分散在活動中,力求寓教于樂,用活動和游戲為學生創(chuàng)設快樂學習的氛圍。
二、活動課程的具體開展
1.激趣導入
在活動教學剛開始的階段,我利用多媒體來引出今天的課題。
片斷一:
(播放秋天果園景色的課件。)
師: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季節(jié)嗎?
生:好像是秋天吧。
師:那你們認識這是什么地方嗎?
生:種果樹的地方。
師:現(xiàn)在,果園里的這些果子都成熟了,大家看一看都有哪些水果?
生:葡萄。
生:蘋果。
生:香蕉。
師:那同學們愿不愿意跟老師一起去采摘這些水果呢?
生:愿意!
師(出示快樂采摘節(jié)課題):那我們今天就去摘水果!
2.分組競爭
游戲教學往往都是以分組的形式進行的,有不同的組別,才能有競爭與對比,才能讓游戲教學很好地繼續(xù)下去。我把學生分為兩組,選擇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做組長,并為兩個小組起了好聽的名字:蘋果組與香蕉組。同時我告訴大家這次比賽的規(guī)則,并說明了獎勵制度。
3.快樂學習
在設定游戲時,要注意與實際教學內(nèi)容相結(jié)合,要明確:游戲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與途徑,最終讓孩子們掌握知識才是游戲的真正價值所在。
片斷二:
師:想要采到果子,可是要過迷宮的。大家有沒有信心闖過去?
生:有信心!
師:好,大家請看(出示教學課件),想要走出迷宮,需要從1走到20,然后再從20走到1,大家來走走看。
生:老師,我找不到5。
師:那你算一下19-14是多少……
將學科知識穿插進游戲中,讓學生更有探索的欲望,在“努力向前進”的意識推動下,提升自己的計算能力。
三、總結(jié)與評價
最后,我選擇了讓學生們合作制作水果娃娃,并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來進行總結(jié)、計算。在大家總結(jié)、計算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這節(jié)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兩個小組分工明確,涂色、數(shù)數(shù)、做減法等,他們都能選擇較為擅長的人來做。相對于普通學校的學生來說,游戲教學對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的效果更為明顯,孩子們輕松學到了知識,自然非常開心啦。
(責 編 曉 月)